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蜀记忆——已被遗忘的西山

 夜话聊斋 2018-12-21

西山位于长江南岸,桥头集镇西南侧,距长江约4.5公里。

桥头是下蜀镇东大门,区域内交通发达,宁镇公路、沿江公路、沪宁铁路,以及京沪高速铁路、宁沪城际铁路穿境而过,大道河港、南京新生圩港、镇江大港近在咫尺。

西山是座小山,风景优美,环境幽雅是办学的理想之地。

1925年秋

美国基督教“安息日会”创办的“三育大学”,从上海迁来桥头镇西山,改名“中华三育学校”。

1931年

改称“中华三育研究社”。研究社占地约500亩,造了教学楼,使用铁制折叠椅,有10架钢琴,开设了畜牧、师范、医学等三个专业,学生有800多人,分大学及高中部。以后又办了钢窗厂、农场。

1938年

迁往香港。

1947年

又迁回桥头。

1948年初

由美国华盛顿神学院院长李博克指导重建。

1948年秋

建成,社长为美国人林思翰。

1948年冬

大学及高中二年级师生迁往九龙,留在桥头部分称“中华三育研究社中学部”。

1951年

停办,江苏省江阴农校迁来。

1953年

改名为“江苏省句容农业学校”,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前身。

1969年3月

农校撤销,此处变为江苏省“五七”干校。

1985年

改为江苏省会计专科学校。

1991年

改为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

2000年

改为南京财经学院桥头校区。

2005年

改为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占地105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2007年

中华三育研究社旧址被镇江市政府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这组建筑共有23栋,红砖勾缝,木质门窗,中西合璧型建筑。其中有20栋别墅,1栋教学楼,1栋办公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