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漪|怎样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上)

 战儿 2018-12-20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重理轻文”思潮的影响下,当中学语文教师是十分不容易的。要教学生学语文,爱语文,学有所得,学有兴趣,非得研究一点教学艺术不可。我自己改行教语文以后,经常有一种苦恼。什么苦恼呢?就是自己非常重视语文,而学生却不能理解教师的心情。好像有这么一种情况,就是教者十分有意,而听者似乎无情。如果教者有意,听者无情,教和学就不能很好沟通,教者和听者就不能心心相印,就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过去,我曾有这样一种情况,就是自己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可是学生并未完全吸收。学生听着老师的讲述,有的人思想在天空遨游,有的则昏昏欲睡。看起来,自己确实重视了教,而对学生的学,却是忽视了。教师不仅要教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要教在学生的心上。“教”的效果,要在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智力的发展上反映出来。早先,自己往往埋怨学生不重视语文,不好好听讲;后来反躬自省,才感觉到自己是对教和学之间的关系缺乏认识,才领悟到教一定要教得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得,才算教好了,否则就是无效劳动。

做教师就是要学生学。要学生学,一定要教得学生自己要学,要把教师要他学跟他自己要学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把无效劳动变为有效劳动,才能使教和学有机地结合,提高教学质量。也只有这样,课才能上得生动活泼,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得到培养。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以下几个方面初步做了一些探索。

要认识和研究八十年代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

我们的教学要取得成果,一定要坚持唯物主义,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现在教育的对象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开始我并不清楚,现在也还是若明若暗。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批判“两个估计”以后,我有一个非常天真的想法。我想,“十年动乱”期间,学校被弄得乌烟瘴气,现在好了,又可以回到“文化大革命”前17年那个书声琅琅的境地了。我对这17年间正常的教学秩序、亲密的师生关系,非常怀念。我认为那时候的教育质量是好的,教师的心情是愉快的。总而言之,“文革”前17年的教学经验都是行之有效的。事实并不然,因为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硬套五六十年代的那一套教育方法,不加改进地来教现在七八十年代的学生,越套问题就越多,越套自己的心情就越不舒畅,越感到教起来不顺手。党的“三中全会”召开之后,领会了“三中全会”的精神,我发现自己脑子里形而上学的东西很多,思想很僵化。我没有看到时代的特点,而是照搬过去的方法,来教现在的学生,那当然要碰壁了。

有几件事情给我的教训很深。我接了新的初一班级以后,教到一篇课文,就是《赵劳柱说家史》,课文后面有一道练习题,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题目是《和赵劳柱比童年》。看了这个练习题目,觉得初一学生的记叙能力不强,议论就更难了,而写《和赵劳柱比童年》这样的文章,里面得有议论,一下子要让学生议论,是议不好的。所以,我跟同年级的老师商量以后就改了一个题目,叫作《我的幸福的童年》。谁知这个题目一出,有个孩子就问我:“老师,我的童年又幸福,又不幸福,该怎么写?”我问他:“为什么你的童年又幸福,又不幸福呢?”他告诉我:“我有气喘病,几乎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气喘病中度过的,所以我是又幸福,又不幸福。”当时我还以为是个别现象,就对这个孩子说:“那就照你自己的情况写吧。”可是没有想到,下课以后,好些同学围在我身边讲:“老师,这个题目我们不会写。你想,我们是1966年生的,一生下来就是‘文化大革命’,一生下来就是‘造反有理’,还幸福吗?我们的童年已经被林彪、‘四人帮’糟蹋了,这一点你考虑过没有?”听了孩子们这番话,我很心酸。按理讲,生在新社会的孩子是有幸福的童年的。可是,他们的幸福的童年确实被断送了。而我却是在按老规矩办事。我只是想: 既然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就应该有幸福的童年。我把林彪、“四人帮”在“十年动乱”期间,在青少年身上造成了创伤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忽略掉了。自己出的题目不符合实际,学生就要叫苦,就写不出来。国庆时,我又出了一个题目叫作《歌颂祖国》让学生作文,随便他们从哪个角度来歌颂,学生都叫不会写。要是“文化大革命”以前,60年代的高中学生来写,会是洋洋洒洒,很有感情,很有文采。可是现在的孩子讲:“我们写什么呢?我们不懂得国家的历史,不懂得国家的地理,究竟写什么,我们不知道。”这些实际情况给我的教训很深刻,使自己逐渐认识到,我们现在的教育对象,跟“文化大革命”以前是很不同的。我们不能够采取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教现在的学生。一定要认识新情况,研究新问题,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现在80年代的学生,他们的思想是“活而乱”,思维非常活跃,超过五六十年代的学生。胆子很大,不像过去的学生那么循规蹈矩。他们经常对现在的情况问题、老师讲的话采取怀疑的态度、不相信的态度。他们不随便地轻信,遇到问题总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有的学生看起来是孩子的面孔,孩子的身体,可是讲起话来,很有点“看破红尘”,甚至愤世嫉俗,这是过去教学所没有碰到过的。这个“活”和“乱”又搞在一起,不大分得清楚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比如我们最近让学生写论文,有一个题目是《人都自私吗?》有个学生写道:“人都自私吗?人都是自私的,没有一个人是不自私的。为什么?因为每个人要吃饭,要穿衣,每个人首先要考虑自己的温饱,所以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很显然,这里他把每个人生活的必要条件跟人的思想状态混为一谈了,如果不掌握学生的这个特点,教师上课讲的许多话,学生是不愿听的,因为他觉得你讲的那一套是空的。学生的话,如果有错,要给他细细地分析过滤,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要把它分析清楚。

