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漪|怎样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中)

 战儿 2018-12-20
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

选用适当的钥匙,不断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

选用恰当的钥匙,不断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古人在教学实践中讲了很多有道理的话。比如学和思的关系,孔子就讲过“学而不思则罔”,单是学,不去思考,那就等于白学了。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不会思考的人一定是不会学习的人。我们经常碰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遇到学得很不好的同学,你问他懂不懂,他回答不出来,或者说懂了;你问他有什么问题,他摇摇头,提不出什么问题。这种学生实际上并没有学进去,他没有思考,或者他只是死记硬背。既然他觉得没有问题,那么教师就应设法让他生疑,然后再引导他去质疑,再通过师生的活动来解疑。可以说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精心地、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生疑,质疑,解疑的过程。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如此往复,学生的水平就会螺旋式地上升,也就会逐步地获取知识;教师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求知的欲望,传授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伴随着我的亲密伙伴是“为什么?”“怎么样?”“何以见得?”“有何根据?”我提这些问题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思考,启发他们,步步引导他们进入知识宝库。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可以处在兴奋的状态、积极的状态。在这方面我做了以下的探索。

(一)有计划、有目的地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浪花

开始我当语文教师的时候,以为备课就是备知识,就是备教材。其实不然,备课除了要深入备教材、备学生实际外,还要备怎样把教材中要传授的知识教给学生的方法。这里有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备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备课的时候要精心设计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看究竟提什么问题问下去可使学生的脑子动起来。这些问题就好像是钥匙一样,能对准学生的脑袋,使这个脑袋能开动起来,积极思考。一堂课要上得好就得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动耳朵,就得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尤其是要调动他们的思维器官,让他们的脑子开动起来才学得好。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思想上激起浪花呢?那就得靠我们在备课时很好地去考虑。比如有些文章很浅显,像初一的《正月十八吃元宵》,有多少可讲的呢?学生自己也看得懂。但是学生学语文同学数、理、化有些不同的情况。数、理、化没有教的定理他们就不懂,而语文他们则是处于半懂不懂、似懂非懂的状况。因此,我们就是要使他们由半懂不懂、似懂非懂变成真正的懂,把懂得浅的,教得懂得深。《正月十八吃元宵》这篇浅文章很难教,怎么样让学生把脑子开动起来呢?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把矛盾带到课堂上,挑起矛盾,迫使学生去思考。我说:“韩铁匠的手头究竟有准没有准?请认真读课文,回答这个问题。”这一问,学生的脑子动起来了。有的学生说:“韩铁匠的手头没有准,因为他分元宵时,分到自己家里没有了。”这是最差的回答。另外一些学生读了课文后是这样回答的:“韩铁匠的手头是有准的。因为他心头有一杆共产党员的秤。他是先人后己,把元宵都分给了群众,所以分到自己家里却没有了。这就说明他分的时候是有准的。”这是中等的回答。我们要培养学生思维健全。思维健全往往是学生不容易做到的,这就需要教师点拨。这里应该这样回答: 韩铁匠分元宵有准,又没有准。看起来他手头是无准的,可是心头是有准的。正是这样貌似无准,实际有准,韩铁匠这种共产党员的先人后己的高贵品质才突出地表现了出来。因此只要把设计的思考问题,把矛盾带到课堂上,让学生很好地去思考分析,学生就会有收获,就会感到读书不能马虎,不能浮光掠影。有些问题看起来好像是废话,其实是有道理的。这就叫作于无疑处生疑,迫使学生思考、学习。比如教《孔乙己》,进入课文学习后我问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作品的主人公姓甚名谁?”我为什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呢?我是要学生思考,检查他们预习是不是深入了,看他们脑子动了没有。不动脑子的孩子就会讲“姓孔名乙己”;动了脑子的孩子就会马上回答:“姓名不知,孔乙己是他的绰号。”这个回答说明他读书比较仔细,开始入门了。然后我再讲为什么叫孔乙己,那是从描红本子上“上大人孔乙己”中摘取下来的。这个名字本身就揭示了他迂腐的性格。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动脑子,而没有一段段地平推过去。接着我再问第二个问题:“文章的哪一句话形象而概括地刻画了作品主人公的特殊身份,这是怎样的一种特殊身份?”提这个问题就是要看学生读书会不会抓关键,抓关键词句,抓重点。需要回答的这一句话恰恰是最能揭示孔乙己思想性格的。学生通过阅读思考找到了“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我于是接着就讲:“站着喝酒是写他的经济地位非常穷,没有钱,不能踱进店堂里坐着喝,而穿长衫呢,是写他的死要面子,舍不得脱下那件长衫,以表示他的迂腐。他虽然连半个秀才也没有捞到,可是不能脱掉那件长衫,以保持与短衣帮的区别。孔乙己这样的特殊身份,鲁迅先生只用一句话就把他入木三分地表现出来了。”然后我让学生好好领会鲁迅先生以一墨尽传精神的写法,明白以一墨画龙点睛,点了睛龙就破壁飞上天了。刚才那一句话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点明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点明了他的性格,以一墨传了精神。

