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楼一故事 | 上海监狱(附浸入式故事音频)

 cxag 2018-12-19

一楼一故事·上海监狱 来自乐活虹口 03:22

这是阳光和煦的一天,几个身穿囚服的人面容消瘦,却散发着异样的神采,听说了胜利的消息,他们甚至在监楼的楼顶扭起了秧歌。与此同时,端着茶杯的典狱长正在另一栋楼的阳台上静静地看着他们,什么也没说。

这是1949年5月发生在上海提篮桥监狱的一幕。这座始建于1901年的监狱,自建成起便几经易主,又经历了多次改建扩建才有了如今的规模。此刻,监狱内刚刚又完成了一次“易主”。

早在5个月前,国民党在最后的溃逃之际,已经下令将提篮桥监狱里关押着的50名“政治犯”押往舟山处决!所幸党组织先期策反了典狱长,最后的杀戮才迟迟没有执行。


▲提篮桥监狱平面图

 

5月23日,解放军终于发动了总攻。是夜,提篮桥监狱内,20多人围拥在一间紧锁的小房间里,桌上摊开的,是监狱的平面图。他们是在提篮桥悄悄成立的地下党组织成员,党支部书记赵英盛正部署计划。

牢房外,值班的巡逻兵突然听见背后一阵细碎脚步声,他立马转身,没等看清是谁,太阳穴已被一个冰冷的硬物抵住了。

“说,枪库的钥匙在哪?”

……



一夜之间,提篮桥监狱的各大要害均被监狱内的地下党员控制。

第二天,路人们惊讶地发现,提篮桥监狱紧锁着大门,巡逻的人换了一批新面孔,他们全副武装,手臂上缠着鲜艳的红布。

监狱外的枪声不断,而监狱里已俨然一副解放了的样子,“政治犯”们在楼里随意走动,于是便有了先前在楼顶扭秧歌的奇特景象。


▲上海解放,革命同志光荣出狱


“果然要变天了啊!”典狱长放下茶杯,走出了办公室,脚步声回荡在空荡的走廊里,和那段黑暗的岁月一起渐行渐远。

5月27日,上海全面解放,几天后,革命人士们在胜利的欢声笑语中走出了监狱。据说这兴奋的一幕还被访问上海的苏联电影代表团拍下,编入了新中国第一部历史纪录片《解放了的新中国》中,革命成功的喜悦和威严的提篮桥监狱被永久的保存在了影像里。

晚风呼啸声中有着忠诚的宣誓,不见天日的黑暗中有着的最澎湃的热血,提篮桥监狱见证了那段激情的岁月,带着先辈们的美好憧憬,成为守护一方平安的象征。


该监狱由工部局建立,称上海公共租界警务处监狱。砖混和钢筋混凝土结构,1901年——1935年建成。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5月启用。初建时在西半部建有二幢四层楼监楼、囚室480间,占地面积10亩左右。1916年起陆续进行扩建至1935年,建成现在规模,一直沿用至今。当时先后 建有“橡皮监”、风波亭”、室内刑场(即绞刑房)和室外刑场等特种设施,主要关押公共租界被判刑的中国犯人,1935年起也关押外国籍犯人,最高关押达8000多人,号称远东第一监狱。1942年由日军占领改名上海公共租界华德路刑务所。1943年8月由汪伪接管,改称司法行政部直属上海监狱。



抗战胜利后由国民党政府接管,监内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和女犯监、外犯监,日本战犯在此关押审判和执行。1947年起没有特刑庭,王孝和烈士在监狱刑场英勇就义。号称远东第一监狱。上海解放后经过整顿、清理、改造,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和国家刑罚的执行机关。1954年10月起对外国来宾开放参观,为新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监狱之一。



上海监狱坐北朝南,南面长阳路,西傍舟山路,北靠昆明路,东为民居,占地约4万余平方米,临街建筑8层,顶部退台为晒台,红砖砌面,监狱四周筑有5.2米高墙和监视角楼。长阳路入口用叠涩造型,厚实、有透视感,为装饰艺术派风格。其监房楼有的用青砖砌筑。1994年公布为市优秀历史建筑,2013年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长阳路147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