现在的学生的另一个特点是见识广而杂。这些孩子跟五六十年代的孩子比,见识广得多。50年代的学生认为半导体技术是了不起的了,在世界上也是很先进的。现在却连小学生也知道电视机,不仅知道,还会使用。至于现在的中学生知道的东西就更多了,什么电脑、宇宙飞船、洗衣机、电子计算器等,有的还会装电视机。个人文化水平的提高,知识的广博,是跟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的。从这一点讲起来,现在的孩子聪明得多,见识也广得多。但是,他们的见识很杂,并不都是正确的东西。比如他们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学黄帅,批《三字经》,连垃圾箱里的东西都搞来了,什么封建的、法西斯的、资本主义的,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呈现在他们面前,真是纷繁芜杂,光怪陆离啊!学生的见识很广,而我们中学语文课的内容又是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其中涉及科学技术知识方面又有一定的比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懂得的东西要多,否则就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加之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况和过去又有不同,因为“十年浩劫”,使小学、中学都受到很严重的破坏,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都差,没有受过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培养教育。这同今天的要求相比,差距很大。一个班级里学生语文水平高低悬殊,几乎是高的可以当低的的老师,而无知的又无知到了极点;有的学生书看得相当多,有的却少得可怜。学生之间这种极大的差距,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现在的学生还有这样一种情况,就是他们该懂的东西没有很好地学。比如“五爱”教育本来在小学就应该接受,可是“十年动乱”期间,“四人帮”把这些都取消了,使学生缺少了“人之初”的基本教育。对于不该懂得的东西,他们又懂得太多了。现在十三四岁的学生,在生活方面比有些老师懂得还多。上海不是讲家具有多少条腿吗?我们讲不清楚,可有些学生却讲得非常清楚。现在的学生虽是孩子的面孔、青少年的身体,却往往有成人的思想。而这成人的思想里,往往又打上“四人帮”流毒的烙印,什么“看破红尘”“实惠思想”,等等。这就造成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的教育对象。学生生活上过早成熟,而应该具备的又没有具备,这是一些很特别的情况,这是由特定的历史条件造成的。学生不轻信、不随意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往往采取怀疑的态度,这就更加大了我们教育的难度。所以我们现在进行的语文教学,是高难度的工作,这是由我们教育对象的种种特点决定的。

既然我们的教育对象特点是如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清醒地认识他们,掌握他们的特点,扬其长,避其短。比如,他们的思维活而乱,那就应发扬他们思维活跃的长处,对他们“乱”的部分进行梳理,让他们走上正确的轨道。只有扬其长,避其短,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而不是闭起眼睛捉麻雀。学生是有求知欲的,对语文也是如此。从主观上讲,学生还是希望自己把语文学好,能够读得好一点,写得好一点,多学一点东西。他们爱思索,能思索,善思索,这是80年代学生一个最大特点,而这一点又是很可贵的。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基本估计,才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循循善诱。绝不能因为现在的学生情况不一样,特点不一样,就说现在的学生不如五六十年代的学生。尽管他们有些方面该具备的没有具备,在这些方面不如五六十年代的学生,但是他们的思维,他们的见解,却远远超过了五六十年代的学生。我们在进行教育和教学时,就要把工作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点上。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必须认清这一点。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上课要精心设计,在吸引上下功夫

