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实现爆发式成长?哈佛大学著名教授给你答案

 吴光于营销笔记 2018-12-20
如何实现爆发式成长?哈佛大学著名教授给你答案

第一次站在10米跳水的跳台上,想要克服往下跳的恐惧感有两种方法,一是用半小时酝酿态度和思想动机,然后跳下去,第二种方法是不多想直接跳下去,你认为哪种方法对克服高空跳水恐惧这件事效果比较好?

如果你曾经干过高空跳水这类事儿,你应该可以凭借经验得出正确答案,答案是两种方式效果一样好。但在面对其他事情时,我们往往觉得需要在情感和思想上做好准备,然后行动,这样带来的收获才是最大的,这对有些事是对的,充分准备之后带来的效果总要好过直接行动,准备考试、销售拜访客户等,充分准备所带来的效果是要好过直接上,但在类似10米跳台这种改变状态的事情上,行动是唯一重要的。

如何实现爆发式成长?哈佛大学著名教授给你答案

哈佛大学幸福课

这对生活中的其他事有什么启发?还有一种差别,接着往下看,看看情感、思想、行动对人的改变。

上图为哈佛著名教授泰勒·本-沙哈尔幸福课的截图,左边第一个曲线是在情感、思想上都明确要改变,但是行动没能跟上带来的改变,非常典型的自我陶醉、昙花一现式的改变,开始阶段整个人有了改变的状态,但很快状态就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了,“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

第二个曲线是行动之后带来的改变,包括直接行动和充分酝酿之后的行动,虽然之后改变的效果有所减弱,但是改变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已经不是原来的自己了,属于持久型的改变,甚至有些是不可逆的改变,比如学游泳、学单车,光是读书学理论,不动手实践是无论如何学不会的。

如何实现爆发式成长?哈佛大学著名教授给你答案

潜能开发专家安东尼罗宾

之前学习安东尼罗宾的《驱动力》,每次他除了讲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道理和故事外,最后总要让你马上按照所说的行动起来、练习起来,当时觉得很奇怪,虽然也知道行动可能会带来更好的改变效果,但是却没有意识到其实行动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所以是听的多、看的多、懂得多,但决定性的“做”,却很少。

生活中还有哪些“10米跳台”?很多,比如决心、自信、感恩、勇气、积极、沟通、气质、直面现实、承担责任、延迟享受等,这些都是10米跳台,大脑是个非常复杂的笨小孩,他不会区分现实和虚构,因此想象自己很积极、很有气场,就会真的带来这些东西,但是,当自己状态不足以在心中构建这些有力的画面时,我们其实可以选择直接去做,所谓的开心地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心里面有开心的情绪和事情,所以脸上笑了,另一种是因为脸上笑了,所以心理也有了开心的情绪和事情,而这两种状态其实是一样的,哪怕开始感觉后者有些别扭,但是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一样了,大脑喜欢“一致性”,万物运转也喜欢“一致性”。​

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有名的台湾老板在50多岁的时候破产了,曾经的大老板不得不从零开始打工,但是每天在穿戴、说话、呼吸方式、家庭布置等各个方面,他都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董事长一样,这样没过几年,他就真从新成了一个公司的董事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