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其所止

 老郝君 2018-12-20

在《诗经·小雅·绵蛮》中有这样一句“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当孔子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很有感触地说道:“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大意是说,连那鸣叫的小黄鸟都知道应该栖息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不如一只鸟吗!

孔子通过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在提醒世人应该做到“知其所止”。在为人处事等方面要懂得适可而止,哪些事情可以做,应该做到什么程度;哪些人可以交往,能够交往多深;哪些职业适合于自己,哪些位置自己可以做好,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但能做得好却是大有学问。

“知其所止”,是一种修为,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要做到知其所止,就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说白了就是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知道自己是咋回事。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或是大材小用,整日里唉声叹气,怨天尤人。像“这次评先进为啥没有我?”、“这次晋升职务为啥不是我?”、“这个月奖金为啥我这么少?”、“凭什么好事都是别人的而没有我的份?”之类的抱怨,在我们的耳边经常会有。对于这类人的疑问,孔子给出了一个很干脆的答案,他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不要总是认为自己英雄没有用武之地,先要看看自己有没有能力胜任这份工作,自己能不能做得比别人好。在心理学上把人们难以正确认识自我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苏东坡效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最形象的描述。

有些人一生浑浑噩噩,毫无建树;有些人一生好高骛远,功败垂成;有些人一生谦虚谨慎,功成名就,其实秘诀就在于对自己是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能否认识自我,通常能回答三个问题就可以了。第一个是“我能做什么?”这是要求知道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各是什么,根据优势去寻找方向;第二个问题是“我应该做什么?”这是要求应该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你从事的职业价值所在,是利国利民还是单单利己?第三个问题是“我能做到什么程度?”这是要求自己除了机遇、能力之外,有没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如果能清楚地回答这三个问题,就说明你对自己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

东晋的大诗人谢灵运,被后世尊为山水田园诗的开山鼻祖,他虽然满腹经纶,才高八斗,但却因为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知道“知其所止”,而最终落得个谋反被杀的命运。谢灵运喜欢游山玩水,跟从的人往往多达几百人,前呼后拥,在山林里面伐木开路,惊扰百姓,以至于认为他们是一伙强盗。后被宋文帝刘义隆改派为临川内史,但他却忘记了自己是一个父母官的身份,不知道造福一方,却荒于政事,被监察部门弹劾。朝廷派人去逮捕他,他居然起兵造反,而且还写诗说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把自己比喻为奋击秦始皇的张良和有气节的鲁仲连,结果兵败被擒。文帝爱惜他的才华,免除死罪,流放到广州。但他并不知悔改,还意图造反,最后被朝廷下诏斩首示众。谢灵运就是典型的恃才傲物,认不清自己,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乱做,他是死在了自己的手里。

相比之下,北齐的重臣王晞就能正确认识自己。当时肃宗高演想任命王晞为侍郎,但王晞坚决推辞,不肯就任。有人就劝他不要这样,王晞说:“我自从少年以来,看到位居显要的人太多了,得意了没有多久,最后很少没有不倒台的。况且我这个人性情疏懒,举止缓慢,皇上的恩宠,我凭什么去确保其长盛不衰呢?万一疏忽大意,酿成大错,到那时想求个退路都没有!不是我不爱高官,只不过是把进退利害想得烂熟而已。王晞知道侍郎那是皇帝身边的红人,炙手可热,多少人梦寐以求都无法实现。但他也知道,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去担任这份要职,做到了“知其所止”,能够得以终其天年。

中国人讲究和为贵,所以《中庸》里面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大意是说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共同的原则。如果达到了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就其位运行不息,万物各得其所生长繁育。《论语》里面也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而这个“和”的本意就是恰到好处。比如作战的双方,当都感到无力战胜对手的时候才会提出讲“和”,这就是恰到好处,也就是“知其所止”。而能够做到恰到好处,则是由一个人的修养来决定的。

重庆万州坠车事件中的女乘客,如果她有一个好的修养,坐过站了,那就在下一站下车,也未尝不可。可她出了问题不在自身查找原因,居然迁怒于司机,对司机大打出手;再来看司机,面对已经显出无礼状态的乘客,理应冷静处理,他却与之互骂对殴。如果两人都能够站到对方角度去考虑问题,在事情发展过程中做到“知其所止”,那么悲剧也就不会发生了。其实,一个人的修养,不是要求每个人都达到圣贤的程度,只是在举手投足、言行举止之间罢了。

“知其所止”,是一种原则,是一种视野,更是一种格局。

前秦王苻坚在攻占了凉州以后,和部下商讨如何解决西部边境的氐族和羌族,苻坚的办法是先派人去招抚,如果不听从,就派兵武力解决。之后派人去安抚,但庭中将军魏曷飞对于氐羌恃险不降非常气愤,率领奇兵展开攻击,大肆抢掠后返回。苻坚对此非常生气,命人鞭打其二百以示惩罚,还杀掉了前锋督护储安以向氐族、羌族人谢罪。由此得到了氐族和羌族的信任,甘心归附,向前秦进献贡奉的有八万三千多个部落。魏曷飞和储安由于不懂得“知其所止”的道理,一个被罚,一个丧命。但聪明的苻坚却借助这件事,告诫其他臣子要谨遵“知其所止”的原则,不但维护了自己的权威,从而也圆满解决了问题。

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民生凋敝,但代宗李豫却乐于搜刮财物,接受大臣贿赂。在大年初一、冬至、端午等特殊的节日,各州府的长官们争着在定额赋税之外再另行进贡,进贡多的,便能得到皇上的欢心,加官进爵。还有的节度使在代宗生日这天特意送上黄金玉帛、器物衣服、珍贵的玩赏物品和骏马作为寿礼,价值高达二十四万缗钱。大臣常衮见此情形,就向代宗进言,说道:“节度使所献财物必然榨取于百姓。敛民招怨以讨好陛下,此种风气断不可助长。请陛下不要接受这些寿礼。”但代宗不听。继其之后的儿子德宗,变本加厉,不但收受各地节度使、刺史所进献的财物,还特意设立“宫市”等机构,让宦官们明目张胆地去抢劫百姓。父子两代皇帝带头收敛财物,不知道“知其所止”,违背了治国原则,失去了治国格局,迷失了治国方向。上行下效,大臣们以搜刮百姓为能事,以聚敛钱财为要务,导致朝政昏暗,国势日危,加速了唐王朝灭亡的脚步。

做到“知其所止”其实并不难。首先,如同曾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查找自身的不足,不断修正完善自我。其次,常借助于别人,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自己,做到唐太宗所说的“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别人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那里面呈现的影像,往往更真实、更具体。认识了自己,也就读懂了别人。加强修养,人人可以成为尧舜,读点书,变得智慧;心存爱,成为仁人;懂礼让,变得谦和;与人交,信字当头;明是非,不忘节义。遇到事情,多一点理解,少一些戾气;多一些换位,少一些自我;多一些人文,少一些功利。诚如此,就能够做到“知其所止”,那我们离和谐社会的目标就会越来越近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