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受万画《聊斋全图》246封三娘247布客248农人

 快乐老年435 2018-12-21
于受万画《聊斋全图》246封三娘247布客248农人


白话缩文:

范十一娘是国子监祭酒的女儿,貌美而有文采。上元节那天,她到水月寺参加『盂兰盆会』,与美少女封三娘相识,二人相互爱悦,依恋不舍。临别时,十一娘赠三娘金钗,三娘则回赠绿簪。回家后,十一娘因想念三娘而病倒。

三娘悄悄来到十一娘闺房,要为她介绍穷秀才孟安仁。十一娘觉得不妥,三娘劝她不要囿于世俗,并以十一娘的名义将金钗送给孟生作为婚约。孟生很惊喜,发誓非十一娘不娶,第二天便托人提亲,却遭到范母拒绝。范公自作主张,把女儿许配给了官绅之子。迎亲前夜,十一娘悬梁自尽。孟生痛不欲生,要随佳人一起去死。三娘让他挖开墓穴,打开棺木,将十一娘背回家灌了仙药,将她救活了。

三娘送二人到小山村居住。十一娘要和她效仿女英、娥皇共事孟生,她不同意。十一娘便将她灌醉,让孟生与其同床。三娘醒来说:『妹子害了我。我是狐仙,若色戒不破将道业修成,可升第一天。若留下来,情魔的纠缠会永无休止。妹子福分不浅,请珍重自爱。』说完就消失了。

第二年,孟生连过乡试、会试,进了翰林院。他以女婿礼节去拜见范公,范公却以为孟生故意羞辱自己。听孟生详述了缘由,范公大为惊喜,但叮嘱他要保密,以免官绅家人来闹事。两年后,官绅因行贿被查处,父子均充军辽海卫,十一娘才开始回娘家省亲。

文言缩文:

范十一娘,少艳美,有文采,父母钟爱之。上元节,游水月寺,遇少女封三娘。二人把臂欢笑,词致温婉,大相爱悦,互赠信物。分手后,十一娘倾想殊切。出所赠簪,非金非玉,甚异之。日望其来,怅然遂病。正羸顿无聊,忽见三娘攀墙而至。十一娘大喜过望,病寻愈。二人订为姊妹,衣履互换,时而同榻眠。

同里有孟生,名安仁,贫而多才。三娘为十一娘撮合之,并将十一娘金钗送孟生为婚约。孟生大喜,遂托媒提亲。十一娘父母嫌贫而拒之。有某绅看好十一娘,浼邑宰作媒,为其子求婚。父母慨然答应。十一娘忿而不食;至迎亲日,揽镜自妆,妆毕,悬梁自尽。孟生闻十一娘死,惨然悲丧,恨不从丽人俱死。夜哭于十一娘之墓。封三娘突至,曰:“可急唤家人发冢,我有异药,能活。”生急从之,发墓破棺,负尸归。三娘投以药,逾时而苏。三娘惧泄露,相携去五十里外,避匿山村。十一娘感三娘活命之恩,要三娘效娥皇、女英故事,同嫁孟生。三娘不肯。十一娘遂与孟生密谋,将三娘灌醉,让孟生潜入同床。三娘醒,曰:“妹子害我矣!我本狐仙,倘色戒不破,道成,当升第一天。”言已,而逝。夫妻惭悔不已。

逾年,孟生中进士,官至翰林。

修路架桥兴善举

冥司嘉奖添寿数


于受万画《聊斋全图》246封三娘247布客248农人


白话缩文:

长清县有个贩布的人,客居泰安。一日,布客去算卦,卜卦人直言他运数太坏,让他赶快回家。他十分害怕,急忙带上资财北返长清。

路上,布客遇到一个衙役打扮的人,说话很投机。他告诉布客要去长清勾人,说着取出一份勾牒。布客见上面第一个名字就是自己,惊骇地问:『为什么要勾我?』那人说:『我是鬼都蒿里山东四司的衙役,想必是你寿数已尽。』布客哭着求救,鬼衙役说:『这不好办。但勾牒上人名很多,你快去处理后事,我最后去招呼你,就算是对我俩交好的报答了。』

两人走到一座断桥边,见行人都在艰难渡河。鬼衙役说:『你马上就死了,一文钱也带不走。请你在此建座桥方便行人。虽花费不少,但对你未必没有好处。』布客回到家中,要妻子为他准备后事,自己则召集工匠去建桥。过了很久,鬼衙役也没来,布客暗暗怀疑起来。

