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园综合体、就是应该这样来策划、规划的!

 古韵新风 2018-12-20

    从国家到地方都把田园综合体试点列入建设重点,在整个中国大地如火如荼的建设田园综合体的浪潮中,如何搞好田园综合体,就必须“策划、规划”先行。策划、规划,对于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成败启到关键性的作用。


田园综合体内涵丰富,业态多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及相关法律法规,“田园综合体”在新形势下的规划应采用“1+N”的规划体系,包括:全域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特色小镇建设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多规合一,相关专题研究等。

在策划、规划中,应综合考虑田园综合体的区位优势、资源类型、用地条件、设施基础、宏观政策与市场环境、农业产业发展对策建议等因素,科学定位田园综合体的主题类型、主导产业和主要功能等。

田园综合体应遵照“理念先进、因地制宜、特色鲜明、效益显著、持续发展”等原则进行定位,突出现代农业发展的指导理念,尊重自然资源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充分体现地域特色、产业特色和产品特色,注重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田园综合体的策划、规划应明确产业园区(含工业和农业)、交通网络和交通枢纽的空间布局,明确相关产业和基础设施的规模及具体位置,确定田园综合体、非农产业园区等建设用地规模和刚性空间增长边界。根据当地居民的居住现状,建制村内各村庄的空间条件、发展潜力和辐射能力,选定中心村,明确基层村,确定村镇体系。

田园综合体是跨产业、跨功能的综合规划,具体到项目中,就是多功能、多业态的综合运营,有三大特征:1、以乡村田园景观与农事活动为基础,扩展观光旅游的外延,将原有的乡村旅游打造成一种新型的旅游综合体。2、以观光休闲为核心职能。田园综合体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带动农业往二、三产业延伸。3、以综合开发为主要手段。通过乡村农业景观与休闲旅游的综合性开发,打造以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综合休闲产业。

田园综合体的建设,要深挖乡村特色资源,倡导低碳、生态等科学理念,以乡村旅游资源与土地为基础、乡村旅游休闲为脉络、休闲商业为配套、乡村休闲地产为核心、高品质服务为保障而进行的综合开发。

田园综合体以农业+文旅+产业为主体架构,围绕着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田园景观这“三个核心”,着力于景观吸引区、田园休闲集聚区、农业生产区、居民生活区、服务配套区这“五区”进行建设。

景观吸引区,是吸引人流、提升土地价值的关键所在。可以是自然景观,也可以是有特色的人造景观,田园休闲集聚区,是结合田园综合体的资源禀赋,提炼出适合田园综合体发展的项目主题,为满足旅客的各种休闲需求而创造的综合休闲区域。

农业生产区,不单单是为了提供安全、放心的生态绿色食物和获取相应的收入,将农业与自然密切交织在一起,维持着区域的生态保护功能。更是让游客充分了解农业,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居民生活区,是构建城镇化的核心基础。必须克服高楼大厦的城市模本,充分展现小桥流水的乡村图景。服务配套区,能够让生产性服务业应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让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让游客与居民吃住放心,娱乐舒心,是田园综合体的生命线。

田园综合体是采用企业和地方合作的方式,在乡村社会进行大范围整体、综合的规划、开发和运营。让企业承接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企业承接农业避免了实力弱小的农户的短期导向行为,发展现代产业园,为当地的农业发展做中长期产业规划,提升农业产业,形成当地社会的基础性产业。发展文旅产业,以此作为作为田园综合体的新兴驱动性产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融合发展基础产业和新兴驱动性产业。为原住民、新住民、游客这三类人群营造新型乡村、小镇,形成社区群体。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既要关注乡村景观风貌的打造,又要增强乡村文化的打造和传承,“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我们一起建设美丽宜居的新农村吧!


田园综合体:以运营落地为目标的策划规划要点!

