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贺——对不起我也姓李(五)

 旧时斜阳 2018-12-22
他去了奉礼郎之职,重回昌谷“归卧”。从此埋头书写诗。


这几年长安生活除了带给精神上肉体上的苦楚之外,也给了他意外的收获。

往日并不完善的理念在这几年得到了完善,在他看来李白是仙,在诗的想象力上无疑是高大上的,这点自己比不了,所以能走的路只能是走李白没走过的,思来想去,唯独这个鬼李白没写过,算是新大陆。

他决定试一试。

正是这个决定才让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接下的时光里他进入了鬼魅的世界里,这是一片从未被人开垦过的土地。

在哪里他如鱼得水一般,短短几年的功夫,出现了“鬼灯如漆点松花”(《南山田中行》)、“鬼雨洒空草”(《感讽五首》其三)、“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秋来》)、“百年老枭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神弦曲》)这样的千古名篇。

尽管大唐一时还难以接受这种鬼气森森的景象。

但没人否认李贺的想象力和诗词上的过人才情。

他们给了李贺一个名号——诗鬼。

这名号虽不雅,但也算是一种肯定,大唐的诗人何其多,能排得上名号的不过寥寥几人而已。

这种肯定给了李贺莫大的肯定,从此他在这条路上无法自拔。

他个人独特的风格渐渐形成了,旁人惊叹他的才情同时,却又寻不到轨迹,这种唯我独尊的感觉,让他十分的舒坦。

 那几年算是他心情最为舒畅的时期,诗写得也多了一些。

有人专门统计过,在李贺诗篇里,老、死、衰等字眼,其他像残、断、堕、瘦、古、鬼、枯、颓、病、败、朽、暮、弊、破、哭、愁、幽、折、荒、血、寒、泣、悲、凄、苦等字眼随处可见,统计结果表明,上述字眼在李贺诗集中共出现440余次,平均每首诗出现两次,出现最多的为“老”字(48次),其次是“寒”字(34次), “断”字(33次),“愁”字(24),“死”字(20次)。他的四字真言,鬼、泣、血、死。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豪”刘禹锡,“诗魔”白居易一样形成了独特的效果。

世人都说李贺“以哀激之思,作晦僻之调,喜用鬼字、泣字、死字、血字。幽冷溪刻,法定当天。”可谁都明白他内心的那份苦闷,若有机会当仙,谁又会去当鬼呢?

 你以为当鬼不冷么?

元和十一年(816年),做了三年幕僚的李贺无路可走,只得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

或许是精神上没了寄托,李贺并没有在人间逗留太久,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

多年后,一个叫王夫之的大学问家评价李贺时说:“长吉于讽刺,直以声情动今古”,“真与供奉(李白)为敌。”

对于这个评价,我想李贺地下有知,一定很高兴,天下那么大,历史那么长,能与太白并肩齐名,此生无憾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