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水文化系列5——神奇的望气术

 師傅的傳說 2018-12-22

前言:风水之术流传久远,包罗万象。韩国已经将风水作为他们的国粹申遗成功,纵观国内,斥之为迷信者多,理性思考者少;打着风水幌子忽悠撞骗的多,求真务实的研究者,极少!有鉴于此种乱象,本号特推出风水文化漫谈系列,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有所感悟,能比以前更加客观、理性的看待风水。原创不易,请多支持。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按侵权处理!

风水文化系列5——神奇的望气术

不管是混沌的太极之气,还是阴阳之气,相对而言都是形而上的范畴,是不能被观测的,看不见,摸不着,即《老子》所说的:“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但在传统的风水领域中,“气”在很多时候只是一个统一的代称,实际表示多种实有的物质。宋代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说:“余行天下,凡通都会府,山水固皆食聚,至于百家之邑,十室之市,亦必倚山带溪,气象百合,若风气亏疏,山水飞走,则必无人之象,此诚不可不信,不可不择也。”就主要论述了城市营建,城市选址的过程中一些繁茂城市的气的现象。但这里并没有对“气”进行一个较为详尽的描述。

风水文化系列5——神奇的望气术

在我国古代传统风水中,有一种直观的“望气”法。即以肉眼观测某一场所环境的“气”的色彩、形态。如明代缪希雍的《葬经翼》里说:

“此气机之变未始易窥,然而山川虽大,气则有微,盛衰虽微,来非无自,审择形势,参以鉴气辨色,微乎微乎,精义之至者乎脱不具,夫天纵之朗鉴,济之以神明,无累鲜克举此。故知庸人睹而弗见,听而罔闻,几微旁烛,亦何自而臻耶?与时消息,以乘生气,此形势之要,占山之秘,故终之以望气焉。”

风水文化系列5——神奇的望气术

望气术很直观

意即山川虽大,气的变化虽然难以窥测,但总有一些微末的征兆,如气流颜色之类能够帮助人们判断此山的形势吉凶。

“凡山,紫气如盖,苍烟若浮;云蒸霭霭,四时弥留;皮无崩蚀,色泽油油,草木繁茂,流泉甘冽,土香而腻,石润而明,如是者,气方钟而未休。”

即一座山如果上有紫色的气团(云气)在上,周围有像青烟一样的气团笼罩,云气氤氲,山体无剥落塌方,山上的树木繁茂油亮,水质清冽土质肥沃,多产玉石,那么就充满了吉气。

风水文化系列5——神奇的望气术

云气

这种“望气”法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在唐代邱延翰的《天机素书》就则描述了望气的时间与不同的气。

“春冬,地气不升,夏时,炎蒸混浊,独秋气清亮。俟中元之候,或清晨雨后,日落未落,日出未出,丑寅酉戌之际察之,可见富穴气如叠嶂,色艳而浊;贵穴气如张盖,色青而奇……”

风水文化系列5——神奇的望气术

地气

这里“望气”的时间也说明了在不同的季节,因大气的湿度不一样,(如春季与冬季比较干燥,空气中的水蒸气比较少,)故“地气不升”难以观测。而夏季炎热,空气湿度大,降水多,加之太阳的照射与蒸发,空气中会产生很多水气。可以看出这种直观的对气的感受,是古代先民在风水的实践中对于经验的总结,虽然在我们今天看来披上了一层玄幻的外衣,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对风水的观察立足点是客观的,是物质的,也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成分的。

(未完待续,前文部分请看我之前发布的文章。关注我,了解更多风水文化知识。)

风水文化系列5——神奇的望气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