对学生的上述特点,我们怎么样去抓住它并加以引导呢?我认为上课要精心设计,在吸引上下功夫。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一定要培养他们爱好语文、学习语文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学习有了兴趣,就会去学、去读、去写。兴趣的培养,不是凭教师空喊道理,架空地讲学习语文的重要性,那样做,学生是反对的,他们不喜欢。为了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教师必须把课上得有吸引力。现在不是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吗?怎么样让学生摆脱“重理轻文”的束缚,而能够文理齐重,互相促进呢?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花更多的气力,花更大的功夫把学生吸引过来,把课上得有吸引力,抓住学生的心,像磁石吸住铁一样。要如此,教师上课前就要做好充分准备,要精心设计,巧作安排。我在这方面是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摸索的。

(一) 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导入课文”是课的起始阶段,要很好地设计,以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一点,我是受了很多启发才意识到的。世界上有一些很有名的小提琴家,他们拉提琴,弓一上弦,第一个音就拉得非常准确,非常悦耳,非常动听,能抓住观众的心。功夫是很深的啊!高尔基也讲过,写文章,开头是很难的,就像一首乐曲的定调。我们上课也是这样,一堂课头开得好,那就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把他的思维引入积极状态。比如同是鲁迅先生的文章,讲课时开头就完全可以不一样。讲《孔乙己》这一课,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开头。我说:“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短篇小说《孔乙己》的人,几乎都在心底留下了这个旧社会苦人儿的形象。据鲁迅先生的学生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在他所写的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那样喜欢《孔乙己》呢?孔乙己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鲁迅先生运用了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塑造的?仔细学了,可得到回答。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而鲁迅先生写的这个孔乙己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一般说来,我们看了悲剧以后,会难过地流下眼泪,可是读了《孔乙己》以后,会使你感到眼泪流不出来,是往肚里流,你会感到心里阵阵伤痛。孔乙己悲惨的一生究竟是怎样一种悲剧呢?是命运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还是性格的悲剧?学了这篇文章以后,可以找到正确的答案。”我设计的这个开头,能造成两个悬念。这两个悬念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地进入学习的状态,跟着老师理解课文内容。

《藤野先生》一课,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课文。我在教授这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开头:“《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先请同学们试讲一下什么叫‘朝花夕拾’。”有的同学回答说:“早上开的花,晚上来采或是拾起来,就是朝花夕拾。”于是我又问了:“××老师教你们的时候,曾教过一篇文章,也是从《朝花夕拾》散文集里选来的,同学们记得是哪一篇吗?”大家回答说:“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又接着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回忆鲁迅先生童年时代的事。这篇呢,也是回忆性散文。它是写鲁迅先生青年时代东渡日本留学时候的事,是鲁迅先生从记忆中抄出的。”这时,我出示了几张照片。第一张是1926年鲁迅在北京时照的。由于北洋军阀的迫害,鲁迅先生离开北京到了厦门。我又出示第二张照片,这是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执教时的照片。接着我讲了《藤野先生》一文记叙的是鲁迅先生二十几岁时东渡日本留学时候的事。这时我出示了一张1904年鲁迅先生学生时代的照片。这张照片一拿出来,学生一下子都全神贯注了。因为他们看过的是鲁迅先生四五十岁时的照片,还没有看到过他学生时代的照片。紧接着我向同学们介绍了当年鲁迅先生东渡日本留学,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时候是怎样的,这篇文章又如何记录了他在日本求学时弃医从文的思想经历。虽然同样是鲁迅先生的文章,可是由于文章的特点不一样,设计也就不一样。

有的开头可以造成悬念,让学生思索,看究竟是怎么回事。有的呢,可以创造一种意境。如教朱自清先生的《春》,就要创造一种意境,让学生很好地体会。我是这样说的:一提到“春”,人们眼前就会展现阳光明媚、万象更新、生机勃勃的景象。关于春天的描绘,文人笔下很多。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是怎样描绘的?同学们背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王安石在《泊船瓜洲》里又是怎样描绘的?同学们齐背:“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接着我又引导学生背诵苏舜钦的《淮中晚泊犊头》,体会关于春雨春潮的描写。这样学生初步进入春的意境。我教这篇文章时正好是阳春三月,于是我让学生想一想阳春三月是什么样的大好春光;你每天背着书包上学的时候看到了哪些春景?鸟儿是怎么叫的?花儿是怎么开的?杨柳怎么吐絮?所有这些,你们注意了没有?观察得仔细不?为了引入课文,我对学生说:“现在我们来看看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春》中是怎么写的,他写得可细致了。”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教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在导入课文时,我着眼于激发感情。一上课,我就在黑板上写了闻一多先生《红烛·序诗》里面的四句,这四句诗是很感人的:“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我向学生介绍了这首诗。我说:“为了反对国民党的独裁,争取国家的民主、和平、自由,闻一多先生将自己的脂膏无私地流向人间,他最后成为一个民主战士。”紧接着我出示了一本《闻一多传》。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很好: 大理石花纹的底色,面上印有一支红烛,然后是烫金的字——“闻一多传”。因为他将他的脂膏无私地流向人间,他犹如这红烛一样,把自己最后的一滴鲜血,也洒向了人间。因此后人纪念他,为他作传,给他树一座碑,永远纪念他,而我们今天要学的这一课就是他最后的一次讲演。他拍案而起,大义凛然,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给予很高的评价。这时,学生情感上受到感染,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学习上来了。

