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遇(小小说)

 卧听风铃 2018-12-23

  医院,康复大厅。老宋每天比任何病友都来得早,他刚锻炼完臂力练习,又进行腿部肌肉锻炼,其他病友陆续在家人的陪护下来到。值班的张大夫匆匆走进大厅:“已经三个周了,所有病号只有老宋锻炼效果最佳,都不用拄拐杖了,看看!你们,还得人推着,人扶着,有的人就是离不开拐杖,大家向老宋学习,坚持,一定会康复的。”所有人都向老宋投去惊诧的目光。

  半年来,老宋不断来医院康复,最后一次出院那天,张大夫笑着对他说:“你是我第一个康复成功的病号,恭喜你,身体已经恢复,以后不用再来这里了,不过,记得,回家要加强锻炼,每天至少走八千步。”

  老宋除了下大雨,每天都坚持围绕所住的小区散步,从八千多步,增加到一万多步。

  暑假的一天,天闷热,空气中没有一丝风儿。他突然改变主意,去县城福强路的一排芙蓉树下。芙蓉花热烈张扬地笑在枝头,丝缕的馨香着实令人心旷神怡,老宋走到路的尽头,芙蓉树更换了其它树,他停下来,才想起自己走了约有八里路,要是自己返回去,那就得一万六千多步,他一摸口袋,记起手机还在家中充电,他只好调头,慢慢悠悠往回走。突然,他眼前一黑,一下子晕倒,倒在路旁的草丛里。

  呼啦啦地围过一群人,“怕是碰瓷的吧?”“谁认识他呢?”“快打120呀!”一蓝衣中年男人立即冲出人群,掏出手机拨打了120

  “这病人命大,遇上他亲戚或者朋友了,要不……”救护车走后众人又纷纷议论在街头。

  老宋醒来,看到自己又躺在医院里,脑海回放着芙蓉树、草丛,再往后就没有一丝记忆了。他急切地问护士:“我又得什么病?”

  护士听后:“你们家积德厚,遇好人送你来的,刚磁共振检查了,你的大脑什么病灶也没有,张大夫说只是短暂性的脑晕厥,一天二日就可以回家。”

  “你说有人送我来的?谁?”

  “不知道,那人不肯留姓名,送你到急诊室,留下三百块钱,说是有急事就走了。好像五征厂的,穿五征工作服呢。家人联系方式给我吧,我联系让他们来。”老宋告诉女儿的电话,护士记下后又补充:“你有五征亲戚吧?那人大约四十岁左右的男人。”

  “医院的监控录像怎么能看到?我想知道谁把我送来的。”

  “真不巧,大厅的监控由于线路问题,没有来得及修,已经一天不能用了。”

  老宋淘空脑袋,连丈母娘家亲戚,也没有想起有个四十岁左右的男性亲戚,不由地摇摇头,慢慢地从床上坐起来,向医生办公室走去。

  此后,老宋出门前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摸手机,这个习惯已经养成五年。

  他一如既往每天坚持走一万多步,不过走路的路线不再是住的小区周围,而是富强路,五年来,他一直惦记着送他去医院的那个穿五征服装的人,脑海期盼有个奇遇,能遇见心中的恩人。

  又是芙蓉花开的季节,老宋走在树下。忽然,他遇到一年迈的老人,老人看到他,拉住他的右臂:“儿子,儿子…..

  “老大爷,我不是你儿子,你住哪里呀?”

  “嘿嘿,住楼上,住楼上。”

  “哪个楼上?”老宋没有再问,脑海立即反应这老人是老年痴呆症。他想也没想就搀扶老人往自家方向走去。

  老人走得很慢,他欲想用左臂揽过老人的腰,伸手的刹那,触摸到你老人腰间特意缝制衣兜里的硬卡片,他灵机一动:“是不是有家人联系方式呢?老人出走家人该有多么着急?”他把老人扶到花坛边,让老人坐在干净的地方,慢慢地从老人那个衣兜掏出那张卡片。

  “你好!你是?

  “你好!请问你家有个八十岁左右的老人吗?”

  “那是我父亲,我们正在找呢。”

   “太好了,你也真有心,我们在福强路与重庆路交汇处。”

  十分钟后,老人的儿子骑着摩托车赶来,一见是老宋:“原来是你?五年前我们见过一面的。”

  老宋蓦然想起当年他在芙蓉树下发生的一切:“我找了你好多年,原来送我去医院的人是你?”

  来人笑笑:“应该的,我在义工队。”

  “你在哪个义工队?”

  “城北。”

  “巧了,我也在义工队,城中的。那年我出院,女儿提醒我,送人去医院的最可能是义工队的人,我退休后就加入了。”

  两人一见如故,会心一笑。老宋轻轻地拍了拍老人儿子的肩:“你家方向,走!去你家!我打车送老人回去,你自己骑车吧,哈哈!”(1593字)

《西楚文艺》2018.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