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观:苏小妹洞房三难是假,长沙歌女为之痴情是真

 解连环 2018-12-20

文:师若可


他是北宋时期的情歌王子,被人们称为暖男。他是婉约派的一代词宗,其作品更是感情深厚,意境悠远。他就是苏轼最得意的弟子秦观。


在当时,秦观凭借着他的爱情诗词圈粉无数。《诗余四集序》记载:甚而远方女子,读《淮海词》,亦解脍炙,继之以死,非针石芥珀之投,曷由至是。


所以到后来元明清时期,各种戏曲,小说还会把秦观塑造成多情才子的形象。


明代小说中就虚构出“苏小妹洞房三难”的故事。


秦观与苏小妹新婚之夜,苏小妹的顽皮性又上来了。于是设了几道题目,让秦观来闯关。第一题,是一首绝句,让秦观也作诗一首,合了出题之意,就算过关。





铜铁投洪冶,蝼蚁上粉墙。

阴阳无二义,天地我中央。


秦观看过题目后,很快便在后面写诗一首:


化工何意把春催?缘到名园花自开。

道是东风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台。 


第二题是四句诗,其中藏着四个古人,如果猜得一个不差,就算过关。


强爷胜祖有施为,凿壁偷光夜读书。

缝线路中常忆母,老翁终日倚门闾。


秦观看了后,略加凝思,便一一注明,四句诗分别指孙权、孔明、子思和太公望。


前两题都没有难住秦观。到了第三题,秦观一看,题目是:闭门推出窗前月。让对出下联。


这幅上联初看时觉得容易,但仔细思考过后,发现出得极巧。秦观心想,若对得平常了,不见本事。可他左思右想,始终对不出好的下联来。此时听得谯楼三鼓将阑,秦观开始心急起来。





苏轼听到苏小妹出题的消息后,跑来打听妹夫的消息。他见秦观在庭中团团而步,口里一直吟着“闭门推出窗前月”,右手又做推窗之势,便知道这是苏小妹让秦观对对联。


苏轼想帮秦观解围,但情急之下,他也想不出好的下联。这时秦观走到庭中一口花缸旁边,缸中贮着满满一缸清水,苏轼顿时来了灵感。他刚要教秦观下联,转念一想,如果让妹妹知道了,有损秦观的面子。


苏轼远远站着咳嗽了一声,就地下取一砖片,投向缸中。缸中的水溅到秦观的脸上,水中天光月影,纷纷淆乱。秦观顿时领悟其中之意,随即对出下联:投石冲开水底天。


但是后经考证,苏轼仅有三个姐姐,苏小妹是虚构人物,所以“苏小妹洞房三难”自然也就成了虚构。不过在秦观晚年确实经历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宋哲宗掌朝。新党再度执政。以司马光、苏轼为首的旧党中人被贬谪出京。当时苏轼被贬惠州,他的门生弟子也都无一幸免。秦观先是被贬杭州,后又贬处州,郴州。


秦观在从处州前往郴州的路上,途经江西,由于一大家子人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他便把家人都留在江西,自己一人前往郴州。





不久后,秦观到了长沙。因有几朋友在此,秦观便在长沙逗留了几日。有一天,秦观正和几个朋友一起饮酒作诗,但苦于无人吟唱。秦观便问身边的朋友,长沙的歌女中有没有“可与言者”。


原本一句随性的问话,却让秦观得到意外的答案。“我早就想向秦学士推荐一人,只是一直不敢唐突,所以忍着没说。今天学士正好问起,那我就对您言说,此地确实有一位与众不同的歌女,不但歌唱的好,而且只唱学士您作的词。此女在长沙大有名气,现独居一僻静之所,一般人想见一面都难。”朋友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秦观听后,半信半疑,毕竟长沙不毛之地,歌女怎能与京城女子相比。在京城歌女中,也难遇到能与言者,何况是在此地。朋友见秦观没有多大兴致,便不再多言。


这天,秦观闲来无事,一个人出来散步。走到一僻静处,见一处宅院布局得体,清幽雅致,一看就是有才学品位之士居住之所,所以忍不住上去敲门。


一位老妇将门打开,见秦观面生,以为是慕名来听曲的风流公子,本想拒之门外。不过看秦观文质彬彬,风度不凡,便问他有何贵干。


秦观说道:“我无意间走到此地,见此地环境清幽,布局不凡,想必是有大家居住于此,故而想拜见家主。”


