分享

昌邑市、昌邑区、昌邑屯与“小昌邑”溯源

 mengyu4613 2018-12-19


在今山东、辽宁、吉林三省之中,以“昌邑”命名的市、区、村屯,至少也有七、八处之多。今天的山东省潍坊市所辖市县中有昌邑市。吉林省的吉林市旧有昌邑屯、今有昌邑胡同、昌邑区。位于舒兰、九台、榆树、等市县毗连的松花江两岸的十几个乡镇范围内,自清代康乾以来,民间又有“小昌邑”之称。昌邑之名,前者地处山东半岛的潍坊地区,后几处则处於东北吉林省的吉林、长春两个地区。追根溯源,后者之名皆源於山东省的昌邑市。

昌邑市,位於山东省东北部,潍河下游的胶潍平原,北滨渤海莱州湾的南岸,东与莱州、平度以胶莱河为界;南与高密、安丘毗连;西与潍坊市的寒亭区、坊子区为邻,隶属於潍坊市辖。境域纵长横窄,中若蜂腰,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732公里,全市辖22个乡镇,819个自然村。总面积1580平方公里,人口69万。

昌邑全境,南端岗埠隆起,北缘滩涂辽阔,胶、潍二水纵贯南北,公路、铁路横穿东西。据清《莱州府志》记载,昌邑自古以来,“车马会青莱之道,船帆通辽碣之津,三齐之巨邑,海隅之咽喉”。

昌邑,历史久远,早在春秋时期,这里即设城邑,初呼邶殿,后称都昌,为齐国的七十二城之一。到了秦代奉行郡县制,都昌则始为县,隶属於胶东郡辖。西汉高祖六年,封功臣朱轸为都昌候,都昌封国,历经五世,国除为县。汉景帝中元二年,置北海郡,都昌属之。自东汉始,历经三国至晋建政后皆分置都昌、下密两县,隶属北海郡辖。晋永嘉之乱后,都昌被废,北魏复置,北齐徙昌乐县境。隋置潍州,昌邑境域属之。唐武德二年置下密县,八年并入北海县。

北宋建政后,于建隆三年,析北海县唐安乡置昌邑县。昌即昌盛之意,都为邑之中心,即都昌治所之域,简称之为昌邑,此即为昌邑名称之由来。昌邑,宋初隶北海郡,太祖乾德三年升为京东东路潍州,昌邑属之。金代,昌邑属山东东路益都府潍州。元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总管府濰州。明初,昌邑属山东布政使司青州府。洪武九年改属莱州府,十年五月,并昌邑入潍县,二十二年正月复置昌邑县,改属莱州府平度州。清建政后沿袭眀制,初属山东布政使司莱州府平度州,雍正十二年改属莱州府。中华民国时,昌邑先后属胶州道,胶东道。民国十六年撤道,直属山东省辖。

    1945年日本投降后,分置昌邑、昌南两县。1956年两县合并,又称之为昌邑县,一直隶属潍坊市辖。19946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昌邑撤县设市,始称昌邑市,隶潍坊市轄至今。

昌邑区,位于今吉林省吉林市,现为吉林市所辖船营、昌邑、丰满、龙潭四个城区之一。

吉林市昌邑区区域,位于市区中部,北部、东部与龙潭区隔江相望,西部以吉林大街为界与船营区相连、南部隔松花江与丰满区为邻。松花江从南、东、北三面环流,形成了水上自然屏障,呈琵琶形街区式聚落。

清初的昌邑区境域,尚是一片荒原,人湮稀少。明清之际的政权更替,转战千里的兵卒铁流,无可奈何,而又无法抗拒的兵祸天灾,推动了关内民人的迁徙脚步,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宁古塔将军移驻吉林,吉林设治后,山东、山西、河北等地的汉人,为谋求生计,开始向吉林涌动。这当中有些是带着选择,有些则更是出于无奈和被迫的缘故。在这场闯关东的流民大潮中又以来自山东的人数为最多。吉林市昌邑区的名称渊源就是当年山东昌邑人在闯关东的艰难岁月中留下的时代印记。

据清山东《莱州府志》记载:昌邑“北濒大海(渤海莱州湾),南绕潍河,“潍水频塌于东南,海潮常泛于西北”,自然灾害频仍。仅从清朝顺治九年到乾隆五十年的133年时间里,昌邑境内的各种自然灾害就达15次之多。