田园综合体是综合化发展产业和跨越化利用农村资产,是当前乡村发展代表创新突破的思维模式,是实现乡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是培育和转换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动现有农庄、农场、合作社、农业特色小镇、农业产业园以及农旅产业、乡村地产等转型升级的新路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田园综合体将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农民增收方式、农村生活方式、乡村治理方式的深刻变化,实现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更高水平的良性互动,奏响“三农”发展全面转型、乡村全面振兴的“田园交响曲”! 


 田园综合体规划4大转型思路和6大设计要点


田园综合体开发不是普通农业旅游空间规划,而是生产生活娱乐“人本“空间构建。


1、设计过程中注意4大转型思路

  • 功能转型,从简单的农作物生产功能到集生产、加工、销售、展示为一体的复合功能。

  • 模式转型,从农业模式转成农业+的模式。

  • 产业转型,从农业产业链转变为综合的产业链,产业链从生产端向体验端转移。

  • 价值转型,从早期的田园产出不高到拓展新的价值空间,实现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生活价值。



2、在规划层面保障6大设计要点


  • 生态的保护、修复与重塑

    对农田、水域、山林、村庄、道路、景点等进行系统梳理,保护自然、山、水、田园的基本格架及乡土风貌,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重塑田园生态景观。

  • 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

    对地域的文脉、地脉进行深入挖掘,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和文化景观,特别是水景观、植被景观、建筑风貌景观和风景道、绿道、创造意境、美化环境。形成地域鲜明的旅游景观形象。

  • “和谐”型自然田园社区

    科学地布局建筑道路和城镇设施,将田园与建筑、城镇设施融合,建筑与山石、水体、植被、田园共同构筑自然美,环境美,建设人与自然、人与田园十分和谐的田园社区。实现田园即社区,社区即田园。

  • 农业及自然景观专业设计

    景观节点,景观轴、景观区域的专业设计。

  • “人本”型田园活动空间

    提供人们自然的、舒适的生产、生活、游憩的室外空间,激发人的朝气和探索精神。

  • 乡土文化时空双维度衍生

    将乡土文化,区域文化、历史文化、游憩文化等融入其中。



田园综合体产业体系构建


田园综合体开发不是普通农+游业态打造,而是产业链创新整合!


1、四大产业体系:

核心产业:以特色农产品和园区为载体的农业生产和农业休闲活动;

支撑产业:直接支持休闲农产品的研发、加工、推介和促销的企业群及金融、媒体等企业;

配套产业:为创意农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的产业群,如旅游、餐饮、酒吧、娱乐、培训、田园地产等;

衍生产业:以特色农产品和文化创意成果为要素投入的其他产业群。



2、产业延伸与互动模式设计

将各产业进行融合、渗透,拓展田园综合体的产业链,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为资源,将农产品与文化、休闲度假、艺术创意相结合,以提升现代农业的价值与产值,创造出优质农产品,拓展农村消费市场和旅游市场。休闲农业具有高文化品位、高科技性、高附加值、高融合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是现代农业发展演变的新趋势。

通过各个产业的相互渗透融合,把休闲娱乐、养生度假、文化艺术、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农耕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拓展现代农业原有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

在休闲农业产业体系中,一二三产业互融互动,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有效嫁接,文化与科技紧密融合,传统的功能单一的农业及加工食用的农产品成为现代休闲产品的载体,发挥着引领新型消费潮流的多种功能,开辟了新市场,拓展了新的价值空间,产业价值的乘数效应十分显著。



田园综合体的8大功能分区


1、农业生产区——大田园农业生产空间

定位:生产性主要功能部分,为综合体发展和运行提供产业支撑和发展动力的核心区域。

功能:农业生产区主要从事种植养殖的生产活动,具有调节田园综合体微型气候、增加休闲空间的作用。

选址:通常选在田间水利设施完善,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的区域。

规划:结合我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遴选合适的种养品种,形成自己的特色农业生产内容。农业生产片区的规划要有规模效应,能最大化的尊重场地肌理,满足农作物四季种植的要求;尽量满足机械化种植的需求;同时考虑机耕道的要求与四季产业的耕作规划。让游人认识农业生产全过程,在参与农事活动中充分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还可以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农业科技示范、市民/团体认种田等项目。


