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乒乓球技术交流之如何提高对球的控制力

 有智慧不如趁势 2018-12-21

如何提高对球的控制力?这有点像人们常说的,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之后形成的肌肉记忆和习惯性。对于打球来说也是一样,球拍是我们的武器,球拍的用料不同,有不同的弹性,对于各种动作也有着不一样的发力。那如果能“打透底板”,就能更加自如的控制进攻和防守。

习惯性“打透底板”并不是一个专业名词,而是一种可以称之为手感的感觉而已。有很多经典球都是因为选手对动作、球拍等的了解,才能超水平打出。下边我们来听听职业选手们对于这一感觉都有些什么看法。


球手发言:

刘诗雯:感觉球在胶皮上停留的时间比较长,停留时间越长摩擦就越深,而且手感也更好,控制起来也更容易。尤其是在主动发力的时候,比如说拉冲,这种感觉更加明显。击出的球速度也会快,充分借到了底板的力量。


陈玘:就像胶皮和海绵吃住了球,吃得越深控制力越强。这个过程越长,手上的感觉就越好,也更利于主动发力,而且击球速度更快,旋转更强。实际上是整个球拍发生了一个形变吧,包括底板和海绵、胶皮在内,海绵和胶皮裹住了球的感觉。裹得时间越长、吃球吃得越深,手上就越有底。

周雨:我觉得底板稍微有点停球的感觉,因为底板和海绵与球接触的时候,手上会产生摩擦的感觉。发力撞击之后,海绵会有一个先摩擦球然后再弹出去的过程。拉球时,力量差不多用到七成以上的时候,会有这种感觉。希望底板能有吃住球的感觉,跟自己发力的时间节奏比较舒服、比较搭调。


底板的力对于这个触感,更多的是要自己个人的程度来划分,参考的话就是每分钟正手对攻七十板左右,基本上对于自己的球拍已经很熟悉了,但是最重要的还是长期的练习结果,也就意味着球友们不能长时间的丢下球拍,等到再拿起来,可能之前打透的也会再找不到感觉。


日常怎么样的练习才能更快的帮助我们达成这一目标呢。以正手攻球为例,要用腰带动小臂,也可以称之为“鞭打式发力”,让球拍和人合二为一,不要让小臂收太多,体会基础的撞击感,感受吃球。同时也要控制动作幅度,腰髋转动也不要太大,感受撞球的同时,也要给下一板衔接做铺垫,不然就会“偏科”。通过动图我们也能看到,这些职业选手的练球动作都不太大,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