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丝路上的“一线城市”——梅尔夫

 轻风无意 2018-12-20

丝路上的“一线城市”

曾经烜赫一时的梅尔夫,坐拥12座图书馆,大小堡垒数十座,拜火教神庙、佛教寺庙、清真寺云集,在史学界、考古学界早已是名扬四海。

在此次实地探访之前,对这座世遗名城的理解也仅限于“从撒马尔到巴格达的丝路重镇”这样泛泛而谈的印象,现在看来,我之前的理解太流于表面了。

解构梅尔夫

梅尔夫,《后汉书》称“小安息(即小帕提亚)”,《梁书》称“木鹿”,是整个陆上丝绸之路中,面积最大的古迹群(像西安、伊斯坦布尔这样的城市,虽然在古代就比梅尔夫大,但它们延续至今,没有被遗弃,故不在此列),它也是土库曼斯坦第一个入选世遗名录的文化遗产。

即使是在今天,陆路横穿卡拉库姆沙漠也是个漫长的苦差事,而公元前6世纪——13世纪,矗立在绿洲与沙漠边沿的梅尔夫,是走过漫漫沙海前,最大、最坚固、也是最后的补给、贸易城市。

1800年间,梅尔夫见证了阿契美尼德的大一统、亚历山大的传奇东征、塞琉古的昙花一现、帕提亚的兼容并蓄、萨珊的强势复兴、塞尔柱的突厥兴起......最后终结于蒙古的屠刀。

丝路上的“一线城市”——梅尔夫

▲梅尔夫古城概览

丝路上的“一线城市”——梅尔夫

▲鸟瞰梅尔夫,外围红线标出的是梅尔夫的城墙,即古城的范围(图中所示约为梅尔夫面积的一半),对照上一张黑白草图更加一目了然。

大红圈是梅尔夫最古老的城区埃尔克·卡拉,始建于阿契美尼德王朝,小红圈是全城的制高点,曾经拜火教神庙的所在,虚线和箭头标出的是登顶路线和古城曾经的主干道。

丝路上的“一线城市”——梅尔夫

▲远眺梅尔夫,从左向右依次是:扎伊达墓地、桑贾尔苏丹陵寝、主城堡“克兹卡拉”(意为“姑娘城堡”)、国库“小伙城堡”。笔者的拍摄位置虽然距离城中心还很远,但其实已经进入古城范围了。

那“姑娘城堡”“小伙城堡”的名字怎么来的呢?

相传在塞尔柱时期,苏丹把年轻女子关在克兹卡拉,而命令年轻男子去守卫国库。守卫国库的男青年们想尽了一切办法试图进入要塞来和自己相爱的人见面,但都未成功。有一天苏丹下令说,如果有人能把苹果从国库扔到要塞,他就可以从要塞中选一名女子为妻。卫兵中一位聪明的青年发明了弹弓,成功的实现了夙愿,据说这也是弹弓的由来。

丝路上的“一线城市”——梅尔夫

▲从国库眺望克兹卡拉,亦是小伙在眺望姑娘。

梅尔夫城墙厚达2米,主城堡的城墙高度超过15米。为来往的商队和定居在此的市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护,萨珊时期的梅尔夫,其人口保守估计超过20万,在当时是个不折不扣的“一线城市”,论国际地位,可能仅逊于长安、巴格达、君士坦丁堡等首都城市。

丝路上的“一线城市”——梅尔夫

▲外围城墙每隔约20米,就设有一座塔楼。


丝路上的“一线城市”——梅尔夫

▲夕阳下的克兹卡拉,更显雄伟。

梅尔夫城墙厚达2米,主城堡的城墙高度超过15米。为来往的商队和定居在此的市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护,萨珊时期的梅尔夫,其人口保守估计超过20万,在当时是个不折不扣的“一线城市”,论国际地位,可能仅逊于长安、巴格达、君士坦丁堡等首都城市。

说到梅尔夫的克兹卡拉,最具标志性的特色当属它那柱状、如波浪般起伏的城墙,对此,当年的工程师们,是基于3个方面考虑的:

1.排水。

罗马工程师有句名言“水是工程师的敌人”,以土木砖石结构为主的古代建筑,排水性能的优劣往往决定了工程的寿命。克兹卡拉的墙体结构在表面形成沟渠,让雨水快速沿着既定的路径从城墙顶端排下。类似的结构你可以在现代的雨棚上看到。

丝路上的“一线城市”——梅尔夫

▲形似现代雨棚的墙体结构,利于排水。

2. 射击角度。

对于弓箭手、投石手而言,在战场上的射击角度不可调整是极大的不利,梅尔夫的克兹卡拉把城墙做成连续弯曲的弧行,使得站在城墙上的远程步兵,可以根据敌人的方位,更灵活的选择射击方向和角度,这就好比普通的城墙是固定炮塔,而梅尔夫拥有旋转炮塔。

3. 结构强度与防御力。

俗话说“拐弯的城墙厚”,在古代战争中,城墙的高度和厚度往往决定了全城人的生死。既然城墙在拐弯处最坚不可摧,那何不把整面城墙都设计成“拐弯”的呢?

