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邮说故事:“除四害”运动之麻雀

 过往邮客 2018-12-22


       上图的这枚香港邮票首日封为1988年4月20日发行的《香港雀鸟》。


       该首日封左方图案为三只麻雀,让我不禁想起了60年前的“除四害”灭麻雀运动来。



 

      “除四害”运动是当年大跃进时期的首要运动。


       1958年2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提出要在10年或更短一些的时间内,完成消灭苍蝇、蚊子、老鼠、麻雀的任务。


       作为刚进小学的我,人小不能出远门除四害,在家门口可以吧。


       于是,每当有麻雀停留在屋顶及树上时,在家附近的老人与小孩又是大声叫嚷,又是敲盆打缸,又是摇动竹竿什么的,目的只有一个:让麻雀不能停下来休息,只能不停的在天上飞来飞去,最后活活累死,从而达到消灭麻雀的目的。

  

       这一情景至今我还记得。


 

       《说说60年前的“除四害”运动》一文是这样介绍的:

       麻雀何以能成为“四害”中的老二?毛泽东在起草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时,听到一些地方反映“麻雀成群,祸害庄稼,一起一落,粮食上万”,出身农村、对农民有着深厚感情的他,当即决定把麻雀同老鼠、苍蝇、蚊子一起,作为必须除之而后快的“四害”。可怜的小麻雀便成了“阶级敌人”。


       在这“四害”中,麻雀目标最大,最容易被发现,且比老鼠、苍蝇和蚊子要好对付,于是,麻雀就成了人们重点清除的对象。


       白天大人们用枪打、网捕、毁窝等办法对麻雀进行围截追堵,晚上,大人拿着火把、电筒,小孩子们则敲着铁桶、搪瓷脸盆,“咣、咣、咣”地把麻雀轰出窝。


       这招实在是“毒辣”,那麻雀有个毛病,个个都是盲眼,所以,在黑暗里,一旦麻雀在惊吓中离了雀窝,由于无法辨认目标最后只能摔死在地上。


       据各地不完全统计,1958年全国共捕杀麻雀2.1亿余只。



       随着小麻雀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大多数人没有料到的恶果出现了:1959年春,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的树木发生了严重的虫灾,有些地方人行道两侧的树木叶子几乎全部被害虫吃光。一些“不识时务”的科学家强烈要求为麻雀“平反”。


       1959年11月27日,中科院党组书记张劲夫就麻雀问题写了一份报告,说:“科学家一般都认为,由于地点、时间的不同,麻雀的益处和害处也不同;有些生物学家倾向于提消灭雀害,而不是消灭麻雀。”


       两天后,毛泽东批示:“张劲夫的报告印发各同志。”次年3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麻雀不要打了,代之以臭虫,口号是‘除掉老鼠、臭虫、苍蝇、蚊虫’。”


       如今,麻雀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现在捕杀和贩卖都是违法的了,但很多人都没意识到。


       麻雀是典型的与人共居的鸟类,正是这种天然的生活习性,使这个物种成为人类活动的牺牲品,2000年麻雀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在《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麻雀就在二类的名单之中。




本文作者 : ningping

编辑整理 : 跑跑爱集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