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个“小云南”与一个“乌撒卫”

 庄户老土 2018-12-21
       近日,潍坊的一位宗亲先后在群里转发了三篇文章和一幅图片,内容均是讨论有关“小云南”、乌撒卫的问题。三篇文章分别是:一、吴光范的《滇鲁两省是家乡人一点也不为过  祥云叫”小云南“已有536年》(以下简称吴文);二、吕杨的《“小云南”·乌撒卫—明初山东半岛军事移民述论》(以下简称吕文);三、一篇新闻稿《家谱记载  青岛这里的人从云南迁出......如今,他们来寻根》(以下简称新闻稿)。另外的一幅图片如图:


       这四篇文章对云南、“小云南”、乌撒卫的叙述各有侧重。先看图片上的内容:
       吾韩氏相传明朝洪武年间迁自云南布政司小云南乌撒卫,考《大明一统志》云南无乌撒卫,四川倒是有一个叫乌撒卫的地方,《大明一统志》修于永乐年间,其建置不可详查。听熊(君)于兖说:小云南属于云南县的地方,北至县四十里,西北至府一百六十里,东至布政司七百三十里,西至赵州的弥渡镇六十里,是一个驿路通会的地方。相传云南布政司初议建在这里,后因水少而作罢,所以当地人管这个地方叫“小云南”,其中村落最多,乌撒卫是一个村名并非是一个卫所,这里平原沃壤,居民家境殷实富裕。有韩姓人家在这里聚族而居,也有迁居弥渡镇的,繁衍地很好。熊于兖字鲁源号东皋,云南大理府赵州人,家住弥渡镇,乾隆丁卯年举人,壬申年进士,官至安徽南陵县知县,与韩家有很多戚姻关系。

       这里面对”小云南乌撒卫“设置了两个说法:第一是一个模糊的”小云南“辖一个清楚具体的”乌撒卫;第二是一个清楚具体的“小云南”(经查《云南县志》又将图片上的地理方位与现在的地图比对确定此“小云南”即今祥云县云南驿镇)辖区内有一个叫“乌撒卫”的村。解读图片上的内容,其主旨是用“第二说”否定了“第一说”。

        从地名学的意义上说,把云南县叫做“小云南”是毫无异议的。相对于云南布政司来说,云南县(今祥云县)就是“小”了,何况县以下还有“云南驿”、“小云南堡”等地名。这也是《吴文》所秉持的观点。
 
 
 

       查阅《大明一统志》,乌撒卫在历史上曾经隶属于云南,明初改隶四川。一个地方在不同的时期隶属有所改变是很常见的事情,以旧的隶属关系称呼并不为过,所以称“云南布政司乌撒卫”没毛病,但加入“小云南”一词问题就变复杂了。  

 
 
 

       用地名学的思维理解“云南布政司小云南乌撒卫”那应该是“云南布政司”所辖区域内有个叫“小云南”的地方,“小云南”又管辖一个叫“乌撒卫”的地方,三个地名都是具体的存在才行。于是就有人绞尽脑汁来解读“小云南”在哪里?

       网上搜一下,百度百科《小云南》词条里列出的“小云南“的出处竟然有”八说“之多(自己百度《小云南》词条吧),关于这个论题的文章也是铺天盖地,每一个论点都言之凿凿、洋洋洒洒,大有不论它个天翻地覆誓不罢休之势。在支持乌撒卫属于小云南的观点中,引用比较多的是清登州府教授张希贤的《乌撒考》,上面说:乌撒卫附郭府治,前明傅友德平云南后所置,永乐十二年改隶贵州都司,偕毕节、芒部、镇雄、昭通诸地,俗称“小云南”
    这一论点据说是在《登州府志》的附录里(我试图找到原件核实一下未能成功)。按照这个观点,这个具体而且明晰的“乌撒卫”是它所在的那个“府”的附郭(举个例子:《沂州府志》记载,沂州府的府治在当时的兰山县,兰山县就是沂州府的附郭),乌撒卫所在的那个“府”辖毕节、芒部、镇雄、昭通诸地,这一区域俗称“小云南”,该区域归云南布政司管辖。这样,地名学意义上的“云南布政司小云南乌撒卫”就说通了,这句话的全部涵义是:云南布政司管辖着一个“府”(查《大明一统志》,这个“府”即明初的乌撒府,洪武十六年改称乌撒军民府并改隶四川布政司),辖区是一个包括毕节、芒部、镇雄、昭通诸地的区域,乌撒卫就在这个区域内且为乌撒府的附郭。
    这实际上就是支持了第一幅图片内容所否定的那个观点:一个模糊的”小云南“辖一个清楚具体的”乌撒卫。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图片一所主张的第二个观点:一个清楚具体的“小云南”(今祥云县或更具体地说是今祥云县云南驿镇)辖区内有一个叫“乌撒卫”的村。
       这个观点是图片内容提到的熊于兖提出来的,为了证实历史上确有这么一个人,我查阅了《南陵县志》,证实熊于兖是云南大理府赵州人,进士,乾隆31年~乾隆34年任安徽南陵县知县。
 
