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长根:破“五唯”,我介绍一种新的学术评价体系:SCI2.0

 标准生活 2018-12-23

冯长根: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科协第九届常委会人才与继续教育专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七届学科评议组安全科学与工程组共同召集人,曾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主持完成多项科技项目,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英国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 K.C.Wong Fellowship Award等奖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

近日,《科技部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科院 工程院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掀起了新形势下我国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新高潮。2018年12月15日,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UCSEF)举办活动,就“科研评价:破‘五唯’,立什么”这一话题,邀请来自计算机学术界、产业界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讨论新形势下科研评价体系的建设问题。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冯长根介绍了一种新的学术评价体系,为“破五唯”,立什么提供了新的思路。破“五唯”主题是指通知提到的“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之外增加了“唯帽子”

破“五唯”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

“五唯”痼疾近年来屡屡牵动科教界,甚至是全社会的敏感神经。“五唯”评价标准的特征是简单化、片面化、绝对化,“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助长了科教界的浮躁风气,阻碍了深层次创新成果的产出,给科研和教育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

冯长根认为,“五唯”的出现是在我国科技发展中评价优秀成果诞生的产物,“‘唯’的真正原因是历史性的”,原因在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论文发表规模大,同时出现的一种“泥沙俱下”的情况。在发言中,冯长根被问到“五唯”的形成是否存在行政干预的问题,促使了使用“五唯”中简单化、片面化、绝对化的评价指标。他认为,“五唯”的存在一定程度上让我国青年学者有了晋升之路,而任何评价体系都会演变成“唯”。由于论文的引用数与申请科研经费相关,存在一定的功利性,迫使“唯论文”成为了整个科研评价的核心。

对于破“五唯”,冯长根表示,“我们应该有长期的思想准备辩证地来看科研评价体系。今天我们破‘五唯’,未来新的评价体系可能还会发现新的弊端。”

超越“引用关系”的新理论——“学术传承”

“五唯”现象在科研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甚至院士遴选等活动中一度非常盛行,饱受诟病。冯长根认为,不破不立,破除旧“五唯”不容易,但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并被广泛接受更不容易。他表示,“自从有了SCI,论文引用量就‘绑架’了广大科研人员,如何让科教界从SCI和论文引用量中‘解放’出来,我想用学术影响力评价,与青年朋友一起来交流研讨建立一种新的学术评价体系,我称之为SCI2.0。”

2017年3月15日,《人民日报》曾刊登了冯长根《一种自然而然的科技成果评价方法值得推广》一文,详细介绍了作为新评价体系基础的学术链的价值意义。

科学引文索引(SCI)全称ScienceCitationIndex,是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实际上,很多人并不知道SCI到底“长”什么样子,多数人关心论文的引用量胜过关心论文水平和质量。冯长根说,我们要在“论文引用”中,“萃取”其中的“有效成分”,挤掉其中的“水分”。如何才能挤掉水分,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冯长根介绍,他关于建立新的学术评价的思考至迟源自2013年,而他的这个导致新的评价体系的思想最初被记录在一张便签上。当时学术界的环境是在诟病论文引用数的问题,他说:“虽然学术论文的引用是科学界的主流,然而更有分量的引用是在传世专著中的引用。”这时候问题就来了,“你有这样的专著来引用有价值的论文吗?如何反映这类引用?”他沿着这个思想继续发展,努力工作。2014年时冯长根更是找到一位博士后带领一个团队专门进行研究,当时他希望使用学术影响力来评价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冯长根认为,学术论文是科学技术发展长河中所做的一件事,要看到学术传承性。“一旦思考在学术传承中起到作用的论文,学术传承就进入了我们的眼睛,”冯长根和他的团队最终发现了学术链的思想。比如有一些课题,都由最初的学者提出概念,后人提出方程、给出初始条件,再发现问题,再被解决,进而形成一条“链”,即它们处在同一个学科课题方向上

研究这样的学术链对于精准把握课题的学术进程和学科发展脉络,深入探索学科发展规律,促进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包括实现对众多专家科技成果进行评价)有很大帮助。

冯长根用SCI对比他的SCI升级版(Science Chain Index),原来,看“论文引用”对应看“学术评论句”,计算“引用数”对应研究“学术链”,原来看重的“被引文献”对应现在的“被评文献”,原来看重的“施引文献”对应现在的“施评文献”。这个SCI的升级版,升级的地方就是应用了一个超越“引用关系”的新理论“学术传承”。他表示,目前SCI2.0正在进行中,未来该成果将会以英文索引刊物的形式面向全球出版。冯长根表示,这将是中国科研团队贡献给国际科技界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成果

一丝“亮光”:学术评论句

2014年,冯长根开始思考如何在学术评价中把“链”反映出来,提出了“学术评论句”的方法。他认为,自从现代科技诞生,科技专家在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记录下来时,就有了这种自然而然(对与自己相同课题的已有成果)的评价。由此,这些评价还相当准确地记录了一项课题是如何被专家们“添砖加瓦”式地向前推进的。

他说:“我们看到了改进SCI的一丝‘亮光’,这丝‘亮光’就是论文引用中的学术评论句。”

什么是学术评论句?学术评论句是指,在一篇学术论文中对于另一篇学术论文的具有显性评论性质的句子。冯长根给出了一个学术评论句的例子。

冯长根介绍,学术评论句必须写明三个要素:一,被评文献的作者姓名(如上句中谢和平);二,被评文献出现年份(时间词,上句中2005年);三,评论它的标志性词汇(标志词,如上句中“首次”)。同时他指出,与学术评论句配对的文末参考文献,必须是严格对应的被评文献本身。因为同一作者在同一年份,可能发表多篇期刊论文,也可能发表的是会议论文,甚至是其他人经由综述论文的二次引用,要对准时间找到真正的原始论文。由于现在的科研学术论文在评价中不仅有正面评价,也有负面评价,如何来判断是不是有用的学术评论句呢?冯长根提到了他寻找18世纪初时的文献的经历,他表示那篇文献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但是里面很多具体内容有可能今天来看是“过时”的,但不影响它在这一学科方面的历史地位。而对于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的学术评价,冯长根认为这类论文常反映的是工程师解决问题而发表的工作,这类大量的重复的工程类“解题”论文不会产生学术评论句,对于这类重复性工程科研可以有其他的评价方法。

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论文进入SCI2.0?冯长根认为也有两点,一是学术论文及其研究要有创新点;二是撰写论文时,要写学术评论句,要在自己的论文中评价别人的成果;冯长根说,“如果你从来不评论别人的成果,别人也不会评论你的成果。”

冯长根也呼吁,计算机领域的人才,通过大数据技术帮助进行深入广泛的SCI2.0工作。他近两年来发动了全国100多位学者,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找到了2000多条有效的学术评论。但因为期刊论文数量过多,这些工作只是九牛一毛,他希望能够有新技术的介入来加快这一进程。



整理/刘辛味   编辑/李清波   校对/李云凤   排版/秋 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