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胎息诀浅注

 格格的阿玛 2018-12-19

幻真先生胎息铭浅注

三十六,一咽为先。

注:我们常常说六六无穷,六六三十六。六爻,包含内外之天地人,所以有六,包罗万有。取六之数,六六三十六,无不包罗。咽,指咽喉。鼻为肺窍,肺主气,天气之气入鼻而通过咽而藏于肺中,所以咽是引导大气的必要通道。一咽,即气通而入肺,气存则人活,气未断则人不亡。一咽为先,至关重要,其保全性命之故。


吐唯细细,纳唯绵绵。

注:吐即呼出浊气,纳即吸入清气。无论呼出浊气还是吸入清气,要做到幼细缓匀,绵绵不绝。只有若有若无这样,才能够呼吸真气,用之不竭。若果呼吸急促,则动及真气,真气耗散,不可长久。


坐卧亦尔,行立坦然。

注:坐卧行立是人身的姿势。坐卧常休息,行立常劳作。休息坐卧时,真气应当潜藏,好好守养真气,所以吐纳要细细绵绵的;劳作行立时,真气应运用到气力上,避免气机郁结而内耗真气,所以心神要平静而毫无顾虑,使气机畅顺,真气条达。


戒于喧杂,忌以腥膻。

注:对于喧嚷嘈杂以及腥臊膻秽要有所避忌。喧嚷嘈杂为声音,腥臊膻秽为气味,属于感官的问题。所谓境随心转,感官的问题亦就是心性的问题。心不静才会有喧嚷嘈杂,才会有腥臊膻秽。若内心虚静,就自然避开一切喧杂腥膻,因为喧杂腥膻随内心复其根。


假名胎息,实曰内丹。

注:以上提及了调息和调心的要点。表面上修练者调整呼吸,因此形容为假,名为胎息;本质上修练者调整内心,因此形容为实,名为内丹。以呼吸恢复本性,或名胎息,或名内丹,本质实际上是没有分别的。


非只治病,决定延年。

注:调息而气顺,调心而气平,不单只是医治疾病,更是能够延年益寿,因为气治则健康,断气则死亡。


久久行之,名列上仙。

注:跟随大道而行,顺应大道来修习胎息内丹,久而久之,可以成仙。



赤松子胎息诀浅注

赤松子

赤松子,又名赤诵子,号左圣,南极南岳真人左仙太虚真人,秦汉传说中的上古仙人,相传为神农时雨师。《列仙传》:「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时复为雨师,今之雨师本是焉。」


赤松子胎息诀

气穴之问,昔人名之为生门死户,又谓之天地之根。

注:气穴,经穴名,又名胞门、子户,属足少阴肾经,位于脐下3寸,腹正中线旁开0.5寸处。主治月经不调、带下、不孕、腹泻等。赤松子指出气穴是生死的门户,气穴之疏通与凝滞,可决死生,因为气穴是天地的根本,天即阳,地即阴,即阴阳的根本,可形容为太极。气穴所在的位置属于下丹田,下丹田确实重要,为元气之所在,元精之所居。元气绝则死,元精绝则死。


凝神于此,久之,元气日充,元神日旺。

注:凝神守一,观想气穴,久而久之,下丹田内的元气充足,元神亦因而强旺。神由心发,凝神于下,心气就会下降,充养下丹田中的元气。元气的存亡即人身的存亡。气能化神,元气化元神,元气充足则元神强旺,神气皆旺。


神旺则气畅,气畅则血融,血融则骨强,骨强则髓满,髓满则腹盈,腹盈则下实,下实则行步轻健,动作不疲,四肢康健,颜色如桃,去仙不远矣。

注:心藏神,心为君主之官,神旺犹如君主英明,政令就可以顺利颁布,所以气畅,百姓相处融洽,所以血融,百姓享受劳作,所以骨强。精生髓,髓生骨,精藏在少腹,所以精足则骨强、髓满、腹盈、下实。肾精足,肾气盛,所以健步如飞。肾气上养脾气,脾气盛,所以不会疲倦、四肢发达有力。上荣于心,其华在面,所以面色红润如桃。五脏六腑强旺调和如此,所以几乎成仙。一旦回复其真,一身虚无,即可成仙。


赤松子认为胎息的要点在于凝神气穴,元气一启,周游一身,性命保全。



性空子胎息诀浅注

我之本体本自圆明,圆明者是我身中天地之真胎也。

注:人的根本、实相本来是源自「圆明」,而「圆明」是一身的真胎、太虚。那么为什么要将人身的根本、真胎称之为「圆明」呢?《说文》:「圆,圜全也。」《易·系辞》:「日月相推,而明生焉。」《道德经》:「知常曰明。」圆,全,完整的意思。明,日月更替,而分昼夜,所以有常、有时间规律。「圆明」是指掌控完整更替规律的能量,这是一身之根、真胎。


