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反杀案王朗母亲

 文豪学者 2018-12-21
“法官,我到底该怎么做才是对的?”偌大的法庭无人回应

法官: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怎么做?
王浪(停顿了2秒):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孩子掩面痛哭)我会站着不动,让他打......

面对步步紧逼的不法侵害,我们应该怎么做?

2018年12月11日因审判长身体不适,推迟!
2018年12月19日直播设备异常,推迟!
2018年12月20日,终于等到了二审开庭的日子,高墙内挣扎的王浪,我那个阳光善良的孩子,又一次站到了被告席.......

开庭前,凌晨6点多的寒风中我们几十个家属、亲属守候在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的门口,守候这份迟到太久的正义,375天的煎熬比北方的冬天还要刺骨,219天前我在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前,但最终等到的却是故意伤害罪,9年,法官说她没有遇到过同样的不法侵害,做不到感同身受换位思考。二审庭审过程每一秒都是煎熬,孩子每每回忆都止不住的痛哭,我情绪几度崩溃,遂在庭审期间被请出法庭,因为作为家属在法庭上是没有发言权的。


“我可能是有错的,但我还是不知道自己之后怎么做才是对的,我希望法官能够告诉我到底怎么做才是对的。”
这个问题折磨了孩子整整一年多,长达6个小时的庭审中,孩子不止一次向法官提出这个问题。
但......始终没有人回应......

此时的我身心疲惫,
已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
王万琼律师在法庭上引用《你办的其实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中的一段话,我觉得很好。
“人无法时时把握自己的命运。
难道你在生活中就从来没有过不得已?
什么叫初犯偶犯,就是既要惩罚又体现出一种理解之同情。
什么叫期待可能性,就是法律不强人所难。
为什么要不起诉,因为刑罚的功能也有局限性,有时就是给人一个机会。

除了多、快以外,我们对办案的效果有多少追求?
我们是否拥有成为伟大司法官的抱负,那就必须带着感情去理解这个真实的世界。
这份感情,不是个人好恶,是一份了解之同情。
而是一份理解、一份宽容、一种平衡感、一种大局观。
它体现的既是勇气,也是智慧。”

徐昕律师说“如果可以用投票决定判决,那结果一定是最接近正义的”,我想确实是这样。

“我到底怎么做才是对的?”
听到孩子一次次的问这个问题,我也在思考,
作为母亲,我该怎么回答我的孩子?我一直教育孩子要善良、但不能软弱,因为好人有好报,可人也要有底线原则。在整个过程中,王浪一退再退又退无可退时,为生命无奈反抗。我很想告诉孩子,孩子你没做错,可是,可是现在切切实实在高墙内孤独挣扎着的就是我的孩子王浪。

最后,希望我儿子能从一审的被判9年改判无罪,这是我们目前最大的诉求。
(庭审直播链接http://tingshen.court.gov.cn/live/4073395?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