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8mm f/0.95是你想要的吗?为何大光圈镜头很贵

 天童老僧 2018-12-23

这几天有人问村长,尼康的Z-Noct-Nikkor 58mm f/0.95,怎么这么大,价格也太贵了吧?买这个镜头的意义何在?还有人问:佳能的28-70 f2.0能否用在单反上?看来不少人是中了大光圈镜头的毒了,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超大光圈镜头,只有你了解了才不会盲目地崇拜与遐想。

是什么限制了超大光圈镜头的发展?

这一轮,全画幅微单相机的发布,的确让市场为止一振。你不革命,别人就来革你的命,这是非常现实的事情。然而,有人还关注到,无论尼康也好,佳能也好,全新卡口镜头更是十分强大,不仅有独步天下的全画幅F2恒定光圈变焦镜头,甚至一上来就甩出一款F0.95超大光圈的定焦镜头,可谓是极致豪华。


58mm f/0.95是你想要的吗?为何大光圈镜头很贵


一直以来,拥有一只大光圈镜头是很多摄影爱好者的梦想。其独特魅力在于营造出极致的浅景深虚化效果,而柔和的焦外成像可以把被摄主体从背景中分离开,照片反差也比较明显。

在超大光圈及大光圈的历史上,不乏一些能炸天的神级镜头出现,比如卡尔蔡司Super-Q-Gigantar 40mm f/0.33。当时,厂商纷纷研制大光圈镜头,佳能就推出了50 mm f/0.95镜头,而卡尔蔡司的技术人士不服气呀,这才有了怪胎Super-Q-Gigantar40mm f/0.33镜头。

58mm f/0.95是你想要的吗?为何大光圈镜头很贵


要知道,设计一款大光圈镜头并不容易。在大光圈的范围内,每提升一档最大光圈值,光学设计和制造的难度都要大幅提高。光圈值的定义是焦距除以光圈口径,所以 f/1.8、f/1.4、f/1.2 的孔径差异其实不小。


58mm f/0.95是你想要的吗?为何大光圈镜头很贵



之前,很多C粉都嘲笑尼康,做不出超大光圈镜头。 受制于卡口的直径,尼康的F卡口做出超大光圈镜头不容易,存在物理上限。

佳能EF卡口,法兰距44mm,内径为54mm,在135相机中是最大的。

尼康F卡口,法兰距46.5mm,内径44mm,在135相机中是最小的。


58mm f/0.95是你想要的吗?为何大光圈镜头很贵



三个品牌的全画幅微单,在取消反光镜结构之后。

佳能R卡口,法兰距20mm,内径54mm

索尼E卡口,法兰距18mm,内径46.1mm

尼康Z卡口,法兰距16mm,内径55mm

想要做大光圈,在镜头物理结构上有两个重要的设计点:镜后距短、像场小,目的是在尽量短的距离内将尽量粗的入射光锥聚焦在CMOS上。


58mm f/0.95是你想要的吗?为何大光圈镜头很贵


ps:微单与单反的结构不一样,法兰距差距比较大。两者的镜头设计也是有区别的。

58mm f/0.95是你想要的吗?为何大光圈镜头很贵


一般没有把微单镜头用在单反上,没有相应的转接环。相反微单的镜头群少,单反的镜头只要有有相应的转接环就能用在微单上。


什么是物理极限?

假设我们要设计一个50mm f/0.8的镜头,在理想状况下,这个镜头汇聚到焦点的光线最大夹角为64度。


58mm f/0.95是你想要的吗?为何大光圈镜头很贵



那么机身设计对应:

法兰距12mm,卡口直径需要56.8mm

法兰距16mm,卡口直径需要61.8mm

法兰距18mm,卡口直径需要64.3mm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超大光圈镜头总是体积很大,价格又很贵呢?

有个情况,相信大家都知道,那就是绝大部分镜头在最大光圈下画质下降。

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镜头?

1、通光介质的折射率随波长变化而变(引起色差)

2、透镜表面通常为球面(引起球差)

3、光具有波动性(引起衍射效应)

一般来说,像差对画质的劣化作用会随视场角和孔径增大而加大,也就是光圈越小画质越差。轴向色差、球差会影响像场,横向色差、慧差、场曲、像散和畸变会影响斜入射的光线,但不影响中心。为了校正像差,大光圈镜头的设计往往非常复杂,需要更多的镜片、非球面来进行校正,成本大幅提升,而校正工作精密又复杂,镜片光轴哪怕偏离一点,像质都会比小光圈镜头衰减的快。


58mm f/0.95是你想要的吗?为何大光圈镜头很贵



有人问我,尼康的Z-Noct-Nikkor 58mm f/0.95为什么会是手动对焦?要知道,自动对焦存在的目的是为了以最快速度精准合焦,但尼康这枚新头太难驱动,超大光圈本来就很难精准合焦,速度可能慢到和手动对焦差不多。与其这样,不如做成手动,让体积变小点,成本还能降低不少。


58mm f/0.95是你想要的吗?为何大光圈镜头很贵


我觉得,手动也好,自动也好,99.9%的用户会因为它的价格而没有任何想法。0.95这样的光圈本身就是讲玄学的,即便是徕卡堆了这么多的料,也没做的很好。尼康在Z系列元年抛出这么个镜头,很显然是为了显摆自己的设计生产能力,堵住那些曾经嘲笑过自己的人的嘴,产量应该很有限。如果能务实一点,尼康应该先推出50mm f/1.2,让大家爽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