老妇人见秦观谈吐儒雅,且风度翩翩,便带秦观进了家门。秦观一进屋,见屋中摆设朴素淡雅,甚是宜人。这时,桌边正坐着一位女子,在低头看书。秦观一看,这女子虽穿着朴素,却是气质不凡。


女子见有客进来,赶忙收起书向秦观施礼。秦观这才发现,这位女子不仅气质出众,容貌也是绝美。





秦观入座后,见女子刚才所看之书署名《秦学士词》,甚是好奇,便趁女子沏茶之时,拿起书快速翻看,只见里面工整的抄写着秦观平生所作之词,颇为详尽。


秦观故意问女子,“秦学士是何许人?为何姑娘收集的歌词全是此人所作。”女子听了秦观的问话,眼神里闪过一丝失落与轻慢。


女子说道:“秦学士乃东坡先生最得意的门生,才华盖世,妾平生最喜欢秦学士的词,平日也只唱秦学士的词。”


秦观突然想到朋友所说的那位歌女,心想难道就是眼前这位?为了证实,秦观故意追问道:“普天之下,写词者甚多,为何姑娘却只喜欢秦学士的词?”


女子叹了口气,说道:“秦学士诗词里的‘伤心’最打动我。”


秦观听了大为吃惊。回想自己一生遇到许多女子,有崇拜于他才华的,有倾慕于他学识的,还有喜欢他的温柔体贴的。可从来没有人喜欢他诗词里的“伤心”。


未等秦观开口,女子又伤感地说道:“秦学士才华盖世,却接连遭遇不幸和坎坷,他的每首词都是他内心的肺腑之言,听说他最近又遭贬谪,我想他的伤心可能正如他诗词里写的那样,‘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说到这里,女子眼中已泪花闪烁,秦观也是感动不已。


两人都沉默良久之后。秦观又问女子:“既然你爱秦学士到如斯地步,秦学士可知?”女子幽幽地说道:“秦学士乃京城贵人,饱学之士,而妾一长沙歌女,怎能得学士垂青。”


秦观听后哈哈大笑,说道:“姑娘也许只是喜欢秦学士的词,倘若哪天遇到真人了,未必会喜欢。”女子也不辩驳,淡淡地说了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听到这里,秦观起身又施一礼,说道:“姑娘,在下正是秦观,被贬郴州,途经此地。能与姑娘相知,是秦观之幸!”


女子愣了一下,便夺门而出。秦观很不解,不知道是女子觉得他不是秦观,还是见了真人大失所望。秦观在心里想着各种可能。这时老妇人进来了,她把秦观请到了正堂。只见刚才穿着朴素的女子现已身着凤冠霞帔。女子对秦观深深一拜,说:“此生能为学士穿上嫁衣,死而无憾。”


秦观连忙说道:“我早已不是朝中大臣,被贬郴州,已无任何官衔,戴罪之身而已。”长沙歌女摇摇头,说道:“妾只爱学士本人,其他一切,妾都不在乎。”长沙歌女把她全部的爱都给了秦观,让秦观感动不已。


但秦观终不能久留,被贬郴州的他不得不踏上贬谪之路。《夷坚志补》记载:妾又不敢从行,恐重以为累,唯誓洁身以报。他日北回,幸一过妾,妾愿毕矣。


至此,深爱着秦观的长沙女子,也深深地刻在秦观内心深处。在他之后的爱情诗词中,我们总能看到长沙女子美丽而多情的身影。


秦观到达郴州后,又贬横州,雷州,直到宋徽宗继位,才得以赦免。然而就在秦观北归的途中,年迈体弱的他却死在了滕州。长沙歌女得知秦观去世的消息后,身着丧服,日夜星辰来到秦观灵柩前,绕棺三周,大哭一声后,气绝而亡。


一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道出了长沙歌女对秦观的爱慕心声。而那句“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也诉说着他们之间爱情的艰难与美好。


作者:师若可,鱼羊秘史特邀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