(二)不断地把学生引入求知的新境界

如果我们不考虑教法,不加分析地只是一堂课一堂课地把有关知识一股脑儿都教给学生,学生就会觉得没有味道。好像你每天讲的都是那些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作者生平介绍、时代背景等。要让学生觉得有东西可学,有知识可获得,就须把他们引入求知的新境界。比如《果树园》这一课,学生是不太喜欢的,课文长,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比较大。怎样使学生学习这一课后,既获得知识又获得能力呢?关键问题是必须让他们觉得有东西可学。因而我就进行了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讲这篇文章着重刻画了哪几个人物。有的学生认为“刻画了两个,一个是李宝堂,一个是李子俊的女人”;有的学生认为“黑妮也是”;还有的学生认为“主要人物是李宝堂和李子俊的女人”。我肯定了“两个”后,再请学生思考分析。我说:“根据这两个主要人物出场的先后次序,请你们把文章划分成两个部分,看应该在哪儿划分。”分段,学生百分之百可以分得出来。然后我再请他们把两个部分的内容各用一个单音词来概括。有的学生很快就概括出来了,说第一部分是“乐”,第二部分是“恨”。于是我再请他们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要求他们用形容词来概括。学生便把“乐”“恨”变成了“快乐”“仇恨”。我再请学生浏览课文,把第一部分的“快乐”、第二部分的“仇恨”变成偏正词组。同学们很快就将其变成“翻身的快乐”“农民的快乐”“地主的仇恨”。我再稍微点拨一下,让学生用人物名称来作词组的附加语,那么“农民的快乐”“地主的仇恨”也就概括出来了。然后我再让学生将偏正词组变成动宾结构:“表现农民的欢乐”“刻画地主的仇恨”,最后再把它们变成完整的句子。实际上,在这里把思维能力、概括能力的训练和复习语法知识都拧在一起了。看起来只是教了分段的知识,概括了段落大意,实际上却复习了语法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动了脑筋,使他们进入了一个求知的新境界:“段落大意也可以这样来概括呀!可以用小标题的形式,逐步逐步地把它延展开来变成句子。”再比如,对这篇课文开始写收获时人们欢笑的情景,学生阅读一晃而过,不知道作者写这个“笑”的作用。于是我就先不讲景物描写,而是抓住文中所写的李宝堂的欢乐,让学生以浏览的速度把描述李宝堂高兴的句子找出来,学生便找出了“大笑”、其他农民的“哄笑”,甚至“玩笑”。有的学生又讲:“玩笑不是笑,玩笑也可能是挖苦的。”有的学生不赞成,说:“即使是玩笑,旁观的人总会笑的。”我将这些概括起来说:“是树上笑,树下笑,此起彼伏,笑声洋溢。那么这一连串的笑声是从哪儿引出来的呢?是从景物描写里的一个‘笑’字引出来的,正是这一个‘笑’引出了一连串的笑。”“啊!”学生惊叹了,他们才知道写文章还有这样的妙法。回过头来再看景物描写,学生就能把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联系起来,明确这里的景物描写起到了烘托人物的欢乐心情的作用。