顺治九年五月二十三日潍河决口,漂没小麦无数。十六年七月十二日,潍河决口,洪水灌城,毁城墙十四处,漂没城乡房舍。十日后大水复至,秋禾一空。十八年三月,白塔等社(今龙池乡)蝗蝻爆发,如蜂屯蚁聚,庄家被食殆尽。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昌邑大地震,如漂舟动荡,地声如雷似鼓,若万马奔腾,阴气惨黑,墙倒屋塌,城垣数处坍陷,潍河河堤断裂,城西辛戈等社和北乡各社,平地开裂,喷涌泥沙。十八日复震,七月十日又震,八月十八日再震。康熙十四年六月暴雨三日,田禾淹没。十六年七月淫雨连绵,十五日潍河决口,塌城墙九处,漂没民舍,淹坏庄稼。二十六日河水复至,城东门坍塌。十七年七月暴雨连日不止,胶、潍两河决口,庄稼尽毁,房屋倒塌无数。三十年六月蝗虫成灾,秋又生,庄稼欠收,来春大饥,百姓四处逃荒。“四十二年霪雨害禾,四十三年大饥,子女鬻贩人相食,白骨枕籍大疫……少壮者望风而投,老弱者垂手待毙。”五十八年潍水东徙,弃故道十余里,取径直下,形势逐失其旧。

雍正五年十月三日海大潮,沿海农田被淹,人畜均有伤亡。八年六月暴雨倾盆,二十五日夜,潍河决口,水浸城基,土培东、南二门。二十八日夜,水势更汹,东门坍塌,城墙倒毁四处,民众恐慌万分,夜奔十字街头,乡村房舍漂没,民众聚集高埠,三昼夜不得食。

乾隆十三年夏南乡高阳一带,飞蝗成灾,道路均皆满,所至处,禾苗株叶无遗。四十七年八月猝然海潮,沿海房舍农田被淹。五十年夏大旱,天气炎热,庄家颗粒无收,来春大饥,夏瘟疫流行。

关东,自古以来就是山东人民心目中的乐土,从秦汉以来,逢战乱,内陆人就自发的涌向这里。到了清代满族人入主中原,天下归一,于是自顺治四年后,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北人民更大批的流向东北的盛京、辽阳和吉林乌拉一带谋生,人数与日俱增。

彼时的关东大地,“由于明末清初的战乱,汉人逃亡,满人入关,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生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清政府曾颁行了《辽东招民开垦条例》,在这样的政策引领和感召下,形成了山东移民的第一次高潮。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隔海向望,从山东的莱州、青州、登州三府乘船,遇上顺风一夜即可到达辽东。而这一时期闯关东的昌邑县人,随着移民大军,多定居在辽东半岛的金、复、海、盖等州县。

到了康熙七年,清政府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对祖先的“发祥虞猎”之地,实行了严厉的封禁政策。但这种禁令已阻止不了已经兴起的移民大潮。关内流民经常自发地向东北流徙,可以想见,在离开故土的日子里,当时的那种依依不舍之情,彼此互道珍重的话语纷沓不绝,他们在拜别列祖列宗的神位时,那种悲壮的情调,充满着对祖居故地的眷恋和难以割舍的乡情。尽管如此,他们内心深处依然洋溢着即将去创业的豪壮。从而毅然地走上了关东之路。他们北渡黄河,东出榆关,陆地关卡盘查,就漂洋过海,官兵封锁大陆,就走小路,或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路来,一家家,一户户,背着孩子,扶着老人,推着小车,挑着担子,带着仅有的一点家当,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还要面对土匪和野兽的威胁,艰难地行走在闯关东的路上,他们越过边墙,进入吉林境内后,亦工亦农,或受雇于官庄、旗地,或以捕鱼、挖参为业,或搭盖窝棚,开荒垦地,天长日久,生齿日繁,于是吉林境内有了民人,诞生了民地,至此清政府不得不于雍正四年(1726)在松花江畔的吉林设立永吉州,作为吉林境域管理汉人的第一个地方政权,形成了吉林地区旗民分治的两重之治。到康熙四十八年(1709),关外的山东人已多达50余万。有清一代,800万山东人先后走上了闯关东之路,占当时东北总人口的一半。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3500万东北人中,山东人就占了60%,多达两千万众。

清乾隆九年,山东莱州府昌邑县北乡(居信乡)徐家官庄的徐韶、西下营庄的孙自范和李家郜庄的李景顺等三户人家为躲避荒年,谋求生计,拖儿带女,手提肩担,随着闯关东的逃荒大军北上,一路上晓行夜宿,饥餐渴饮,渡黄河、过山海,闯榆关,辗转来到吉林。据徐、孙、李三姓族谱记载,当年先祖千里跋涉逃荒至吉林,三户同乡聚居在吉林城东(2.5公里处的今昌邑胡同)这块尚无人烟的沿江滩涂上。他们搭起了茅草土屋安家落户,充作旗人的佃户垦殖谋生,生活渐次安顿。藉此,在他们的先行引领下,昌邑县的乡里相亲闯关东者相继投奔吉林,到达目的地后,亦多定居在城东的这片荒原之上,垦地种植,以谋生计。日久天长,聚族而居,人户逐渐增多,生活也相对安定下来,至乾隆中期,这一带已俨然成为屯落,尽管如此,他们思乡念祖之情尤深,为不忘故土,取名为昌邑屯。到十九世纪中叶,昌邑屯已发展成为为吉林城东郊诸屯落中建屯最早、聚落最大、人口最多的昌邑人聚居之地。