 
 

        按常理,熊于兖作为云南县的近邻,又是当时的最高“学位”,知识必定渊博,他的话应当具备极高的可信度,可当我查阅《云南县志》之后就改变看法了——云南县没有叫乌撒卫的村庄。我原本就疑惑:包括毕节、芒部、镇雄、昭通诸地的“小云南”那里有一个乌撒卫,千里之外的“小云南”(云南县)也有一个乌撒卫村,这种现象除非刻意安排,巧合总是令人生疑。所以,我认为:熊县长的话有水分,图片一所支持的观点经不起推敲。

    一番分析之后,我想说:如果你祖上来自“小云南”,那么选项很多,所以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你祖上来自乌撒卫,那么选项只有一个,同样,“小云南”乌撒卫的选项也只有一个。

    就这么完了吗?不,还有人说:云南县的人通过补充兵源的途径进入了乌撒卫。这样便硬生生地把两个相距千里之外的地方拉到一起,而且有理论依据有事实佐证!不知道谁还说过类似的话,反正《吕文》和《新闻稿》都是这么说的。

    《吕文》说:从现有文献看,未见明政府在云南地区将民籍人口向外省迁移的史料,对于从云南地区向外埠军事移民的史料,亦是语焉不详。
    我的理解是:像将山西大槐树周边的民籍人口迁往山东那样的做法,云南省民籍人口迁往山东——NO!至于军事移民嘛!说得虽然不细但不能否认——这个可以有!

    对于前半部分,我尚且将信将疑,信的是:既然朝廷已经下令从山西移民山东,何必多此一举再从云南移民,即使山西移民的量不足,再移也轮不到那个人口并不稠密又相隔千山万水的云南县;疑的是:历史总有惊人的意外,万一皇帝老儿头脑发热或哪个奸臣出个馊点子恰恰又被昏君采纳呢?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沂水县一个谣言被广泛传播,说要把沂水的某些村庄全部移到唐山,很多人就信了,理由就是沂水人多。当然,这个结果没有出现,说明这件事本身就不具备合理性,谣言终归是谣言。从云南县移民山东的合理性在哪里呢?

     《吕文》为了阐述“云南县的人通过补充兵源的途径进入了乌撒卫”的观点,在经过大段的铺垫之后说:从朱元璋对山东军士的赏赐褒奖来看,山东将士在平滇过程中,虽作战英勇、战果辉煌,但肯定付出了重大伤亡代价,为保持建制完好,其兵源必然在当地进行及时补充,而这些当地被补充进入山东都司所辖卫所的云南人,特别是今威宁(乌撒)、祥云(“小云南”)一带的人数量应较大,否则难以形成今日登、莱地区,及今东北地区胶东后人那样“路人皆指小云南”的影响力。

    虽然说“从云南地区向外埠军事移民的史料语焉不详”,但是“这些当地被补充进入山东都司所辖卫所的云南人数量应较大,否则难以形成今日登、莱地区,及今东北地区胶东后人那样'路人皆指小云南’的影响力”。不管怎样,作者对于这些人通过军事移民进入山东的事实还是大加肯定的。

       这一观点同样得到了《新闻稿》作者的支持,而且也同样举出了一些例证,但与《吕文》不同的是《新闻稿》没有否认云南县民籍人口迁往山东的事实,并用肯定的语气说:青岛史志办曾有过详细调查,在青岛市区的大枣园、辛家庄、浮山所等曾经的村庄,很多人是整建制地从云南迁居到此的。迁移的目的,是减缓当时胶东半岛人口稀少的局面。在有据可查的史料中,最先到青岛定居的人,便是从云南而来的胡姓人家。他们在青岛定居后建设村庄,名叫胡家庄,此后发展为青岛口,最终变成了现在的青岛市。
 
    即使这样,这些从被称作“小云南”的云南县走出,因为补充兵源到了乌撒卫进而通过军事移民来到山东的人就可以说是“小云南乌撒卫”人吗?那从毕节、芒部、镇雄、昭通等地补充到乌撒卫的人呢?可以肯定地说,被用于补充兵源的人决不仅仅来自云南县。举个例子:昌邑人因为服兵役到了威海卫,然后调防大连,再然后其后裔进入东北腹地,这些进入东北腹地的人是该说自己祖上是昌邑人呢,还是要说自己祖上是昌邑威海卫人呢?