(三)要于普通处见不普通,激发学生深入思考

比如教《二六七号牢房》,在引导学生读有些看起来很普通的句子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认真去领会句子的深刻含义。有这样两个句子:“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是七步,这个,我很熟悉。”“走过去是七步,走过来是七步,是的,这一切我很熟悉。”学生读了体会不到其中的奥妙。而我们教者,就要通过词句的推敲,把学生步步引入求知的新境界,让他们晓得其中的奥妙。四个“七步”,两个“熟悉”,这里是很有文章的。要让他们领会到为什么要写这四个“七步”,为什么用来回往复的句式——走过来,走过去;从门到窗户,从窗户到门。学生最初只能看出是写房屋的狭小,这是只知其一。经过引导,他们明白了四个“七步”描写牢房的狭小,是控诉法西斯囚禁革命者的罪恶。两个“熟悉”呢,我引导学生明确:“伏契克当时是被德国法西斯关押的,过去他也被关过,是被捷克资产阶级反动派关过。他之所以要写‘是的,我很熟悉’‘是的,这一切我很熟悉’,是为了把捷克资产阶级反动派跟德国法西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读者明白所有的反动派都是残害革命者的。”这样,学生的理解就深了一层。最后我再让学生理解反复写四个“七步”的用意:“的确,牢房是很狭小的,可是关在这七步之内囚房里的人心中想的却是捷克整个的国土,想的是捷克的人民,因此这来回往复的四个‘七步’,正表现了被囚者伏契克这个反法西斯战士热爱自由,向往自由,并且为了追求自由宁可粉身碎骨这样一种高尚的思想感情。”这样讲使得学生的理解又深了一层。由此可见,有些句子看起来是很普通的,然而那丰富的深厚的感情正寓于这普通、平凡的语言当中。我们就要通过教学揭开这普通平凡的语言的奥妙,让学生品尝到其中的甘甜,咀嚼出其中醇厚的味道。只有教到学生不知的地方,把浅的地方教深了,使学生觉得你教的是他自己没有想到的、没有看到的、没有领悟到的,他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针对不同的课文,我们要选用不同的钥匙去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我们上课不是去培养机器人,而是去培养造机器人的人,所以就得不断地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启发他们爱思、会思、勤思。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一直处在积极状态、兴奋状态,让学生在这种状态下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学会区别正误,辨别真伪,领会世界上的真善美,批判世界上的假恶丑。而这一切都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因素来进行教学的。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捕捉学生思想上的火花

要努力捕捉学生思想上的火花,创造条件,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

(一)对学生的知识储存要有充分的认识

有时自己在教学时就忘记了这一点,往往只看到学生知识差、能力低的一面,而把学生的知识储存看作零。实际上学生是有知识储存的,包括语文知识、其他学科的知识以及生活方面的知识……他们的知识储存不是零,我们不是对着零来教学的,而是对着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一定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观察能力的对象来进行教学的。所以在教学的时候,就要注意引导他们挖掘旧的知识,使他们能在旧有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知识,在原有能力的基础上提高一步,获得新的能力。我在教了初中生以后,感觉到这一点尤其重要。青少年的自尊心很强,好奇心也很强,如果你认为他们不好的话,他们会很生气,因为有时他们觉得自己是满腹经纶了。所以,如果你能设计一些问题,在讲到词句篇章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启发他们到自己的知识仓库里去挖掘一下,去寻求答案,他们会十分乐意的。比如,教《藤野先生》这篇文章,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里一开始就描写了在日本东京的清国留学生丑态百出的情景: 这些清国留学生的头发是“油光可鉴”,有的呢,还要“把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当讲到这些地方的时候,我就启发他们去挖掘自己的知识储存。我请学生思考“标致”是什么意思,让他们找一找这个词的同义词、近义词。学生很快就回答出来了。有的学生讲:“标致就是美丽,好看。”有的学生讲:“同义词、近义词多呢,俊俏,妩媚,婀娜都是。”“反义词呢?难看,丑陋。”有的学生讲简直是“恶心”,因为清国留学生的头发油光可鉴,脖子还扭几扭,这简直恶心!这个理解就深刻一点了。然后我再引导学生去体会这个“标致”在文中用的是本义,还是反义。学生很清楚,用的是反义,用反语来讽刺。反语已经够讽刺了,前边还要加个“实在”,后边还要加一个副词“极”,成为“实在标致极了”。鲁迅先生对这些醉生梦死的清国留学生的厌恶感情表露得多么充分。这样,通过启发学生的思考,学生自己就比较深刻地理解了这个词的含义。

