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至的文化和习俗

 yh18 2018-12-21

冬至的文化和习俗

《九九消寒图》

冬至,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节日。“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 ,这种说法不知从何时开始,也未必有人真信,但在北方却得到忠实的执行。每当冬至来临,全家团坐在桌子旁边,端上一盘盘热腾腾的饺子,就着点小酒,边喝边聊,驱赶室外的寒气,成了不少家庭的保留节目。更重要的是,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古代冬至是个很隆重的节日,要举行很多重大的活动,还有许多有趣的玩法,绝不仅仅是吃一顿饺子那么简单。当然了,古人在冬至节吃的也不是饺子,而是馄饨!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我们的先民们在长期生产劳动中形成的智慧结晶,反映了先民们对气候规律和物候的认识。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上古时代,我们今天的二十四节气是分成两部分的,位于月初的称节气,位于月中的称中气,冬至就是冬三月的中气之一。《逸周书·周月解》 :“凡四时,成岁,有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中气以著时。应春三月中气,惊蛰、春分、清明。夏三月中气,小满、夏至、大暑;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冬三月中气,小雪、冬至、大寒。 ”又因为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和中气的地位特别重要,故称八节,所以冬至又称冬节。为配合二十四节气,古人在每一个节气中,挑出最具典型意义的三种物候现象,称为七十二候,又称候应。据《逸周书·时训解》 : “冬至之日,蚯蚓结。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动。 ”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就是冬至时节的三候。冬至到来,天气转寒,蚯蚓开始蟠曲冬眠,到明年惊蛰再出来活动,而在古人的观念中,麋鹿虽然同科,但麋属阴、鹿属阳,冬至阴极而退,一阳初生,故麋得阳气而脱角。同理,水泉动,潜在底下的水泉涌动,也是因为阳气初生而感发。蚯蚓冬眠和麋鹿脱角,当属冬至时节自然界的物候现象,至于水泉涌动,很可能是古人的推理想象。

冬至的文化和习俗

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排在第二十二位。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对位于北半球的中国来说,阳光倾斜得最为厉害,日影最长,白昼最短。从冬至这一天开始,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白天也越来越长,杜甫诗云:“冬至至后日初长” ,即是指此而言。魏晋时期,皇宫里有用红线量日影的习俗, 《岁时广记》卷三八引《岁时记》 :“晋魏间,宫中用红线量日影,冬至后日添长一线。 ”在古人看来,冬至这一天就是“阴极而阳始至” ,“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 。古人认为律历同源,与冬至相对应的律为黄钟,“黄钟者,律之始也” ,黄钟是音律之始,故对应一阳初生的冬至。据律历同源理论,古人还设计了一套测定节气的方法:“葭管吹灰” 。具体做法,根据蔡邕的解释,“以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缇缦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案,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灰实其端,其月气至,则灰飞而管通。 ”所谓“内庳外高” ,就是把管子埋入地下一部分,露出一部分。建一处三重的密室,封闭严实,把十二律管按照对应的月份位子埋好,里面装上芦苇烧成的灰,到了相应的节气,则灰就会被从律管中涌出的阳气吹出来。冬至为一阳初始,所以与冬至相对应的黄钟就埋在子月(十一月)的位子上,到冬至这一刻来到时,潜藏于黄泉之下的阳气萌动,黄钟管内的葭灰就会飞出。一般来说,葭管吹灰这套设施在立春之前就建造好,到了相应的时刻,太史局官员会表演一番。

从季节轮回的角度而言,冬至正好是新一轮阳光逐渐增多的开始,也就是所谓“一阳初始” ,故而备受古人的重视。从周代开始,“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 ,即在这一天通过祭祀鬼神为国祈福。汉代因为冬至之后阳气增加,“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不仅要互相祝贺,还要为官员放假几天, “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到了唐代,郊天之礼便选择在冬至这天,祭祀昊天上帝于圜丘,以唐高祖配享,同时祭祀还有五方五帝、天皇大帝、北辰、北斗、天一、太一、紫微五帝座等天神,可以说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祭祀。圜丘都在都城的南方,举行郊天礼要天子亲自祭拜,所以每年冬至日天子都要外出南郊,故而又有“迎阳”之说,迎接日益增多的阳气。因为白昼的增长,宫女的工作量也逐日增加。 《岁时广记》卷三八引《唐杂录》 :“宫中以女功揆日之长短,冬至后日晷渐长,比常日增一线之功。 ”杜甫《小至》诗“刺绣五纹添弱线”即是指此而言。这时,过冬至节的习俗已由宫廷扩散到民间,如果不能在此时与家人团聚,便会喟然伤怀。故飘零在外的杜甫《冬至》诗充满去国辞家的哀怨: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冬至的文化和习俗

