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与品德素质关系之思考】

 王林一金宝 2018-12-22

        书籍是前人与今人记录、传递思想、智慧、经验、历史等的一种书面形式,博览群书是继承历史、尊重现实并吸收前人与现实之先进经验和思想智慧的一种最佳途径,从而去形成自己的思想和新的观点,去探索新的未知领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之环境,普希金说:“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的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已的思想和知识”。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成才的普遍现象,历史上有很多的名人、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等都是博览群书的典范,也是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的行家里手。也有一些人看了许多的书而个人之素质未能相应地提高,只能说明他的阅读多而广泛,至于他能从书中受益多少,这要看他的个人在社会活动之中的具体表现。

        读书多、知识高与个人之素质没有必然的内在关系,但也是会产生一定之影响的,从一般的情况来看,读书多、知识广、也是一个人通向成才和事业成功的文化之基础。还有一个方面就是社会之实践,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没有读过书的人或者读书很少的个体,通过参与社会的实践,并经过长期锻炼与修养,也能够提升个人的品德和素质,歌德说:“才能最好于孤独中培养,品格最好在世界的汹涌波涛中形成”。从另一个方面看:个人之品质与素质它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只有读书一个方面,社会实践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他们也是在后天的社会关系之中逐渐培养而形成的。理论对于实践起着一定的指导性作用;但实践往住是走在理论之前面的。这两者住往都是紧密联系、相互结合、相互影响、和互相转化的。但是反过来看,例如:说一个人的文凭越高、知识越多、他的个人素质也会相应地很高的话,那么在现实生活之中那些犯下了严重错误的个体;有的生活作风腐化堕落,自私自利,以权谋私,有的身居领导阶层,能力也很强,也具有很高的学历,读过很多的书,对于他们所犯的错误就无法去作出合符逻辑的解释,培根说:“对一个人的评价,不可视其财富的出身,更不可视其学位的高下,而是要看他的真实的品格”。由此来看:一个人的素质之高低还是要看他的人生之全部内含,历史上往往一些个体既有功劳的方面,也有错误的方面,也都是一个功过相兼的矛盾之集合体。不能片面地只是去看他的外部之表象,也不能只看他的某一个阶段,应了解和区分他的各个阶段,或者说要认识一个独立的个体、或者历史名人(事物)也需要去了解他的历史与未来之走向,功是功也不可否认,过是过也不可掩盖,也要实事求实、辩证地去分析他们自身内部的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看他的自身的内部矛盾之变化,了解他的变化与发展之整个过程,这样去了解一个人以及他的个人之素质,可能也会更全面一些,也会更加准确一些。

        素质是指一个人在政治、思想、作风、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的锻炼所达到的一定水平。(英)史迈尔说:“良好的品格是人性的最高表现,好的品性不仅是社会的良心,而且是国家的原动力,因为世界主要是被德性统治。”个人之素质之提高主要还是取决于他的道德品质方面的修养与正确的政治导向,也是在社会实践之中去学习与锻炼培养;也需要在社会生活之中去不断地反思并纠正失误,总结经验之教训,不断地否定与肯定,吸取他人之长,补充自己之短,反思个人在自然界和社会关系之中的合适的生存形态,培养健康而正向的思维与行为方式,以及他的政治方向。读书使人聪明,知书达理,通晓人情事故,现实生活也是一部很好的 “活书”,只要你认真去观察,虚心去学习,善于用他人的知识来丰富自己,也能使人变得聪明能干,而且更加显得朴素大方、亲民和达、贴进现实。

        读书多的人往往知见多,应变能力也很强,在社会关系和工作之中更加轻车熟路,在社会生活与工作之中发挥出显著的作用。但这并不能代表个人的道德素质也(必然地)相应地提高了。这是一个世界观的矛盾之问题,这还要看你是为谁服务,知识本身是中性的,有句俗话说:“有高文化并不等于就有高素质”,这并不是说读书越多越不好,而是指读书之人的个人立场与政治方向问题,你若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只为极少数人的反动集团之个人利益服务,言行之中出现了不道德之事、自私狭隘,没有同情心,看不起穷人,在人面上说得头头是道、冠冕堂皇,可被地里做些见不得光之事。或者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之时只顾自己的利益,不积极主动,不去体现出卫国爱民之心意和行动,甚至“装聋作哑”,或者做“洋面子”工作,搞“假打”,那么你读的书再多也是不会受到人民大众的欢迎和抬爱,这也包含:一个人有了知识是为了谁?他学了知识去干啥?他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他是否爱国,爱人民,言行之中是否体现出忧国忧民之意识,是否有大善与大爱之高贵品质,在获得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之后是否能自觉地去声张和维护社会之公平与正义、扶弱济贫,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观察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社会关系之中的个人之品质和素质。(英)斯迈尔斯说:“有比快乐、艺术、财富、权势、知识、天才最宝贵的东西值得我们去追求,这极为宝贵的东西就是优秀而纯洁的品德”。

                      大自然 / 王  林                                         2018-11-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