开始我改行教语文的时候,认为字词教学就是教生字难词,其实不然。生字难词的教学只是语文教学的一个任务,有一些文章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要让学生很好地去推敲、咀嚼。因为这往往是传神之笔。如果推敲得好,咀嚼得好,以后就会在学生的写作中反映出效果来。有些词不一定用诠释的办法、查字典的办法来解释,而可以用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促使学生思考辨别;有时甚至可以用词序变换的方法。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人,很活,不愚笨。比如讲“大地回春”这个词,我们就让学生考虑一下“大地回春”——啊,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在不变意思的基础上把这个词的字序颠倒一下看如何变。学生就变出了“春回大地”,再变一下就成了“大地春回”。这样一下子学生就了解掌握了三个词。实际上还是这四个字,只是顺序不同罢了。这样一训练,学生还懂得了汉语中一些词的构成特点,即有的只需将词的字序变换一下,组成新词就可以表达同样的意思。有的也可以用一连串的同义词、近义词去变换。比如“万紫千红”,你让学生去用同义词、近义词解释,他们可以马上考虑到“繁花似锦”“姹紫嫣红”。在字词教学中由于我用了这样一些方法,即用一词带很多个词,学生的词汇就比较明显地丰富起来了。有的时候,特别是教有些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词时(不是不能言传,而是难以用精确的语言来表达),就可以让学生先回味一下自己已学过的知识,帮助理解。比如教朱自清先生的《春》,文中有这么一句:“小草青得逼你的眼。”这个“逼”字怎么讲呢?我采取了由学生到“仓库”里去找储存的办法来处理。我说:“你们到脑子里去搜寻学过的一首诗,这诗里有一句就是讲‘青’逼到了你的眼前。你们去找,看谁找得快。”学生开动脑筋去找了,可想了好几句都不大恰当。后来有一个学生想起来了,他说:“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里有一句是‘两山排闼送青来’,就是那个‘逼’的意思。两座山好像把门推开把青送到你的面前来。”我赞扬了他积极思考,解答了问题。他很得意。可见学生是有知识储存的,不是等于零。

(三)要鼓励学生谈看法,摆见解,教师再因势利导

我上课的时候,学生经常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见,包括对我的教学用语,也是要批评的。我觉得这很好,教学相长嘛。比如这学期我们教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白杨礼赞》是写作者对白杨树表示赞扬和崇敬的心情的。教学进行到一半时,一个女孩子提出问题来了。她说:“白杨树并没有茅盾先生写的那样美,白杨树的质地不好,哪里有楠木好呢?当然是楠木好。”她还引经据典地讲:“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里写白杨树的叶子硬得像金属,枝条也不美,只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才给人一点美感。”对于学生摆出的带有片面性的看法,我就因势利导地讲:“你能大胆发表意见,这是很好的。但要懂得:文章写物的目的主要是托物言志,而写景往往又是景随情易或情随景移,哪里会孤零零地去写景呢?茅盾先生写白杨树的目的,是要赞扬它的平凡而伟大,实际上是在赞扬北方的农民,抗日前线的健儿。”有的学生想得很多,比如他说:“白杨树不是树中的好女子,是树中的伟丈夫,当然这样说也可以。但说白杨树严肃、挺拔,也不缺乏温和。严肃、温和用在一段文章里不好。因为严肃的人往往不温和,温和的人不严肃。”他这么一讲,我也愣了一下。是呀!一般说来是这个样子!后来我很快就想到,他的理解有不足的地方。有人问孔子是怎样的,回答是“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因此,要引导他再理解深入一些。有些东西,像品格、作风,好像在一个人身上是矛盾的,可是有些时候是可以成为一个统一体的。我经常鼓励学生谈自己的见解。一个人对某一个问题有自己的见解,是学习的一个很好的起点,就怕学生没有自己的见解,只知人云亦云。