运用学生学习成果导入新课,也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种方法。比如教《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一文时,我采用了请学生介绍作者海涅的方法来导入课文。学生在初二年级一开学学了《在马克思恩格斯纪念碑揭幕典礼上的讲话》一文后,曾写了有关介绍一个人的伟大成就或卓越贡献的作文,其中有一个同学写的是《用诗歌作武器的人——海涅》,我把它保存起来,留到教海涅诗歌时用。上课时,我说到《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的作者是德国大诗人海涅,海涅是怎样的人呢?请某某同学介绍。学生用惊异的眼光看着她。这位同学甚为得意地读了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全神贯注地听。然后,我再补充说明这个诗人怎样从写夜莺之歌到写西里西亚纺织工人政治诗的主要历程,师生共同活动,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只要课前精心设计,有时三言两语就能把学生吸引住。比如教《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时,一上课就问同学:“谁知道我们的语文教科书在什么印刷厂印的?”学生立刻翻看封底,因为平时不注意这些。学生注意力集中后,我立刻转问:“一般印刷厂是在地面的,可是第比利斯的印刷所是在地下的。为什么在地下呢?‘地下’又该怎样理解呢?”学生思维处于兴奋状态,积极地进入课文的学习。

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是靠卖噱头、庸俗低级,而是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利用知识本身的威力。正如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所说:要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学习,使学生感到认识新事物的乐趣,体验到克服学习中困难的喜悦。

(二) 要根据课文本身的起伏节奏和学生情绪的千变万化,环环紧扣,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上课本身要有节奏感,一张一弛,波浪式前进。课的起始阶段学生注意力集中,不等于课就能完全上好。课的进程中不能松弦,弦一松就会散板,学生注意力涣散。因此,一定要一环扣一环,环环紧扣。

任何一篇好的课文都有它内在的逻辑性,教师要精心钻研教材,准确地把握其逻辑性,再根据学生学习中的情况,组织有节奏感的课堂教学,拨动学生的心弦。论说文的逻辑证明、逻辑推理有明显的起伏节奏,或层层深入地阐述,或正反论证,或剥笋式地作犀利的解剖,或对准靶子万箭齐发……把握每篇课文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波峰,组织与指导学生读、思、议,再用适当的教学用语在波峰与波峰之间进行过渡,这样有峰有谷,在晓之以理的过程中,学生吸收知识,逻辑思维能力获得培养。记叙文同样有内在的节奏,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事件的前因后果,人物思想言行的变化,教起来要层次分明,有起有伏地向前推进。比如教游记,就可根据游览者足迹转换的特点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脑中展现一幅幅美景,使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雨中登泰山》是剧作家李健吾同志的游记,我采用了激发学生感情,跟随作者足迹冒雨前行的方法一环扣一环地进行教学,教学用语改用导游的语言,增加学生的兴味。起程后要攀登了,我问:“你们看到的雨中泰山是怎样一番景色?过岱宗坊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怎样一幅奇景?”学生读课文,用生动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描述一番以后,我往前推进说:“尽管黄锦、白纱的美景引人入胜,但‘雨大起来了,不得不拐进王母庙后的七真祠’。为什么叫七真祠呢?祠中最传神之作是什么?怎样传神?”学生简要地介绍后,教师又立即过渡:“雕塑的传神之作虽然使我们感受到了艺术美,然而,登绝顶领略无限风光毕竟是主题。让我们继续来到雨地,走上登山的‘正路’。一路行来,从一天门到二天门,沿途见到哪些奇景?介绍时要展现意境,分析时要简明扼要。”学生有重点地介绍所观美景后,我再用过渡句向前推:“我们跟随作者过岱宗坊、观黄锦美景,欣赏七真祠塑像,遥望南天门,看经石峪,进柏树林,已是上山的一半路程,下一半路程呢?山势陡峭,山路奇险,我们要奋力登攀,把十八盘踩在脚下,走上天街。”学生兴趣盎然继续攀登时,要求他们有顺序地介绍爬盘道时目睹的奇景,谈攀登的感受。正当学生饱尝登山的苦趣与乐趣时,教师又推进一步,进行过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绝顶又是怎样的风光呢?让我们带着胜利的喜悦,来欣赏仙境般的美景。请同学抓住特征介绍二三美景。”这样,根据课文的起伏节奏,教师引,学生读,学生讲,学生兴趣浓厚,全神贯注。