即便遭遇了蒙古人1221年的屠城,整座城市被夷为平地,但曾经作为宫殿的克兹卡拉,凭借皮实的结构,依然屹立不倒。

丝路上的“一线城市”——梅尔夫

▲站在制高点拜火教神庙,俯瞰埃尔克·卡拉。

豪杰、艺术与友谊的见证——桑贾尔苏丹陵墓

艾哈迈德·桑贾尔,这位纵横中亚57载的塞尔柱帝国的苏丹,他曾经驱逐喀拉汗王朝的入侵、吞并古尔王朝,也曾在卡万特之战中大败而逃,他曾经一统伊朗,也曾被巴克特里亚人囚禁,直至72岁去世。

丝路上的“一线城市”——梅尔夫

▲被印在土库曼纸币上的桑贾尔

桑贾尔死后葬于梅尔夫,修建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桑贾尔苏丹陵寝。1221年,蒙古人在捣毁梅尔夫的同时,也试图捣毁陵寝,但他们失败了——蒙古人动用各种手段一通乱砸,陵寝表面虽然受损严重,但整体结构却坚不可摧,最后蒙古人只得作罢。

桑贾尔苏丹陵寝是世界上第一座双层穹顶建筑,在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建立之前,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双层穹顶建筑。

丝路上的“一线城市”——梅尔夫

▲遭到蒙古人蹂躏,修复前的桑贾尔苏丹陵寝

丝路上的“一线城市”——梅尔夫

▲由土库曼斯坦、土耳其两国联合修复后的陵寝

丝路上的“一线城市”——梅尔夫

▲土库曼与土耳其同宗同源,修复陵也是两国友谊的见证

当笔者一行人走入陵寝内部,被它的精巧与宏伟所深深震撼——细腻的墙绘,精致的瓷砖,华美的镂空雕窗,高耸的穹顶。并且,虽然其四面墙壁相对粗糙,但内部回响效果比我们在土库曼拜访过的所有现代清真寺都要好,Bava和我们在里面尽量以最轻的声音交流,但仍然产生了巨大的回音。

丝路上的“一线城市”——梅尔夫

▲陵寝内部竟可能少地架设现代设施,保持原貌。

丝路上的“一线城市”——梅尔夫

▲顶部蓝白相间的纹饰,是穹顶支撑结构的所在。

为什么桑扎尔苏丹陵寝顶部留有小洞呢:传说桑扎尔,爱上了一位天女并向其求婚,天女向桑札尔提出了3个条件:你不能看我梳头,不能看我的脚,不能揽我的腰。桑扎尔答应后求婚成功,可婚后却毁约了,同时发现天女没有头发,没有腰身,脚是鸟儿的爪子。这些秘密被桑扎尔发现后,天女一怒之下飞上天去再也不回来了。但为了疏解苏丹相思之苦,每年只有一次会从天窗来探望桑扎尔。

丝路上的“一线城市”——梅尔夫

▲这是英国考古团队拍摄的,陵寝内部修复前的样貌。

丝路上的“一线城市”——梅尔夫

▲整座陵寝的线框图

桑贾尔的陵寝现在是梅尔夫国家公园的一部分,待到夜幕降临,在开阔的遗迹平原上,你很远就能看见灯火通明的陵寝,如悠悠烛火,亦如土库曼人坚韧不屈的意志一般,为黑夜所不可浸没。

丝路上的“一线城市”——梅尔夫

▲暮色下,回望桑贾尔苏丹陵寝。

千年古城化为齑粉——梅尔夫的轰塌

1220年,成吉思汗要求当时属于花剌子模的梅尔夫称臣纳贡、进献美女,梅尔夫拒绝后直接斩杀了蒙古使者。成吉思汗随即回应道:“很好,你(们)既激怒了我,也取悦了我,因为我现在可以名正言顺地毁灭你(们)了。”

成吉思汗派出他的四儿子托雷,率领7万大军围困梅尔夫近一年。破城后,托雷命令手下士兵,每人每天必须屠杀300人以上,据说有100万人口遭到屠杀,这100万的数字即便有虚高,但确凿无疑的是,巅峰时期人口超过20万的梅尔夫,短短几天就被屠为空城,只有400名工匠被当做奴隶留了活口。梅尔夫的繁荣与盛名永远定格在了1221年。

一座名城的轰然倒塌,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声唏嘘,它既是被浸渍于血泊中,亦是被堙没在沙土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