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层模型与四层模型的区别以及常见的网络协议

 笑对人生8888 2018-12-23

七层: OSI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它是理论的,参考模型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四层: TCP/IP模型 ,现在实际应用的这一层

网际接口层->互联网层->传输层->应用层

物理层: 主要定义的是—传输介质 比如 RJ-45等 这一层没啥协议,都是规范啥的

数据链路层:就是平时的局域网,局域网内的数据传输 MAC层

常见协议:

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al) 地址解析协议,就是 把 IP->MAC(你听过ARP欺骗的)

RARP(Rerserv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al) 反向地址转换协议 MAC->IP

当然他们是没有端口号的,他们表现的是一一对应关系

比如: cmd-> arp -a

网络层: 外网的传输 IP层

常见协议:

IP (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

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网络控制信息协议 (平时的ping)

IGMP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组管理协议

NA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网络地址转换

传输层:

TCP

UDP

应用层:

HTTP 80

HTTPS 443

DNS 53

SMTP 发送邮件端口 25

POP3 收邮件端口 110

FTP 20端口,负责传出数据, 21端口负责发起和建立连接

TELNET 23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客户端请求用的67端口,服务器回应用的是68端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