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的“三无”境界,成大事者必修的功课

 爬虫爱书 2018-12-21

俗话说“火要空心,人要虚心”,生火时,不能把柴禾填得过实,否则火就烧不旺。

做人也是如此,私欲太强、杂念太多,就很难悟出大道,生出智慧,从而做事很难做到极致,做不到极致,便难以成就伟业。

道家智慧的根基是教人“先无而后有,先忘而后得,先空而后实”,至于悟道后,要不要功名利禄全在于人。

事实上,悟道后,人便知大道之美,乐哉其间而不思蜀了。

道家最具代表的人物是庄子,但庄子又不限于道家,庄子之道,窥天地之实质,接人间之烟火,形象而具体,灵活而生动,可以让人触摸和感受的实际体现。

庄子提出的“三无”境界,亦即“三忘”忘己、忘功、忘名,其体现就是让人摒弃自我中心、名利之心的缰绳捆绑的小我的局限性,实现与天地精神往来、与道同游的无限性;

在《达生》篇里,庄子以梓庆“削木为鐻”的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

梓庆做成了一个野兽形状的钟架,人们见了都惊为鬼斧神工。鲁候问他:“你靠什么秘诀做成的?”梓庆答:“我是一个工匠,我哪有什么秘诀?虽然这样,我还是有一点可以说道的。我在准备做钟架之前,向来不敢耗损气力,一定要靠斋戒来平定内心。斋戒三天,不敢存想奖赏爵禄;斋戒五天,不敢存想毁誉巧拙;斋戒七天,往往忘记自己还有身体四肢。这个时候,不再想到是为朝廷做事,只专注于技巧,而让外来的顾虑消失;然后,深入山林,查看树木的自然本性,遇到形态躯干适当的。好像看到现成的钟架,这才动手加工;没有这样的机会,就什么都不做。”

此外,庄子在《大宗师》篇,借得道者女偊之口,阐述了达到“三无”境界的过程:先修炼三日,遗忘外界的关注;再修炼七日,忘掉功名利禄,卸掉各种包袱,做到“不为物役”;然后再修炼九日,把生死置之度外,使心境至澄至明。

若达到这个境界,人便不会受外界干扰、不会受物所掌控、不会受忧惧所迷惑,从而大可成为至人、神人、圣人,小可立千秋功业

所谓修身,意义便在于此,修身得道,才谈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庄子提出的“三无”境界,可以说是修身的最高境界。

善于游泳的人,忘水;善于作诗的人,忘巧;善于武功的人,忘招;善于珠算的人,忘公式。大忘而大获。

古往今来,很多高才俊杰皆知这其中所蕴藏的奥妙,便以自损而谋道,即用减法应对人生——将多余的物质、欲念、计较等通通去掉,保持纯正如一、无尘埃的专心,从而明见天机,以得无穷的生机。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的时候,年薪为一万六千美元,他主动要求减至三千美元,世人皆不解。他解释说:“每件多余的财产,都是人生的绊脚石;唯有简单的生活,才能给我以创造的原动力!”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更是一位活得极简如僧人的传奇人物,他奉行极简修行主义,并将这种精神运用到科技创新之中,从而缔造了世界超级大公司。

庄子智慧,浩瀚如海,取一瓢可定人生。

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人受限于自我、情绪、外界的干扰,对自己的认知往往是有偏差的,以至于常常陷入迷茫、空忙活、虚妄的状态,尤其当人自以为自己什么都懂的时候,正是最暗昧无知的时刻。

一个人境界不够,心灵不够清明,往往看不清趋势,从而有可能错失良机,陷入万复不劫的境地。

所以,如果你立志要创大业,“悟道”这门功课是避免不了的。

心不静,则不出征,道不明,则不举业。


【悟道时刻】

最近ofo共享单车面临崩溃,其创始人戴威公开反省说,由于其没能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导致ofo面临困境。

很多行业人士分析说说,ofo的失败主要是该团队太年轻,尤其是创始人非常心高气傲,在很多事情上过度自信,所以才导致现在的状况。

对于企业领袖来说,其个人能力、经验及管理能力等都不是最重要的,能够沉得住气、静得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原创作者:云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