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访 | 毛贵明 :只为世界另一个你

 jdhdgfhfhfh 2018-12-19

 当他收拾好一切准备出门时,机器人已经拿着今天的快递站在门外,灰色铁皮上的一块空隙发出了声音——“祝您今天过得愉快”。

 

扑闪扑闪的圆眼睛,由零件拼接而成的灵活四肢,会说话、有意识、能战斗、可交流——这是2004年的电影《I, Robot》中从外表到言行都与人类十分相似的机器人。那时,Alpha Go还没有打败世界围棋冠军,“人工智能”也还没有成为年度媒体流行语,新的技术或许在暗流涌动,但还没有掀起足以改变时代的风暴。当十几岁的毛贵明第一次看到影片中的“仿真人”时,“让机器人解放人类”的梦想在他的心底悄然发芽。


电影《I, Robot》中的机器人


如今,毛贵明是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研究生会的主席,同时,他还有一个身份是AI机器人的创业者。在本届“Hi Dreams”校园梦想孵化计划中,他和他的团队构画的AI 蓝图为评委老师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并最终获得了大奖。



梦起少年


尽管十几岁的毛贵明当时并不知道什么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但电影中神奇的机器人已经足以让他震惊。这不是变形金刚,不是蜘蛛侠、蝙蝠侠,也不是为了特效和情节而虚构的技术想象。或许是出于一种对未来技术的敏感和直觉,毛贵明相信,这样的技术总有一天会成为现实。研发出这样的机器人,自然也成为了他此后奋斗的目标。

 

一谈到《I, Robot》,毛贵明就好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东西太神奇了!”他边讲,边用双手比划着,从电影中的仿真人说到他正在研发的AI机器人。

 

为什么会想到研发这样一个机器人?和大多数人一样,“丢东西”这件生活琐事也长期困扰着毛贵明。总有一些东西,用着用着就找不到了,比如手机、校园卡等。为了找到它们,漫无目的、毫无方向的寻找浪费了大量时间。“所以我想把定位技术结合到机器人身上,让它帮我记住物品的位置,当我要找什么东西的时候,只需要跟它说一声,那样东西就能立马送到我的面前。”

 

毛贵明所学的专业是统计学,而目前的AI、大数据、深度学习等很多理论都是基于统计学的知识。而在学习隐马尔科夫模型的时候,他想起了电影《I, Robot》中声控立马转化成计算机语言的情节,这恰恰触动了他一直以来对AI机器人“蠢蠢欲动”的心思。

 

在大三的时候,毛贵明一直以来的想法终于逐渐走上了实践的道路。他通过各种渠道认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学的专业也“五花八门”,但他们有着同样的兴趣和梦想——人工智能。彼时,智能手机、AlphaGo、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等AI产品正在冲击着整个人类社会,“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新时代的一大亮点。毛贵明和朋友们组建了一支AI研究团队,怀揣着对AI 的执着以及对未来的无限遐想,立下挑战人类语言和机器人行动之间的真空地带的志向。他们结合现有的语音识别、定位追踪、在线支付等前沿技术,制造出了一款人声指挥、令出即行的机器人。“就像世界上的另一个你一样,如果早上你起晚了,可以叫它买好早饭送到你手里。它会帮你记住物品的位置,丢了的话它会帮你去找……总之是能替你做一些没时间、没精力做的事。”



上下求索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句话不会优待任何人。起初,毛贵明跟身边的人说起他的想法,听到了很多反对的声音。他到处拉赞助、找投资,可大多数人都觉得这 太遥不可及,根本是不可能的事。确实,超前的想法再言之凿凿也还只是设想,多高的几率也都逃不开“可能”二字。更何况他们目前还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而从理论到真正把这个产品研发出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我接触过一些人,他们会认为你的想法很可笑,但是我还是愿意去做,因为我认为这在未来是对社会很有意义的事情。”尽管有很多人反对,但毛贵明并不认为真正实现这项技术遥遥无期。就像十几年前我们并不会想到手机里会有“人”能跟你直接对话,听到你发出指令然后执行;也不会想到会有无人机可以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完成固定路线的农药喷洒。但今天,这些都已经实现了。

 

