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靠谱的人,都是“成事有余”

 富书 2020-06-20

二胎爸爸13天住院日记刷屏:“我离死亡只差两三步”

中国弃婴成美国小公主,两年惊人变化让网友泪奔

12.8富书九周年:我们在黄山

让自己成长,让别人放心,就是最直接的成事有余。

作者:适来释去(富书专栏作者),转载请加微信fushulf

你永远难以想象

“成事有余”的人有多难得

有句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叫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它的意思就是形容人不仅办不成事,反而还坏事。

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下面的情况:

拜托在某部门任职的邻居办一件事,过了很久时间也没有什么动静,反复催促后他仍在找各种借口拖延。

与某团队成员商量制定一个方案,他总是说:

“你觉得呢?”

“差不多吧。”

“要不过几天再说吧?”

交待给某位项目负责人去车站接一个客户,结果客户比他早一个小时到公司,预约进行的洽谈会因为他的迟到推迟了半个小时。

这些人都有一个特征,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本来事情有很多提前量,结果那位邻居患有严重的“拖延综合症”,拖到后来因为逾期导致事情没有办成。

做一件事走合作的路线,往往会有一些人不仅不能帮助我们向前推进事情,反而会因为他们“拖了后腿”。

有些下属在成长起来以前,往往考虑细节不够,掌握方法不足,即使连给堵车留出提前出行的时间这样的技巧也不掌握。

实际上,在人际合作过程中,能不败事而成事的人已属难得,而能够成事有余的人确实凤毛麟角。

所谓成事就是让事情有好的结果,成事有余就是在成事的基础上多考虑一些、多行动一步、多推进一点。

做成事有余的人,既是人生的最低要求,也是最高标准。

然而,正如高尔基说过的话:“每个人都知道,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大多数人之所以总是默默无闻,与说得多做得少有关,更与做事不成事相关。

成事有余,大概是人生的顶级配置。

那些能够成事有余的人

本身就自带光环

曾经有这样一个单亲妈妈:

她与丈夫离婚后,带着年幼的女儿在一幢狭窄的平房里生活。

母女俩穷困潦倒,过着非常窘迫的生活。

为了赚取微薄的收入,这位母亲必须辛苦地打工。

同时,她还必须照顾好幼小的女儿。

没有人去帮助她,她每天忙得像一个陀螺那样不停转动。

然而,就是在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她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

小说的名字叫做《哈利·波特》,她就是英国作家J·K·罗琳。

在罗琳回顾成功之路时,她说自己成功的秘诀是:“我永远都能找到写作的时间。”

在无数个夜晚,孩子睡着了,罗琳熬到深夜进行写作,或者在工作的间隙插空写上一段文字。

实际上,像罗琳一样靠谱的人总会最大限度处理好自己的生活。

让自己成长,让别人放心,就是最直接的成事有余。

一个人成事有余,本质上就是靠谱,而靠谱的人往往会自带光环。

他们不会让自己的问题给别人带来困惑,当然更不会让自己的问题成为别人的负担。

他们懂得只有自己变得强大,才能从多个维度上化解难题,才能带来更多的成功可能性。

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会把索取资源变为提供资源,通过低输入高输出的方式,让别人从多个方面获得所需的益处。

正如狄更斯所说的:“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

能够帮助别人给别人带来好处的人,更是非凡的人才。

在人生的坐标系中,靠谱系数越高,你所带的光环半径就越大,成为巨大的成功者的概率也越高。

成事有余其实是

一种高效的“投资组合”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回国后,被清华大学聘任为经济系教授和系主任。

当时清华大学对教授在上课时是否提前备好讲义没有明确规定,而陈岱孙却在每次课前都要花费3个小时认真准备讲义。

他备好的讲义逻辑严密、结构清晰,大到经济理论内容,小到一个标点符号,都做得“高标准、严要求”,力争准确无误。

有一次,一位同学因为有事耽误了上课,于是找到陈岱孙想要借他的讲义抄一下。

陈岱孙让那位同学坐下来等他一会儿,因为他在这次讲课后有了新的想法,他需要将这些想法补充到讲义中。

那位同学很不解地问:“已经讲过的讲义还需要补充吗?”

陈岱孙回答到:“不管讲过多少遍的讲义,我都会不断进行修改,即使改上一百遍我也愿意,因为这既是我的职责,也是对你们负责。”

那位同学听到陈岱孙的一番话后,心里非常感动。

由于陈岱孙讲义备得好,课也讲得精彩,所以很多不愿意上经济学课程的学生也慢慢喜欢上听他讲课。

后来,每次陈岱孙上课时,教室里总是座无虚席,受到学生很多好评。

实际上,对于陈岱孙这样学识渊博的教授而言,即使不准备讲义,他依然可以口若悬河将课程讲得生动充实。

他之所以精心准备讲义,就是从细微处入手,干事多向前走一步。

在能力所及的事情上精益求精,在触手可达的边界上更进一步,这是成事有余的典型特征。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马考维茨在他提出的“投资组合理论”中认为:

如果金融投资采取多样化组合的方式,将有效降低非系统性风险。

说白了,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可能避免孤注一掷带来的彻底失败。

对于人生而言,你同样不会知道哪件事将会带给你较大的收益或亏损,因此你需要在能力范围内尽力做好每件事。

那些靠谱的人,往往会尽心办事,积极成事,并通过多走一步给自己未来预留更多的成功机会。

你先前办过的任何一件事,都有可能是酝酿成功的机会窗口。

你过往的每次成事有余,都会在未来以某种有效形式变现给你。

在办好事的同时瞄准更多的机遇,让每次成事都给未来带来益处,随着成事有余不断带来高效的回报,你的财富势能将会越来越高。

所以做到成事有余,就是对人生进行高效的组合投资。

当然,评判任何投资的成效,比拼的都是投入产出比。

人生成事有余,实质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组合投资,值得你积极去理解并践行。

作者简介:适来释去,富书专栏作者,一个内心载不动脚步的人,向往以理性认知人生,以感性的触觉表达生活,在现实和梦之间用文字架一道桥梁,描摹世态,体味年华,微博@富书。本文首发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富书2018重磅新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