散文同样有内在的逻辑性,节奏分明。散文贵“散”,洋洋洒洒;又贵“不散”,有凝练的主题。散中有起伏,散中藏节奏。比如茅盾同志的《雷雨前》,节奏是多么分明。为了表现“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的主旨,作者细笔细绘了“肮脏闷热”世界的一幅幅画面;而这一幅幅闷热、龌龊的图景又是层层推进,步步进逼,笔笔加浓的。顺着文章的势,组织课堂教学,学生既能感受到“闷热”“更闷热”“加倍闷热”“苍蝇、蚊子横行”等,压得透不过气、压到了绝处之苦,又能理解到人们为什么从心灵深处爆发出“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的呐喊,还能体会到只有把黑暗层层加深,写到最浓重的地步,变更旧世界的最强音才更为突出,才能如号角,催人上阵,如战鼓,振奋斗志。

学生的学习情绪要十分注意。如果教学设计与学生学习的情况吻合,学生兴致很高,不妨多讲一点,多活动一点;如果兴致不浓,就要舍得割爱,赶快鸣金收兵。

(三) 课的结尾部分要增添浓郁的色彩,使学生感到课虽尽而意无尽,留下难忘的印象

课的结尾部分处理得好,不仅加强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而且进一步启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下一课文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为了寻求好的教学效果,在课的结尾阶段我常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用点睛之笔,把文章的精髓鲜明地凸显在学生眼前。如教《荔枝蜜》一文,尽管初中学生初次学杨朔同志的文章,但在课的起始阶段我没有介绍作者。在学生理解词句、领会主题的基础上,我抓住了文章的眼睛“蜜”加以阐发,点出蜜蜂是辛勤酿就百花蜜,留得芬芳在人间;劳动人民是辛勤创造生活的蜜,奉献芬芳飘人间;作者生前用艺术的笔描绘新生活,歌颂新生活,真是辛勤酿就百花蜜,尽管他被“四人帮”迫害离开了人间,可是他酿造的蜜永留人间,滋润人的心灵。我们品尝蜜味,更要加深对新生活的热爱与珍惜。运用点睛之笔,或使学生加深对正确观点、精辟见解的理解,或激荡学生的感情,使之深受感染。

用朗读或背诵的方法让学生咀嚼回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教《海燕》一文,在剖析三个画面的基础上请朗读能力强的同学表情朗读,读出气势,读出感情,完整地展现海燕不畏强暴、勇敢战斗的形象。朗读的方法可因文而异。教《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结尾就采用了分角色朗读的办法,要求学生读出三种典型的性格和语气。由于绘声绘色,有意识地把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课堂十分活跃。朗朗上口的诗词,短小精悍,可采用齐背的方式调动积极性,加强记忆。

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堂,启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开拓求知的新天地。如《雨中登泰山》是写雨趣,晴天观日出呢?泰山日出奇景在文人笔下又是怎样描绘的呢?请同学课外阅读清人姚鼐的《登泰山记》,启发他们阅读、比较、赏析。如果是长篇小说、报告文学的节选,在课结束时便紧扣课文中故事情节或人物描绘启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地在课外涉猎。有些课文内容较深,对某些词句解释不一,教师不必强求一律,课终了时可再点一点,启发他们日后阅读到有关作品时多加思考辨别,寻求合适的解答。如《藤野先生》中“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大家对“使我很为难”的原因理解有分歧,我不下结论,而是要学生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中,自己去深思,探索,从而进一步激发求知欲。

总之,课要教得有兴味。学生学有兴趣,就能改变昏昏欲睡的情况,思维处于兴奋状态,就可弥补教的不足。当然,课的趣味性离不开思想性、科学性,离不开丰富的知识,如果离开了这些,就是华而不实,走向反面。在教课的艺术方面,鲁迅先生是我们的榜样。他教课语言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以知识,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智慧,给人以享受。

(文选自《于漪全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图选自我的朋友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