随着吉林城人口倍增,昌邑县人注入这方热土后,使昌邑屯日渐繁兴,街区渐次形成,并不断扩大,原来的旧街区成为胡同,亦以祖居地冠名称之为昌邑胡同。在今天的吉林市昌邑区,于市图书馆对面解放路南仍保留有昌邑胡同。清代昌邑县人往来於吉林和山东昌邑两地之间,涌动大潮影响到潍县,潍县人迁来吉林后,与居住在吉林城东昌邑屯的昌邑县人毗邻而居,天长日久连接两县人之民居街区不断延伸,最后连成一体,形成了后来的潍昌街。                 清代的二百多年中,吉林城已发展成为我国东北的商埠重地,人口近20万,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四月一日吉林设市,并将全市划为五个行政区,当时的日伪统治者废除了保甲制,实行区町制,在吉林城东部以昌邑屯为中心,划为市属的一个行政区,沿用昌邑屯名为区名,称之谓吉林市昌邑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改称昌邑区公所。三十五年(1946年)二月建昌邑区民主政府。19483月吉林市解放后,改称昌邑区人民政府。19497月改为昌邑区公所,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於19518月撤销昌邑区公所,设置吉林市第一区人民政府。1955年又将第一区仍恢复为昌邑区。此后,“昌邑”区名二字始终没变。1958年将又通天区所辖大东门、民生路两个街道划归昌邑区。1964年又将哈达湾区并入昌邑区,形成了现在所辖的区域范围,同时将九站街道、沙河子公社的三道岭子、七家子、虹园村亦划入区域,此后区域几经变更扩大,1998年后又先后将永吉县的土城子、两家子、河湾子、左家等乡镇先后划入。今天的昌邑区已拥有人口60万,总面积900平方千米。

“小昌邑”之名,亦是山东莱州府昌邑县人在吉林的延续和发展,“小昌邑”之域,则泛指今吉林省舒兰市西部的溪河、白旗、法特、莲花、庆丰、亮甲山,榆树市西南部与舒兰市毗连的黑林子、谢家、保寿。松花江西岸的长春市九台区东部的上河湾、三台子、其塔木、胡家、莽卡等乡镇横跨在松花江两岸的这一地区。

早在清朝康熙年间,清政府为了维护“发祥虞猎”之地,将吉林将军境内耕地划为旗地、官庄地、军屯地、驿站地,归旗人和八旗官兵使用,将伊通河,拉林河、松花江之间广大地域划为三个围场,供皇帝御圍,八旗官兵演武、骑射和猎取皇貢之用,将今永吉、舒兰、九台等松花江流域划为禁区,并于顺治十四年(1657)特设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专为管理皇室采集人参、东珠、鳇鱼、蜂蜜、松子等土特产品,其它地域則全属官荒。在康熙九年至二十年间,采取了严厉的封禁政策,用了11年时间,修筑了南自辽宁省开原市威远堡,沿今吉林省的四平、伊通、双阳、九台越过松花江至今舒兰市法特镇的头台村的边沿口屯,一条长达345公里的柳条边墙,沿边设置“卡伦”,梭巡查边,往来人等不得随意爬邊越口,并在今舒兰市法特镇设置了巴彦鄂佛罗防御旗,管辖“小昌邑”这一地区的采捕皇贡和边墙守护事宜。同时在今舒兰市法特镇西松花江畔的珠山脚下,建置了鱑鱼圈,经理采捕的鳇鱼、东珠。

清代自康熙年间起,“小昌邑”这一地区不断有关内汉人相继迁来,他们以松花江为纽带,分别定居在东西两岸,以捕鱼、采珠、挖参、酿蜜、农耕为业。在这一地区定居的汉民中,有百分之五十的民户是来自山东莱州府的昌邑县,到达新居地后开荒斩草,本无村名,他们或以姓名屯,或以地形地物名村。又因为他们多是同乡,互相往来,在异地他乡,感情甚笃。为不忘祖居故地,天长日久,则以始迁祖来自山东昌邑,将迁来吉林后定居比较集中的这一地区称之为“小昌邑”。

笔者的祖先,自明初以来世居山东莱州府昌邑县,而今天的“小昌邑”地区以来自山东莱州府昌邑县的谭姓命名的村庄就有十多处,有些村庄几乎是清一色昌邑人后裔。如今舒兰市的谭家岗,谭家窝棚,谭家油坊,谭家村;榆树市的谭家帽铺屯,谭家村,谭乡屯;九台区的谭家屯,西谭家屯,东谭家屯等。除谭姓外,这一地区的徐、张、谷、郭、吴、孙、刘、王、李等姓,他们的祖先亦多是清代康乾之际迁自山东莱州府昌邑县,定居“小昌邑”之后,历经二百余年,逐渐繁衍发展成为这一地区的大姓望族。

“小昌邑”之名,正史尚不见经传,而清代康乾以来这一地区的“小昌邑”之称,在民间上了年纪的老人中仍口耳相传。

(作者谭雨明,转自道边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