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感恩和孝敬

 木香草堂 2018-12-21

很早就听人们说:“父母对子女的爱像路一样长,子女对父母的爱像筷子一样长”,那时我还小,不能真正懂得其中的含义,我想,父母爱孩子和孩子爱父母是同等的,都会像路一样长的,但我长大了,特别是为人母以后,才知道我错了。当我自己有了孩子,看见孩子的第一眼时,就已经明白,本来在父母眼里也是孩子的我,已经不再是孩子,转眼间已经为人母,孩子已经成了我生命的主体,我这一生都是孩子的了!

父母对子女的爱从孩子的出生就已经开始,直到自己的生命终止才能够结束!孩子的呱呱坠地,已经把男孩变成了男人,女孩变成了女人,男孩女孩变成了父母,他们心中最重要的人除了父母外,又多了孩子。为了孩子的幸福,父母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也是心甘情愿的,有人说父母就是那拉车的牛,坐在车上的是孩子,我看真的很形像,父母用自己的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来换取儿女的幸福,他们不能见儿女受一点委屈,就算自己没有本事也要尽可能的想办法来满足孩子的要求,虽然现在生活好了,有了好吃的好穿的,还是想先满足孩子,孩子一出生,女人就牺牲掉打扮自己的时间,转而关心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孩子需要什么,缺什么父母都了如指掌,有时候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缺什么东西,父母早就提前考虑到,并给孩子预备好了。如果孩子生病了,父母会急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寸步不离的守在孩子旁边,嘘寒问暖。到了上学的年龄,又要给孩子找最好的学校,让孩子接受父母能够承受的最好的教育,这期间还要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思想、情绪等等,当孩子真正长大的时候,父母老了,孩子又变成了父母,人类就这样一辈一辈地延续,爱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递。

本来,孩子对父母的爱最多也是从懂事开始,到父母的生命终止结束,已经很短很短,谁都想把父母的养育之恩记录在人生的记忆里,对父母多尽一点孝道,多付出一点爱?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想做的事太多太多,而落实到行动上的却太少太少,有时同事在一起聊天,说是某某换了一部手机,旧的给他老爸了,某某嫌衣服不时髦淘汰送给她老妈穿了,等等,老人还挺开心,每当听到这些话,心里总有一种酸酸的感觉,父母太苦太伟大了,他们把最好的给了儿女,儿女为什么不能把最好的东西给父母?父母“喜欢”吃的是孩子不爱吃的东西,父母“喜欢”用的是孩子们不用的东西,父母对儿女的要求太少太少了。很多做儿女的对于父母需要什么了解很少,有时就算父母开口讲了儿女都不一定记在心上,如果父母病了,能有几个孩子做到寸步不离、急到寝食难安?如果父母去世了,孩子的悲伤只是一阵子,过一段时间就没事了。可是儿女夭折了,父母的痛苦一辈子不能忘掉,真是父母对儿女的爱路一样长,儿女对父母的爱筷子一样长啊。

其实,做父母的对儿女的付出,并不是想让孩子感恩回报,不是想让他们带什么东西或做什么大事,也不单单是节日里的欢聚,而是时时的惦念及细微之处的呵护,是给父母心灵的温暖和安慰,就算自己工作忙路途远,也要常给父母打个电话,报个平安,别让老人因思念儿女而承受心灵的煎熬和痛苦,我想,这是每个做儿女都应做到也能够做到的。如果能常回家看看,那就更好了,本来孝敬父母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人都有老的时候,有句老话说的好:“养儿方知报母恩”,当自己有了孩子,亲身体会到自己疼爱孩子的心情之后,更要回过头来想想自己年迈的父母,多给父母一点关爱,把对孩子的爱让出一份送给曾经给予自己无限疼爱的父母,让这份爱与美德一代代传承下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自己的孩子学会孝敬、感恩与回报,让爱延续与传承,让儿女对父母的爱也像路一样长,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那样的话悔恨将会陪伴自己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