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学习笔记(五十二)诗词的评价与创作(5)

 紫嫣雅閣 2018-12-20

古诗词学习笔记(五十二)诗词的评价与创作(5)

古诗词学习笔记(五十二)诗词的评价与创作(5)

摘选自《古代诗词创作与鉴赏》

三,一笔两面法

这种艺术手法常见于表现亲情的作品。单方面写思乡念亲,只是一层意思。如果转换角度,写两地的思念,情感的表达将更加耐人寻味。

但在运笔上,却都是从对面写来,清人仇兆鳌、浦起龙说的“纯从对面落笔”,“诗从对面飞来”。如: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诗的起句就从对面落笔,当时诗人的家小在陕西鄜州。中间四句从小儿女未懂思念长安的父亲,过渡到想妻子在月夜于中庭徘徊,望月挂念自己的情景。结句再回到诗人的角度,遥思不知何时能在月光下相聚,笔势摇曳多姿,情味深永。再如: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半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诗中写思家的愁诸中还透露出宦旅的孤独,与杜甫诗的深切感伤有所不同。再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则是在特殊的节日、特殊的场合,所引发的加倍的思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