我之本体本自空寂。空寂者,是我身中日月之息也。

注:人的根本、实相本来是源自「空寂」,而「空寂」是一身中阴阳的更替。《说文》:「寂,无人声。」空,即虚;寂,即静;空寂即虚静。《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虚静则可以恢复本性,本性即真胎,即「圆明」。「圆明」为体,「空寂」为用。「空寂」就是「圆明」的体现,虚静就是顺应自然的体现。


唯吾身之天地有真胎矣,而后天地之胎与我之胎相为混合而胎我之胎。

注:身中有真胎,然后天地的胎跟身中真胎互相感应、合一,代替原来身中之胎。这样的话,身中之胎系于天地,天地不亡,性命亦不亡。


唯吾身之日月有真息矣,而后日月之息与我之息相为混合而息我之息。

注:身中有真息,然后日月的息跟身中真息互相感应、合一,代替原来身中之息。这样的话,身中之息系于日月,日月有常,性命亦有常。


唯吾身之本体既虚空矣,而后虚空之虚空与我之虚空相为混合而虚空我之虚空。

注:身中的根本化成虚空,然后大道的空性跟身中的虚空互相感应、合一,令身中的虚空得到空性。空性是相对的,《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空了,可以顺应天地,但未必能够顺应大道。感应大道,才空如大道,而顺应大道。


总括而言,胎息之法,就是以息、以后天的呼吸,而心性达到空寂、虚静,从而结胎,就能够顺应天地更替规律,甚至顺应大道,顺应自然。



王方平胎息诀浅注

凡所修行,先定心炁。

注:《广韵》:「行,适也,往也,去也。」行是行在道路之上,所以道路之道又通大道之道,就是天地万物变化规律的意思。内则修养心性、恢复本性,外则遵行大道、顺应自然,就叫做修行。无形而动者为气,心念一动,心气即发。人是有思想的,日常生活以至睡觉的时候,心念不会停止,心气亦不停运作。定心气,必先消除心念,心如止水,然后神气内守,所以心气定。


心炁定则神凝,神凝则心安,心安则气升,气升则境忘,境忘则清静,清静则无物,无物则命全,命全则道生,道生则绝相,绝相则觉明,觉明则神通。

注:心气定,神气内守而不外越、不向外跑,心神安宁,火降养气,气充足而上升,督脉得通,脑髓得益,思维精明,实相可以看清,虚妄之境可以忘却,一身清静,外物全忘,内守而性命保全,天人合一,通于大道,一切相断绝,觉悟,一切变化皆可掌握。


经曰:心通万法皆通,心静万法皆灭。此我佛如来真定法门者也。

注:心藏神,心通即是神通。《易经·系辞上》:「阴阳不测之谓神。」不能预计之变化,都能够掌握,这就叫做神通,于是一切法都能够掌握。心静向内,内观心性,法在外,所以一切法都没有了。这就说明了缘起缘灭全在心。心到了,万法齐全;心止了,万法消失。


学者果能定心气,凝胎息,则还丹不远,金液非遥。

注:修行之人如果能够定心气,则一身清静,恢复本性。阴阳之根本在于太虚,复其根,身有太虚,就能够用息结成胎,所以凝胎息。真气内存,就跟还丹、练成金液距离不远。



许栖严胎息诀浅注

凡修道者,常行内观,遗去三尸,驱除六贼,纳气于丹田,定心于觉海。


注:清·西厓《谈征·事部·三尸神》:「修真家言身中有三尸神,常以庚申日将本人罪过奏闻上帝,减其禄命。」唐·白居易《斋戒》诗:「每因斋戒断荤腥,渐觉尘劳染爱轻。六贼定知无气色,三尸应恨少恩情。」三尸是道教语,指在身体内作崇、损害自己寿命的三个神;六贼是佛教语,指破六根清静、从外损人善性的六个途经。一发于内,一发于外。

修道之人,要时常反省,注意自己内心,回复本性,保持心境虚静,就能够去除三尸六贼这些损人性命之物。性命得以保全,就可以纳气到丹田,充养真气;气息得以充养,心就可以安定下来,去尝试觉悟。


其实「常行内观,遗去三尸,驱除六贼」,并非偏于佛道的范筹,是偏于儒家的。反省、克己、无过、不贪、善良等等,都属于儒家思想。儒家修身,是修佛道的根基。之后纳气入丹田偏于道家之功法,定心觉悟偏于佛家之智慧。


心定则神宁,神定则气住,气住则胎长矣。胎之长者,由于息之住地,无息不胎,无胎不息,住息长胎,圣母神孩。故曰:胎息定而金木交,心意宁而龙虎会也。 


注:心神安定,气息绵绵,就可以长出「胎」,即在身体内化出太虚真气。没有呼吸的话,胎不能够被充养,就会消失。绵绵之呼吸为母,胎为子。真气全,呼吸定,气机就不升不降。木主升,金主降,不升不降就可以相交。无欲念,火可以降,水可以升,所以龙虎交会。