一天,鬼衙役忽然来了,说布客建桥之事已上报城隍,城隍又转达到冥司,说此事可为布客延寿,已在勾牒上为他除名。布客千恩万谢。

布客不忘鬼衙役的恩德,再到泰安时便喊着他的名字祭奠。不料鬼衙役匆匆赶来,埋怨说:『你差点给我惹祸!幸亏司君没听见,否则还以为我徇私舞弊呢!』他嘱咐布客:『以后你不要再来了。倘若我有事去北方,自会绕道去看望你。』说完,告辞而去。

文言缩文:

长清县民某,贩布为业,客居泰安。一算卦人告之曰:“推其命造,运数恶,可速归。”某惧,携资北上。途中遇一褐衣人,渐与语,遂相知悦,呼与餐饮。问之,方知乃阴间鬼役,至长清勾人。出勾牒,第一名即己姓名。某大骇,出涕求救。鬼曰:“不能。然牒名繁多,拘集尚待时日;子当处置后事,我最后相招。”至河边,桥梁断绝,行人难涉。鬼曰:“子行将死矣,一文亦带不去。请即建桥利行人,虽颇烦费,然于子未必无小益。”某然之。及归,告妻子准备后事,克日鸠工建桥。

久之,竟未死,心窃疑之。一日,鬼忽来,曰:“我已此建桥事禀之城隍,转达冥司矣。谓此一节可延寿命。今牒名已除,敬以报命。”

早知锄头可治狐

何必念咒复画符


于受万画《聊斋全图》246封三娘247布客248农人


白话缩文:

一位农夫在山下种地,妻子用陶罐送来午饭。傍晚,他发现罐里剩的粥一点也没有了。一连几天都这样,农人便开始留意观察。这天,他发现一只狐狸把头伸进罐中喝粥,便拿着锄头狠砸过去。狐狸顶着陶罐仓皇逃窜,狠狠地摔了一跤,将套在头上的粥罐碰碎了,才露出头来。农人继续追打,狐狸狼狈地落荒而逃。

十年后,山南边一富贵人家的女儿被狐精迷惑,请法师画符念咒,都不管用。女子套它的话,说:『你道术这么高深,可也有惧怕的人吗?』狐精说:『那年我在北山偷喝剩粥,被一个手持歪脖子兵器的人追打,差点死在他手上,至今想起来心里还打战。』女子告知父亲,父亲便想请此人驱除狐精,却无法找到他。恰巧家中仆人因事来到山村,谈起主人家闹狐之事,一农人吃惊地说:『这和我当年所遇到的事相符。』

主人忙把农人请来驱狐。农人说:『当年我确实有过这事,但不一定就是这一只。况且,它既然能成精作怪,怎会惧怕一个农夫?』主人再三请求,农人便穿戴成追打狐狸时的样子,走进女子的内室,把锄头往地上一撞,厉声呵斥道:『我天天在找你,原来藏在这里呀!今天又碰在我手上,一定杀了你,绝不饶恕!』话音刚落,屋里的狐精便哀叫起来。

农夫装作威武盛怒的样子,令它马上离开。狐精抱头鼠窜,此后平安无事。

文言缩文:

一农夫耘耕于山下,妇以陶器送饷,食已,置器垄畔。有狐来,探首陶罐中。农夫荷锄潜往,力击之。狐惊窜走。陶罐囊头,苦不得脱;颠蹶触树,罐碎出首。见农人,窜益急,越山而去。

后数年,有贵家女,遭狐缠祟。画符念咒皆无效。狐谓女曰:“纸上符咒,能奈我何?”女曰:“汝道术良深,不知生平亦有所畏者否?”狐曰:“我无所怖,但十年前在北山,窃食田畔,被一人持曲项兵,戴阔笠,几为所戮,尤悸。”女告父,父命仆四处打探,终于找到该农夫。主人喜,招之来,使披戴一如当时。入座,以锄杵地,咤曰:“我日觅汝不可得,汝乃逃匿在此耶!今相遇,决杀不宥!”言已,即闻狐鸣于室。农人益作威怒,狐即哀告乞命。农人叱曰:“速去,释汝!”女见狐抱头鼠窜而去。自是遂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