宋代延续了唐代冬至郊天的制度,以宋太祖配享。皇帝在举行郊天礼时,更换青衮龙服祭服,头戴二十四旒平天冠。郊坛高三层,计七十二级,方圆三丈许,有四个阶道,正南午阶,东面卯阶,西面酉阶,北面子阶。坛上昊天上帝的神主设在北方,面朝南,东南面设宋太祖神主。祭祀的仪式非常隆重,从冬至前三日即开始准备。宫廷郊天祭祖的制度对民间形成辐射,于是民间也在这天举行祭祀祖先,冬至在宋代逐渐形成重大的节日。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忙碌了将近一年的老百姓,在冬至节这一天也开始放松享乐一下,添置新衣,置办宴会,祭祀祖先。官府也凑趣,允许在这天举行关扑之类的赌博活动,平添了许多热闹。这种风俗随着宋室的南渡又传播到江南,周密《武林旧事》保留了南宋杭州过冬至节的盛况:

朝廷大朝会庆贺排当,并如元正仪,而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沓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岳祠城隍诸庙,炷香者尤盛。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 。享先则以馄饨,有“冬馄饨,年馎饦”之谚。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 。

至此,上自朝廷下至民间,对冬至节的重视已和元旦差不多。男女老幼,鲜衣怒马,往来游赏行乐。不过那时祭祀祖先和吃的可不是饺子,是馄饨。富贵之家还能做出十几种花样来。张镃是南宋士大夫中的玩主,颇具小资情调,他在《张约斋赏心乐事》中,把冬至的日程排得满满的:“冬至节家宴、绘幅楼食馄饨、味空亭赏腊梅、孤山探梅、苍寒堂赏南天竺、花院赏水仙、会幅楼前赏雪、绘幅楼削雪煎茶。 ”窥斑见豹,可以想见南宋冬至节的热闹。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加入到这节日的狂欢中,一生忧国忧民的陆游就是例外,我们从他《辛酉冬至》一诗中,可以读出晚年陆游的节日落寞: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家贫年老的诗人虽然意兴阑珊,但还是强装笑颜参加了冬至节的所有程序。

南宋以后,冬至节相沿成俗,成为民间喜欢过的节日之一。当然, “每逢佳节倍思亲” ,对于飘零在外的游子则未免触目伤怀,明末诗人金烺便有这样的经历,将满怀的愁绪吟成《疏帘淡月》一词:

榕城客倦。忽物候惊心,汉宫添线。葭管吹灰,节序一阳初转。丹焦犹映衙斋满,见官梅、花开红片。异乡风景,融和天气,酒阑人散。

却更上层台倚遍。望鳌江澄带,鳝溪拖练。萧瑟西风,吹得白云飞断。生涯如许归期远,把相思、频付征雁。且弹玉烛,消残铜漏,漫垂银蒜。

在民间,冬至这一天起开始入九,也称“交九” ,以九天为一个周期计算漫长寒冷的冬天,至九九过完,便迎来春暖花开的好时光。故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观柳;七九楝花开,八九燕子来;九九、九九,耕牛遍地走”的谚语。明清时期,为消磨漫漫严冬,开发出了“九九消寒图”的玩法,较为普遍的有三种。第一种玩法见于《帝京景物略》 :“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 ”在冬至这一天,用白描的手法画梅花一枝,计八十一瓣,每天用胭脂点染一瓣梅花,当八十一朵梅花都点燃成胭脂色,冬天也就过去了。杨允孚《滦京杂咏》 :“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所咏即此事。第二种是画八十一枚铜钱,从冬至开始,每天根据天气的阴、晴、风、雨、雪,分别点铜钱的上、下、左、右、中。总结起来,就是“上点天阴下点晴,左风右雨雪中心;点尽图中墨黑黑,便知郊外草青青” 。第三种是清宣宗道光帝发明的文字游戏,即以双钩写“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悬于室内,冬至起每日用笔填一笔画。由于这九个字每字都是九笔,故九九正好填完。

随着历史的变迁,时至今日,葭管吹灰和祭天郊礼已被扫进历史,九九消寒图页无人问津,馄饨更是不知从何时起变成了饺子。不过,关于冬至的相关文化和习俗,我们却不应该忘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