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尖上跳动的印象之舞回忆童年的那些味道

 litie666 2018-12-19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一首欢快的《童年》,唱出了人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有人说,每个大人的体内都住着一个小孩子,每当看到有关儿时回忆的东西,这个小孩儿就会蹦出来。其中,最能触动人内心的儿时回忆,往往和美食有关,因为当人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往往都不可避免地有些贪嘴,所以那些难以忘怀的童年美食最能触动人们内心的回忆。

  时光像流水,一去不复返。喷香软糯的烤红薯,好吃神奇的爆米花,奶香浓郁、嚼劲十足的大白兔奶糖……无论你现在是五六十岁,还是三四十岁,相信你的心中都会有难以忘怀的童年美味。如今,你还记得它们吗?记得它们的味道吗?提起它们,又会让你想起怎样的儿时趣事呢?本期悦读,记者便带你一同去回忆它们,回忆那些童年的味道。

  “60后”:想吃糖块儿等过年,一根冰棍儿分着吃

  说起儿时的零食,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会心一笑。的确,在我们儿时的记忆中,零食可以说是最令人回味的一部分。然而,对于“60后”来说,零食似乎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词。在那个食物并不算富裕的年代,冰棍儿、点心、糖块儿等都不是经常能吃到的。它们要么是特殊日子的“特殊供应”,要么是父母一时兴起给的格外赏赐,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这也就导致了“60后”直到现在还将零食认为是一种奢侈品,只要有瓜子、花生这些最普通的炒货他们就满足了。

  1963年出生的陈月芳告诉记者,在她小的时候,家住市区老二高附近,自己最常吃到的零食就是炒豆、炒瓜子之类的,有时也会把南瓜子烤一下,当瓜子嗑。像糖块儿之类的,只有等到过年或是遇到谁家有喜事了才能吃到。相比于糖块儿,她们那时候流行的是一种糖豆,1分钱买上一小把,能吃好长时间。

  “能够一个人吃一根冰棍儿会遭到羡慕嫉妒恨。”1964年出生的李国华回忆,那时三个兄弟姐妹千辛万苦凑钱买一根冰棍儿一起吃,谁多吃一口都会被骂。所以,每一口的味道,都要细细品尝。“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年一起吃的冰棍儿。”李国华笑着说,随着他慢慢长大,许昌开始有卖大楼冰糕的了,3分钱一个,绝对算是当时的高档货,跟现在的哈根达斯有一比。

  相比于陈月芳和李国华,儿时在农村长大的李敬玉说,自己的零食全部来自田间地头。“秋天,大人们忙着收田地里的玉米时,也会宠着孩子,忙里偷闲找根青绿的玉米秆儿,我们都叫它‘甜秆儿’,用镰刀割断,把坚硬的外皮剥去,就像吃甘蔗一样,嚼里面的秆瓤,甜甜脆脆的……”李敬玉说,除了玉米秆儿之外,还有桑葚、菱角、麻梭等,都算是他儿时的天然零食。

  “70后”:大白兔奶糖最经典,麦乳精、水果罐头最甜蜜

  相较于“60后”,老许昌的“70后”就显得幸福不少。大白兔奶糖、麦乳精、娃娃头雪糕、爆米花,还有各种水果罐头等逐一出现在他们的童年时代。

  说起大白兔奶糖,绝对会引起一片共鸣,是那时最经典的也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糖果。可以说,从“60后”到“90后”的童年记忆中,都不可或缺地有它的影子。

  “最早大白兔奶糖的包装跟现在有点儿不一样,白兔图案是卧着的,后来又改成了一只跳跃状的白兔。”1975年出生的市民王喜林告诉记者,他小时如果哪个小伙伴口袋里有一块大白兔奶糖,那可是非常了得的,绝对是能招来无数“小尾巴”的,期望着能分一段尝尝。