再如上《说“疑”》一课时就讲到“如果不怀疑电磁波穿过空气层就会一去不复返的结论,马可尼就不可能用导线把信号送过大西洋,开创无线电事业”。我备课的时候,对这个知识没有注意,结果课上到一半,一个学生提问了,他说:“这个地方摆的论据、材料不可信。”什么材料不可信呢?他说:“电磁波发射出去又回来。作者说是通过一根导线,导线穿过了大西洋海底。导线穿过大西洋海底,怎么会是无线电呢?”可见学生是有知识储存的。虽然在物理课还没有学到电学,但是他看了一些科学杂志懂得了一些电学知识,知道无线电不是通过导线来传送信号的。下课后,我就去问物理老师,书上这样讲究竟恰当不恰当。几个物理老师商量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说这样讲是不大恰当的,如果把这个导线改成是装置就好了,改成装置就比这个恰当。所以学生的思想火花是很可贵的。他们对事物的整体讲不出来,可是就某一点来讲,却有他们的见解。于是我就抓住这一点对学生进行教育。我联想到雷达。雷达是把电磁波发射出去,又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我就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深入一步,把它敲一敲,指出原来的电磁波发出去不回来的结论是错误的。由于否定了这个结论,才有无线电的创造。我就讲了英语中雷达这个词的缩略写法:radar,从左边读过去是radar,发射出去;反射回来,从右边读过来还是radar。这个词的创造很确切地反映了雷达的特性。一个学生马上就插嘴讲“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才开始有的”,以表示他非常有学问。所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他们的聪明才智就能发挥出来。

有的时候要创造一些条件,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比如,我教《周总理,你在哪里》时,课的末尾阶段,我要求学生用言简意赅、满怀深情的语言阐述我们的好总理的“好”。学生积极思维,有的脸都胀得绯红,他们寻找最美的语言来歌颂总理。有的学生说:“总理好,一辈子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有的说:“总理品德如高山,胸怀如大海,功业垂青史。”有的说:“总理是万古云霄一羽毛。”有的说:“总理好,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功高盖世,万古流芳。”创造条件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他们就有很多精彩词句说出来,教师课前并不一定都想到。又如《珍珠赋》中引用了“六亿神州尽舜尧”的句子,一个学生问“舜尧”是谁,另一个回答说:“是古代的圣贤之王。”谁知一个女学生立刻反对,她说:“古代圣贤之王,那就是实有其人。应该说古代传说中的圣贤之王。”这个学生的思维比较缜密,议论一番很有收益。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也欢迎学生对我的教学用语进行评论。我教巴甫洛夫《给青年的一封信》,讲到这是一位从事科学的80多岁的老人语重心长地对青年科学家讲的话。我说:“这位老科学家多次获得诺贝尔奖奖金……”学生马上就反对:“错了。一次!一次不是多次。一次怎么能说多呢?三次以上才是多。”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咬文嚼字的习惯,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当然我不是提倡老师用语不当。

学生有些好的作文,我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引导学生去评讲。评了以后,在其他学生的作文里就会有反映。我非常反对上课时老师批评学生,因为在这方面我自己吃了很多苦头。我记得过去在高中上作文评讲课,课堂上笑声此起彼伏,嘻嘻哈哈。错别字啦,用词不当啦,或者是句子不通啦,问题不少。可是老师如果只是讲学生写得不好,结果不仅不能使学生写得好,反而会使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挫伤,这是缺乏教育观点的表现。有一次作文课,我批评一个学生乱用比喻。他写一个老头儿年纪很大,说“这个老头子的胡子,就像牡丹花一样漂亮”。我大讲这乱用比喻的错误,学生当然是哈哈大笑了,而习作者呢,整堂课抬不起头来,这样就挫伤了他的积极性。我很快就感觉到这样讲是不行的,课后我去向他道歉。所以一定要以正面教育为主,要让学生多读好的东西。佳词、美句、好文,学生吸收得多了,作文就会好起来。相反,教师讲十遍百遍不对、不好,学生也不会好起来。唯有积极加以引导,让学生体会什么好,怎么才是好,学生才能有明显的提高。我们经常把学生的一些好的作文印出来加以讲评。学生写的时候是不自觉的,经过讲评,就会明确找到作文中写得好的和不足的地方,给以后作文提供借鉴。

总之,要努力发现学生思想上的火花,创造条件,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只有爱护学生思想上的火花,培养他们旺盛的求知欲,他们才能聚精会神地去学习语文。我们不能束缚他们,而是要让他们从禁锢中解放出来,因为有的学生自己也不相信自己可以学好。其实每个学生都是可以学好的,只要功夫下到他的身上,就能够学好。我体会到,课不能只上到课堂上,要上到学生的心上,上到学生的思想上。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如果课只是停留在课堂上,那么学生离开课堂就忘记了;反之,真正上到他的心上了,他就经久不会忘记。有的时候,我们的教学效果不一定在课堂上反映出来,也不一定在考试当中都反映出来,而是一二十年以后才充分反映。所以我们看问题不能形而上学。

(文选自《于漪全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图选自我的朋友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