胎为太虚,太虚为万物之源头、根本。胎若然能够结成的话,代表本性已经恢复。所以写「金木交」、「龙虎会」,再无彼此,再无你我,一切归一。因此,胎息不仅仅是一个功法,是大道之法,无不包罗。



王子乔胎息诀浅注

奉道之士,须审子午卯酉四时,乃是阴阳出入之门户。


注:子时,即晚上11点至翌日凌晨1点,居正北之地,阳气最衰,阴气最盛,阳气在正子时(即午夜12点)由最微弱开始生发;卯时,即早上5点至早上7点,居正东之地,阳气继续变强,阴气继续变弱,阳气的能量在正卯时后(即早上6点后)超越阴气;午时,即上午11点至下午1点,居正南之地,阳气最旺,阴气最微,阳气在正午时(即中午12点)由最旺盛转而收敛;酉时,即下午5点至晚上7点,居正西之地,阳气继续变弱,阴气继续变强,阳气的能量在正酉时后(即傍晚6点后)衰于阴气。子午卯酉是四正之地、四正之时,是阴阳出入的门户,能够把握阴阳出入升降而修练,则事半功倍。


定心不动,谓之曰禅。神通万遍,谓之曰灵。智周万事,谓之曰慧。道元合炁,谓之曰修。真炁归元,谓之曰炼。龙虎相交,谓之曰丹。三丹同契。谓之曰了。


注:心念若能够静止,神通可以出现。神通若能够出现,一切事物都可以掌握。一切事物若能够掌握,一身之气可以与大道相往来。一身之气若能够与大道相往来,一身之气可以归于根本。一身之气若能够归于根本,阴阳可以相随相合。阴阳若能够相随相合,上中下丹田可以互相配合。因此,禅即灵,灵即慧,慧即炁,炁即修,修即炼,炼即丹,丹即了。


有志于道者,知此根源,依法修行,自可入于长生大道矣。


注:知正见,行正道,知行合一,可以入道。



袁天罡胎息诀浅注

袁天罡,唐初的天文学家、相士、道士,著有《推背图》、《袁天罡称骨歌》等,李淳风是他的徒弟。现在看看袁天罡流传下来的胎息诀。


夫元气者,大道之根,天地之母,一阴一阳,生育万物。在人为呼吸之气,在天为寒暑之气。能改移四时之气者,戊己也。


注:《说文》:「元,始也。」元气指始发之气,所以元气是一切的根本。《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元气之轻清者上升而积为阳,阳化气为天;重浊者下降而积为阴,阴成形为地。天地犹如父母,阴阳交感而生育万物。人体之气出入,成为呼吸,维持身体正常运作;天气升降,成为寒暑,形成四季更替的规律。戊己是中央土,灌溉四方,即木火金水四方,灌溉的偏重就能够调整木火金水之气。这说明元气一分为二,成为阴阳,形成四时规律,而中央之土负责调整这个规律。


春在巽,能发生万物。夏在坤,能长养万物。秋在乾,能成熟万物。冬在艮,能含养万物。


注:在后天八卦图中,巽坐东南方,值春季之时,春季主阳气生发,万物始生;坤坐西南方,值夏季之时,夏季主阳气盛长,万物生长;干坐西北方,值秋季之时,秋季主阳气收敛,万物成熟;艮坐东北方,值冬季之时,冬季主阳气潜藏,万物含养。


故学道者,当取四时正气,纳人胎中,是为真种,积久自得,心定,神定,息定,龙亲虎会,结就圣胎,谓之真人胎息。


注:修道之人应该将四时正气纳入人体胎中,化成真种。四时正气,就是顺应四时之气,如冬季阳气潜藏,所以应该减少劳动,避免虚耗,顺应冬季之潜藏。天人相应,配合功法将正气纳入胎中化成真种,真种即是元精真气。顺应四时,天人合一,所以气机调畅,心神安定。龙即水,虎即火,龙亲虎会即水火既济,阴阳相交。到达这个境界谓之结成圣胎,是真人胎息。


夫道,太虚而已矣。天地、日月皆从太虚中来。故天地者,太虚之真胎也。日月者,太虚之真息也。


注:道即太虚,亦就是元气。分为阴阳,就形成天和地、日和月。大道修成真胎,真胎在内,是为天地;大道修成真息,真息在外,是为日月。


人能与太虚同体,则天地即我之胎,日月即我之息,太虚之包罗即我之包罗。岂非所谓超出天地、日月之外而为混虚。氏其入欤。


注:如果天人合一,人与大道相结合,人即大道,大道即人,那么天地亦就是人的真胎,日月亦就是人的真息。大道拥有什么,我就拥有什么,掌握大道的一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