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力高超的鉴宝者,为何偏偏难说真话?

 天宇楼33 2018-12-19






从商周以后,中国古代瓷器的生产,历经了3000多年。

从漫漫的历史长河一路走来,其成长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歇。

从初创、成长、兴盛、再到鼎盛到顶峰,再慢慢到衰退、衰退恢复。

唐长沙窑青釉褐彩“春水春池满”诗文壶


唐长沙窑褐绿彩凤纹瓷碗


中国古瓷器所蕴含的文化特征和精神审美功能独一无二。

它将书法、篆刻、绘画、剔划、贴花、雕塑、堆塑等集于一体,集中了中华文化的精粹和博大精深。

北宋汝窑青瓷纸槌瓶底


中国古瓷器何其辉煌的火的艺术,令世人叹为观止,至今魅力无穷。

其绝高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又吸引着广大藏家和投资人趋之若骛,前赴后继!

说白了,古玩杂项中,要说入门快,也就只有古瓷器具有大众化的特点。

其中的佼佼者官窑古瓷,绝大部分在器身书写有代表官方的朝代款识。

而民间烧造的则为民窑瓷器,其中的一部分也有年代款、堂名款、人名款等等。


因此,借助于一般的收藏书籍或他人指点,仅从这些古瓷器本身具备的名款特征,就能有一个初步的感觉。

当然,真要花钱买下来,还要进行一番判断和鉴定。

古往今来,那么多年过去了。

至今,国人对古瓷器的鉴定,却仍然仅仅停留在“目鉴”的阶段。

主要的仍然是对目标器物进行画工、器型、纹饰、釉面、胎骨、款识等等进行综合性的考量和审视。

有时还要借助放大镜等工具对釉面气泡及纹饰细处进行观察和检视,

才能有一个基本或肯定的判断。


当然,举凡单位和个人对此项判断的准确性也各有千秋。

一般来说,资质强、信誉好的拍卖机构,大多聘有专业鉴定人员或阵容强大的顾问团队。

私人买家有的依赖行家朋友,有的则仰仗艺术顾问。

反之,既不懂行,又无他人帮衬的私人或单位,其任何仓促轻率的购买举动,必然难逃“打眼”的厄运!


再说了,中国古瓷器生产历史悠久,窑口众多,品类齐全繁杂。

所涉及的中国古代文化含量,又是十分浩瀚的。

毫不夸张地说,任何一个探索多年或投入了毕生精力的研究者,都只会有一种“学无止境”的感觉。


古瓷器鉴赏泰斗耿宝昌和“青花王子”张浦生。

他俩一辈子专研中国古瓷器,均已达到“学富五车”的地步!

但到了晚年均相继“退出江湖”,宣称不再对外“掌眼”!

欣慰的是,有一批中青年鉴定专家正在长成,然而却缺少权威的认定和公众的公认!

不可否认,在古瓷器鉴定中,民窑器相对好“认”。

这是因为,民窑器上有更多的时代烙印和使用痕迹,有的甚至到了“一眼货”的地步!

但要论经济价值和增值因素,自然官窑器是投资和收藏的首选!


官窑瓷器鉴定的“一锤定音”又谈何容易!



01

有能力的鉴定者,有时偏偏难说真话。


官窑器普遍价格高。

价格越高,鉴定者胆子越小。

说真容易担风险,不如选择说否。

万一说错了,岂不“打脸”!(有身份的人,岂能自掉身价!)。


2

 古瓷文化博大精深,鉴定难免会受到知识限制。


 鉴赏知识的掌握,肯定是因人而异。

认知的差异,导致的挂一漏万,也往往是常有的事。

有时面对一件普通的古瓷(不是标准器,也不一定有年款),

如有十人参与鉴定,看看鉴定结论究竟会怎么样?

估计只会大相径庭!



3

鉴定者的心态使然。



对器物的偏爱和贬低,角度和立场,甚至私念和信仰(鉴定宗教器物时),

有时利益不到位等等,都足以引发公正的天平倾斜。


4

 拍卖或出售机构的水平问题。


有些拍卖和出售机构知假拍(卖)假。

有的是受其所聘鉴定人员水平所限,导致将赝品当成了珍品,从而引发拍卖或交易纠纷。



5

 “搅局者”的干扰。



社会上出现的大量赝品仿古瓷器,

给初学者或刚入门者带来极大的困惑,干扰判断,令人防不胜防!

此类赝品仿器,不仅混乱当今,还会祸乱后世,必须严令禁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