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宝钗的结局是怎样的

 FX_WBQ 2018-12-23

一入红楼,终生难醒

薛宝钗,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财。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账话”。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


高鹗版的续书之中,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便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单从薛宝钗命运发展的主线来讲,高鹗版续书关于宝钗命运的设计还是有一定根据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红楼梦》第五回之中,关于宝钗命运的判曲——《终身误》中找到理由。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意思是说,在八十回后,大家都承认“金玉良缘”,而只有贾宝玉自己对“木石前盟”念念不忘。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测,在八十回后,很可能是在贾府上下的督促下,贾宝玉最终和薛宝钗结成百年之好。至于是不是像高鹗写的那样是贾母、王夫人和凤姐使用了“掉包计”,才使得宝玉被迫娶了薛宝钗,这倒不一定。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意思是说,宝玉娶了宝钗以后,虽然每天对着薛宝钗,但是终究忘不掉林黛玉。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薛宝钗虽然也是那冰雪聪明之人,但是一心只向往“仕途经济”,终究不合“我”(指贾宝玉)意。另一种解释是说,薛宝钗虽然最终实现了自己“金玉姻缘”的愿望,但是得到了宝玉的人,却没有得到宝玉的“心”——所以说美中不足。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这句的意思就更明显了,正是说,虽然宝玉和宝钗最终“齐眉举案”,办了婚礼,结为了百年之好,但是“到底意难平”——误了终身的幸福。



单从这一首曲子,我们就可以判断,宝玉最终还是娶了宝钗。当然,由于“到底意难平”,宝钗和宝玉结婚以后,肯定又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有红学家推断,贾宝玉在八十回后肯定是出家去了。那么,我们断定,在八十回后,林黛玉先死,然后贾宝玉在贾府上下的督促之下娶了薛宝钗,但是因为“到底意难平”,所以与宝钗结婚不久之后,宝玉就出家了。


那么,宝玉出家以后,宝钗的命运又如何呢?有人发现第一回里有一幅独特的对联——“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这副对联是贾雨村所作,脂批说:“表过黛玉则紧接上宝钗。甲夹批:前用二玉合传,今用二宝合传,自是书中正眼。”于是根据这条脂批,有人认为这副对联的意思是说,林黛玉虽然才华横溢,但只求善“价”(谐嫁),只要能嫁给贾宝玉这个“须眉浊物”也就满足了,而一心追求“仕途经济”的薛宝钗的心愿自然是嫁给同样一心向往“仕途经济”的贾雨村了。


如此看来,在八十回后,很可能是宝钗先嫁给宝玉,宝玉出家以后,宝钗又改嫁贾雨村。但是,冷静下来思考一下,这种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我们都知道,宝钗一心恪守封建妇德,她不可能在宝玉出家后改嫁贾雨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这副对联应该怎么理解呢?它到底是要向我们传递什么信息呢?有一种意见认为,这副对联是贾雨村在不得志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志向时所作的。曹雪芹之所以这样写,很可能是对贾雨村、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个人的志向追求的一个对比和表达——林黛玉的追求不高,只求个善价而已,而薛宝钗和贾雨村则“志存高远”,对“仕途经济”情有独钟,时时刻刻想着飞黄腾达——仅此而已。


问题再回到薛宝钗身上,在贾宝玉出家以后,薛宝钗的结局到底是怎样的呢?其实我们可以从书中的很多地方都可以发现,薛宝钗在宝玉出家以后的生活是非常艰辛的。


在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里,薛宝钗曾作了这样的一首灯谜诗: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朝罢谁携两袖烟?”


杜甫《和贾至早朝大明宫》诗:“朝罢香烟携满袖”,说早朝回来衣袖上尚有宫中的炉香味。现在稍加改动,说“两袖烟”,是隐藏谜底“香”字。“两袖烟”,等于说两袖风、两手空。设问“谁携”,对杜诗作了翻新。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荣华富贵过去以后,一无所得,空空如也。



“琴边衾里总无缘。”