    还有一个现象令人费解。
    随着寻根热潮的兴起和发展,山东胶莱地区与云南的对接不断深入,两地间的交流日渐频繁,不但有民间自发并组团寻根相互借鉴抱团取暖,还有专家学者研究论证、政府搭台、媒体助推,这些优势所形成的强大合力是散兵游勇、单打独斗式的寻根所无法比拟的,但迄今为止在偌大一个山东半岛地区却很少见成功的例子(不是没有,是比例太小),甚至连破冰都算不上,这种现象是不能用年代久远、史料缺失以及某些姓氏家族的繁衍程度来解释的。笔者不才,但请容我作一下猜想,读者可以批评指正,权当抛砖引玉。
    猜想一,若诚如《新闻稿》所言“很多人是整建制地从云南迁居到此的”,那么,这就是政府行为,云南方面应当有记载,至少有民间流传的故事。如果拿现在的地名与历史上的地名做比对,那些因迁民而消失的村庄会不难找出来,由政府牵头来办这件事更是容易,寻根意义上的“小云南”是否就是今祥云县很容易得出结论。另一方面,迁民之后还一定有根脉留在原地,留下的根脉也决然不会全部枯萎,一少部分家族找不到也就罢了,怎么会大部分都没有对接呢?还有,一大批的人从一个地方迁出来,所有的人家都失忆了吗?这些疑团共同指向一个结论——整建制地从云南县迁民的事不存在。
    但这并不与云南县人通过补充兵源的途径进入乌撒卫,然后再被调防山东的事实相抵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补充兵源是一个突发事件,组织机制不健全,且对于兵源地来说,这些被征召的士兵是零散离家的,他们所在的家乡没有消失,故无法用新旧地名比对的方法来判断。这些军士到达山东后也不具备抱团的条件,无法形成集体记忆的优势,甚至这些人大部分没有成家,死后也就断了线。而另一部分有条件成家立业的人,他们的后人因为各种历史原因散居各地,各家都是凭祖上传说到云南大海捞针,这才是有少数人幸运地找到了老家,而大部分人家不能如愿的真正原因。
    猜想二,虽然祖上来自乌撒卫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些来自乌撒卫的人除少数(可能人数众多,但相对于整体,比例仍在少数)因补充兵源从当地征召的云南人外大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乌撒卫人,他们只是从内陆被派往云南征战的,云南的战事结束后旋即调防山东,乌撒卫只是他们人生旅途的一个驿站。如此以来,到乌撒卫找老家与“刻舟求剑”何异?这恐怕又是大部分到乌撒卫寻根的人也不能遂愿的真正原因。
    再者,一个蛮夷之地能有多少人口可以输出?正因为战争,乌撒卫才集结了来自各地的身强力壮的“纯爷们”,调防山东后他们个个又都是繁衍人口的优质人种,否则,即便把整个乌撒卫都搬到山东来也难以形成“路人皆指小云南”的局面。

    前面说过,从地名学的意义上讲,云南县(今祥云县)被称作“小云南”是毫无疑义的,但在寻根的意义上,“小云南”终究不会成为“山西大槐树”第二;同样,乌撒卫也不是胶莱地区的人真正意义上的故乡,那里不过是先人们匆匆走过的地方,纵然有人曾在那里落地生根那也是很浅的,何况,大部分的人连落地生根的幸运都不曾有过。

    解开“小云南”、“乌撒卫”之谜或许尚待时日,或许更加迷茫,把一切留给未来吧! 

延伸阅读:
一、《滇鲁两省是家乡人一点也不为过  祥云叫”小云南“已有536年》,链接: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1221/10/13440491_803323120.shtml
二、《“小云南”·乌撒卫—明初山东半岛军事移民述论》,链接: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1221/10/13440491_803319148.shtml
另注:新闻稿《家谱记载  青岛这里的人从云南迁出......如今,他们来寻根》因版权问题未能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