除了外界的反对,团队内部也陆续有人退出。“这跟队员们当初所想的一两年就能出成果完全不一样,有人觉得我们遇到的问题是无法解决的,所以选择了中途退出,留下的人只是少数。”面对队员们的退出,毛贵明感到一丝惋惜,但也觉得很正常。很多人都是凭着一腔热血进入这个领域,而新技术从研发到成熟,需要的是长时间一点一滴的突破。技术难度大、人才缺少、竞争激烈……退出的理由有很多,但是坚持的理由一个就够了——热爱这个“伟大”的事业。正如毛贵明所说,“留下的都是关键,正是我想找的人。”

 

少年时的热血和畅想并没有在长久的历练中消退,凭着自己的热爱和毅力,毛贵明和他的伙伴们一起坚守在这个事业上,一路扶持,共同进退。而他的家人尽管不是很了解人工智能,但也在精神上给予了毛贵明强力的支持。保研进入北师大后,毛贵明了解到了更多前沿技术,还收获了“Hi Dreams”计划的发起人与评委老师给予的高度评价。在社会上,他也找到了十分看好这个项目的投资人,得到了最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未来可期


学生身份带给毛贵明最大的便利,是他可以将一部分风险藏在“大学生创业”背后,更方便地获取高校的技术资源,并且还能和一群保持初心、志同道合的队友们一起奋斗。但同时,学生身份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团队的发展,不被业界看好、没有足够的资金渠道和技术援助,都成了目前困扰毛贵明的难题。

 

毛贵明一直想打造一支独立的创业团队,希望通过队友们的共同努力掌握独立的核心技术,这样就避免了向别人“买”技术的尴尬。但考虑到目前的情况,毛贵明并不拒绝合作,“独立团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一定情况下,我们还是要和别人合作的,(这样)才能让我们得到更快的进展。”


毛贵明团队的产品设计


如今人工智能发展火热,国内外各大科技公司都在抢先研究最新的技术,比起毛贵明带领的大学生创业团队,一些知名科技公司如谷歌、百度、阿里巴巴等凭借其优质的技术资源、强大的人才储备、充足的资金支持,更能占得优势。当毛贵明被问及“如果其他研发团队成功研发出这个产品,团队要怎么办”时,他干脆利落地回答:“我们就去学习,再跑到他前面去突破,用更简单更简便的方法来实现。”毛贵明还生动地举了例子,“他可以让机器人走步,我能不能让他模仿像人类那种有一点关节性的柔软性(走步),如果他已经(实现)人类的柔软性,我能不能让他用像我们现在说的不伤害膝盖的方法,我可以让他持续地走。”在他看来,每一项技术都处在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正是由于一个个团队的推动,技术才能有更大的突破和创新。

 

不论是怎样的困难,都无法成为毛贵明继续走在研究道路上的阻碍。即使会有一些心灰意冷的时刻,但毛贵明相信“只要冷静下来,就会觉得它会让你焕发活力,你又可以不懈地去追求它。”



只为世界另一个你


“忙碌时的帮手,孤单时的陪伴,让AI走进你我。”


这是毛贵明的团队对于研发产品的精准定位,他们要打造的不是科幻电影里对人类造成威胁的机器人,而是为人类提供有效服务的“朋友”,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只为世界另一个你”

 

热忱、坚定、理智,能清醒地意识到当前团队发展遇到的瓶颈,又能对团队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毛贵明的AI创业准备如今已经快进入第三个年头,该遇到的困难都遇到了,该解决的难题却仍没有全部解决。目前团队最缺少的,是掌握核心技术的关键性人才,毛贵明希望能找到这样的人才,和他共同引导团队向正确的方向继续前行。


毛贵明在中国美术馆


十二月的师大校园,因为临近期末开始慢慢发生一些变化。从宿舍走到教学楼的步伐加紧了,图书馆的座位又要约不上了,夜晚十一点四十五分以后不断电了,每个人都在为一个月后的考试、论文ddl各自努力着。毛贵明也是,他始终抱着“解放人类双手”的信念,装着心中壮阔的“AI世界”,在这条千万人挥洒泪与汗的道路上前行。只不过,他的ddl没有一个确定的期限,似乎很遥远,但又好像触手可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