这一句承上句,解说这是什么香,用排除法。香有多种,与琴、棋、书、画为伴的是鼎炉之香,熏被褥、衣服用的则有熏炉、熏笼(古时豪门尚巧制“被中香炉”,见《西京杂记》),都用不着更香,所以说与这些“无缘”。“琴边衾里”说夫妻关系。以夜里同寝、白天弹琴表示亲近和乐。《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在这里,隐喻宝钗和宝玉没有做夫妻的缘分。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晓筹,早晨的时刻。筹,指古代计时报时用的竹筹。鸡人,古代宫中掌管时间的卫士。宫中例不畜鸡,有夜间不睡的专职卫士头戴“绛帻”(象征雄鸡鸡冠的红布头巾)候在宫门外,到了鸡叫的时候向宫中报晓。五夜,即五更。古代计时,将一夜时间五等分,叫五夜、五更或五鼓。炉香要加添香料,更香只要点上就是了。“无烦”二字,又翻了唐人李颀《送司勋卢员外》诗“侍女新添五夜香”的案。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主人因愁绪太大,而通宵难眠。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焦首”,香是从头上点燃的,所以说焦首,喻人的苦恼,俗语所谓焦头烂额。“煎心”,棒香有心,盘香由外往内烧,所以说煎心。佛家有“心香”(意为虔诚)之语。又香有制成篆文“心”字形状的,叫心字香。煎心,喻人的内心受煎熬。通晓难眠的主人犹如那更香一样,烦意愁绪使得她(指薛宝钗)焦头烂额,内心也受着难以克服的煎熬。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这两句是说,时间过得太快了,“我”已红颜渐老、青春已逝,世事变幻莫测,而自己却已心灰意冷,只是听之任之罢了。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得知,薛宝钗在丈夫出家为僧后,过着非常冷落孤凄、终生愁恨的孀居生活,她并没有像高鹗的续书中所写的那样得了“贵子”。可见,“兰桂齐芳”都是痴人说梦。试想一下,一生只为“仕途经济”着想,一心想“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薛宝钗最后却落这么个下场,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到真应了宝玉的意思——一切关于“仕途经济”的话都是“混账话”。



其实等待薛宝钗的命运不只是“活得这么艰苦”就够了,要知道薛宝钗也是金陵十二钗之一,也是“薄命司”的人物之一。宝钗最终逃不脱像其他“钗”一样“早亡”的命运。具体到薛宝钗的死,我们认为,薛宝钗很可能是被冻死的。《红楼梦》第五回讲到宝钗的判词的时候说“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


“可叹停机德”,意思是虽然有着合乎封建妇道标准的那种贤妻良母的品德,但可惜徒劳无功。


“金簪雪里埋”一般来讲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这句话本身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就是单纯地指薛宝钗的名字,指薛宝钗的出身是出自“雪”谐“薛”家;一是认为这句话暗含了薛宝钗最后冻死在雪堆里的命运。我们取后一种意思,因为脂砚斋针对此句有一条批语是这样的:“寓意深远,皆非生其地之意。”这也就是说,“金簪雪里埋”并不是单指薛宝钗出身薛家这一事实,而是更有深意。那么这种深意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就是这句话所暗含的“薛宝钗最后冻死在雪堆里”的命运。


另外,也许我们还记得,在讲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的那一回,刘姥姥讲过一个非常奇怪的故事:“我们村庄上种地种菜,每年每日,春夏秋冬,风里雨里,那有个坐着的空儿,天天都是在那地头子上作歇马凉亭,什么奇奇怪怪的事不见呢。就像去年冬天,接连下了几天雪,地下压了三四尺深。我那日起得早,还没出房门,只听外头柴草响。我想着必定是有人偷柴草来了。我爬着窗户眼儿一瞧,却不是我们村庄上的人……也并不是客人,所以说来奇怪。老寿星当个什么人?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梳着溜油光的头,穿着大红袄儿,白绫裙子……”可惜的是,这个故事还没有讲完,院子里却突然失火了。于是,这故事也就跟着没有了下文。


那么,曹雪芹为什么会凭空让刘姥姥讲这么一个故事呢?有人猜测说,这个故事里的偷柴火的“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就是暗指薛宝钗。薛宝钗在八十回后,在宝玉出家以后,一个人孤苦伶仃,在漫漫的冬季,最终沦落为一个“雪(谐‘薛’)中抱柴(谐‘宝钗’)”的妇女,这也未尝不可能。再结合“金簪雪里埋”,我们想象:在一个寒冷的冬季,宝钗一个人在家,没有了取暖的柴火,四处寻找柴火,但最后由于身体薄弱,力不从心,最后冻死在雪堆里,这种推测也完全是有可能的。


广告

脂砚斋评石头记(套装上下册)

作者:[清]曹雪芹

京东




1、《红楼梦》5个大丫鬟告诉你:5条女性职场潜规则

2、《红楼梦》告诉你,不注意这几点,再漂亮也会惹人反感

3、《红楼梦》第三回解读:宝黛初见,生命最美的时刻

4、《红楼梦》中的她,一梦沉酣,惊艳了时光

5、静读红楼:金钏之死

6、薛宝钗的结局是怎样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