2、农业景观区——吸引人气、提升财气的核心田园空间

定位:吸引人流、提升土地价值的关键,以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和优质农产品为基础的主题观光区域

功能:农业景观区是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休闲吸引物,开发不同特色的主题观光活动的区域。

要素:利用当地资源环境开发特色园圃等农事景观,让游客观看绿色景观,亲近自然。此外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生产过程、农产品展示等也是构成农业特色景观要素。

规划:核心景观片区的规划布局要突出的景观主题,规划主体性景观及特殊的游览方式(线路、节点),依托观赏型农田、名优瓜果园,观赏苗木、花卉展示区,湿地风光区,山水风光区等自然景观区,使游人身临其境的感受田园风光和体会田园乡村休闲农业的魅力。


3、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延伸

定位:以农业产业园区的方式发展现代化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经营。

功能:农业产业园主要从事种养殖生产,及农产品加工、推介、销售,农产品研发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一般面积较大。农业产业园是田园综合体形成的基础。

规划: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应发展循环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无土农业、外向型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新型农业,发展生物工程技术。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可包括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科技园、现代农业创业园等。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生产为主,也可包含部分农业科普教育及现代农业观光的内容。


4、生活居住区——城镇化得以实现的核心承载片区

定位城镇化主要功能部分,农民、工人、旅行者等人口相对集中的居住生活区域。

功能:生活居住区是田园综合体迈向新型城镇化结构的重要支撑。农民在田园综合体平台上参与农业生产劳动、休闲项目经营,承担相应的分工,又生活于其中,不搬迁异地居住。

规划:重点考量由于田园综合体各要素的延伸,带动休闲产业发展,形成以农业为基础,休闲为支撑的综合产业平台,通过产业融合与产业聚集,引导人员聚集,形成当地农民社区化居住生活、产业工人聚集居住生活、外来休闲旅游居住生活等3类人口相对集中的居住生活区域,从而形成了依托田园综合体的新人口聚集区,构建了乡村的人口基础。


5、农业科普教育及农事体验区——承载农业文化内涵与教育功能重要区域

规划:可划出专门的区域,设置现代农业博物馆、现代农业示范区、传统农业体验区、动植物园、环境自然教育公园、市民农场、创意农业展示区等。上述园区均与休闲游憩体验相结合。其中传统农业体验区有乡野田园风光、传统农业生产活动、手工作坊、农家生活和习俗等,可利用保留的古村落。


6、乡镇休闲及乡村度假区——满足游客农业创意活动的休闲空间

定位:创意农业休闲片区是游人能够深入体验农业创意的特色生活空间。

功能:满足客源各种需,使城乡居民能够更深入的体验乡村风情活动,享受休闲创意农业带来的生活乐趣。

规划:主要利用乡村的山地、森林、溪流、水库、湖泊、湿地、居民点及乡村文化等,开展各种各样的户外活动及娱乐活动,如登山、徒步、山地自行车、漂流、野营、垂钓、划船、园艺、拓展、CS及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可设立专门的乡村自然游憩公园及户外运动公园。有条件的地区可建乡村度假村,包括乡村文化民宿、乡村酒店、小木屋、别墅、农业庄园等。农业庄园应体现“崇尚自然、高端文化、优雅生活、独立空间”的特点。乡村度假村应满足人们回归自然,归隐田园的需求。


7、产城一体服务配套区——提供服务、保障的核心区域

功能:产城一体服务配套区是田园综合体必须具备的配套支撑功能区,为综合体各项功能和组织运行提供服务和保障的功能区域。

创新规划理念:



8、衍生产业区——田园综合体高级发展模式试点区

创新规划理念:田园综合体同样可以在关注农业基础、关注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发展衍生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打造多元产业融合。可发展的产业要具有农业及区域文化相关性,如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养生养老产业、农业相关文化地产业等,并可发展一些新兴产业,如互联网农业、体育产业、影视产业、科教产业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