  王喜林说,那时过年走亲戚,碰上经济条件较好的,能得到一两块少见的大白兔奶糖,稍便宜的有纸包的水果糖,方方正正的,半透明状;牛轧糖,蓝格样的纸包着,长方形,里面有粹花生粒,越嚼越香;还有高粱饴,软糖,甜甜的,软软的……我们总把吃过的糖纸留下来,带有漂亮图案的、塑料纸半透明的,被我们抹平,夹在书本里,成为向伙伴们炫耀的资本。

  “麦乳精也是在那时慢慢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市民赵康平说,麦乳精最开始以营养品的角色出现在“70后”的家里,在那个不知高乐高、雀巢为何物的年代,麦乳精的味道足以让小朋友们惊艳。那香甜实在诱人,怎舍得用水冲开?于是乎,拿着勺子,趁着家人不注意,直接将麦乳精倒进嘴里成了最受小朋友欢迎的食用方式。

  “还有各种水果罐头,最早出现的是糖水蜜橘,密封在一个1升装的广口玻璃瓶里,其实就是白糖水腌橘子瓣儿。”赵康平说,“70后”小时候虽然对糖水罐头并不陌生,但是他们也只有在生病时才有机会吃一次。吃后,瓶子洗洗还可以装蟋蟀玩,或者回收换钱。

  “80后”:酸梅粉、果丹皮,最受欢迎的还要数“大大”

  比起“60后”、“70后”,“80后”对零食的记忆可以用丰富多彩来形容。

  “像最早的酸梅粉、济公丹、唐僧肉、哨子糖等,还有后来的麦丽素、跳跳糖、喔喔佳佳奶糖等,都算是最能勾起我们‘80后’回忆的零食了。”1986年出生的刘雷告诉记者,他上小学那会儿,每当放学后,学校门口就会有不少卖零食的小摊儿,商品五花八门,各式各样,并且不管摊位大小,总会围满学生在争相选购。

  “酸梅粉绝对可以算是时髦零食行列里的一员,而且吃法很特别。最普通的当然是用配套的塑料小勺子舀着吃,把酸梅粉送进嘴里,含上几秒钟后再咽下,一股酸甜味道立即顺喉而下。”刘雷说,那时的零食也不算很贵,几角钱一包,学生们一般都是把家长给的零花钱或是早餐钱省下来去买。

  “还有一种叫果丹皮的零食,如今也有,那时1毛钱一根,很好吃。”刘雷说,很多“80后”都吃过。“红红的山楂片卷成一卷,用透明的塑料纸包着。吃的时候,打开包装纸,先用舌头舔一下,然后小小地咬一口。那种酸酸甜甜的味道现在想起来还流口水呢。”刘雷笑着说。

  说了那么多零食,当天记者采访到的所有“80后”向记者反映最多的还要数大大泡泡糖,那可是当时的明星产品。

  “要是放在现在,泡泡糖早就被逐出主流零食的范畴了,但是在当时,大大泡泡糖算是‘高级货’了。”市民曹洋回忆起小时的趣事说,红色的是草莓味,橙色的是橘子味。谁不会用大大泡泡糖吹泡泡,那可是要被其他小孩子笑话的,要是遇上“高手”,还可以吹出“里三层外三层”的至高境界。

  除此之外,曹洋还向记者介绍了当时的一种现象,便是疯狂地集零食里的玩具。“像小浣熊干脆面,里面的卡片都被孩子们追捧。”曹洋说,那时他就为了集齐小浣熊干脆面里的水浒英雄卡,经常连早饭都不吃,用早饭钱来买。“就为了换奖品,现在想想真的很幼稚。”曹洋笑着说。

  结束了一天的采访记者回想,零食可以说是时代变迁的一面镜子,从不同年代人群对零食的不同爱好可以看出社会的发展、理念的进步。相信,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健康观念的逐步普及,更为安全、健康、美味的绿色零食必将会成为人们的主流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