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必考知识点整理,替孩子收藏了!

 学思践悟必有成 2018-12-23

期末知识总复习

一、易读错的字

荻港(dí) 溃退(kuì)  锐不可当(dāng) 遗嘱(zhǔ) 翘首(qiáo)

酷似(sì) 由衷(zhōng) 眼花缭乱(liáo) 桅杆(wéi) 凛冽(lǐn)

坠毁(zhuì) 咆哮(páo) 湛蓝(zhàn) 殚精竭虑(dān) 扒手(pá)

发髻(jì) 匿名(nì) 教诲(huì) 挟着(xié) 解剖(pōu)

畸形(jī) 诘责(jié) 杳无消息(yǎo) 不逊(xùn) 瞥见(piē)

祖籍(jí) 溺死(nì) 深恶痛疾(wù) 勉强(qiǎnɡ) 差役(chāi)

牢骚(sāo) 长髯(rán) 不辍劳作(chuò) 藏污纳垢(ɡòu) 胡髭(zī)

黝黑(yǒu) 一绺(liǔ) 粗糙(cāo) 粗鄙(bǐ) 滞留(zhì)

愚钝(dùn) 禁锢(ɡù) 颔首低眉(hàn) 侏儒(zhū rú) 锃亮(zènɡ)

胆怯(qiè) 赤裸裸(luǒ) 广袤无垠(mào) 炽热(chì) 猝(cù)

窒息(zhì) 渍(zì) 踱步(duó) 幼稚(zhì) 轮廓(kuò)

简陋(lòu) 骤雨(zhòu) 沿溯(sù) 素湍(tuān) 飞漱(shù)

怪柏(bǎi) 绝

(yǎn) 颓(tuí) 沉鳞(lín) 未寝(qǐn)

戾天(lì) 徙倚(xǐ yǐ) 白沙堤(dī) 燕然(yān) 汉塞(sài)

奔丧(sānɡ)  狼藉(jí)  踌躇(chóu chú) 迂腐(yū) 蹒跚(pán shān)

举箸(zhù) 簌簌(sù) 菌子(jùn) 鲜腴(yú) 密匝匝(zā)

洗涤(dí) 牛犊(dú) 炫耀(xuàn) 消逝(shì) 蔓延(màn)

凋谢(diāo) 濒临(bīn) 俯瞰(kàn) 深渊(yuān) 遏制(è)

倦怠(dài) 娑娑(suō) 无边无垠(yín) 坦荡如砥(dǐ) 秀颀(qí)

弧形(hú) 和谐(xié) 推崇(chónɡ) 惟妙惟肖(xiào) 轩榭(xuān)

丘壑(hè) 镂空(lòu) 斟酌(zhēn zhuó) 汴梁(biàn) 田畴(chóu)

枢纽(shū) 跋涉(bá shè) 舳舻(zhú lú) 沉檀(tán) 遒劲(qiú jìnɡ)

绢本(juàn) 纤夫(qiàn) 巢窠(kē) 络绎不绝(yì) 摩肩接踵(zhǒnɡ)

倒塌(tā) 纤弱(xiān) 罅隙(xià) 轧扁(yà) 孵化(fū)

抵御(yù) 喧嚣(xiāo) 车辙(zhé) 徘徊(pái huái)

二、易写错的字

要赛(塞)  仲载(裁)  班(颁)发 遗瞩(嘱) 郭(敦)煌

凛洌(冽) 堕(坠)毁 眼花瞭(缭)乱 弹(殚)精竭虑 菲(绯)红

绎(驿)站 和霭(蔼) 油光可签(鉴)  精通时世(事) 查(杳)无消息

祖藉(籍) 缀(辍)学 粗制烂(滥)造 正襟威(危)坐 诚皇(惶)诚恐

慈详(祥) 躁(燥)热 吹虚(嘘) 暗(黯)然失色 举著(箸)

颓堂(唐) 妥贴(帖) 扑籁籁(簌簌) 蹒姗(跚) 不能自己(已)

饱胀(涨) 牛渎(犊) 眩(炫)耀 张目节(结)舌 曼(蔓)延

绸(凋)谢 频(濒)临 谒(遏)制 坦荡如底(砥) 狐(弧)形

暴胀(涨) 和偕(谐) 推祟(崇) 巧妙绝仑(伦) 唯(惟)妙唯(惟)肖 漫(蔓)延 堆沏(砌) 就地取才(材) 重峦叠障(嶂) 应(因)地治(制)宜

浑(混)凝土 斟灼(酌) 阅厉(历) 瀚(翰)林 善(擅)长

慑(摄)取 俳(徘)徊 无遐(暇)一顾 络绎不决(绝) 磨(摩)肩接踵

喧器(嚣) 雍(臃)肿 一应具(俱)全 车水马笼(龙) 无动于中(衷)

遂(隧)道 料俏(峭) 倦笞(怠) 锤练(炼) 自出新(心)裁

三、易用错的词语

如梦初醒: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不是指从梦中醒来,要注意与“恍然大悟”“茅塞顿开”区分开。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要注意与“胆战心惊”区分开。

抑扬顿挫:指(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不可用于形容故事情节曲折。

无可置疑:指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不可用来指提不出问题。

正襟危坐:指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要注意使用场合,不可用于形容人的站相或走相。

粗制滥造:指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属于贬义词,不能用于褒义。

颔首低眉:低着头,形容谦卑恭顺。不能用来形容五官。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属于褒义词,不能用于形容坏人。

不相上下:分不出高低好坏,形容程度、水平相当。使用时应注意与“并驾齐驱”“势均力敌”等词区分开来,“并驾齐驱”着眼于共同前进,“不相上下”着眼于难分强弱,“势均力敌”只形容力量均等。

深不可测:深得无法测量,形容极深,也形容不易捉摸。使用时应注意与“高深莫测”的区别,“高深莫测”多用于形容学问或神情等,有时还用于讽刺故弄玄虚者,含贬义;“深不可测”则多比喻情况捉摸不透或道理深奥难懂,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运用。

无能为力:指没有力量来完成某事,强调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应注意与“无计可施”的区别,“无计可施”强调的是“计”,侧重指想不出办法来,而“无能为力”侧重能力不济,使用时注意区别语境。

别具匠心:指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用于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使用时注意与“别开生面”“别具一格”区分开来,“别开生面”指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别具一格”指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要根据具体语境恰当选择运用。

珠光宝气:形容穿着、衣饰华丽或陈设精美华贵,只能用于形容物品,不能用来直接形容人的外貌或气质。

自成一家:指在某种学问上或技艺上有独创的见解或独特的做法,能自成体系,不能理解为自我封闭、拒绝沟通的意思。

无动于衷: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现在多用于贬义。使用时注意和“麻木不仁”区分,“麻木不仁”偏重于反应迟钝,比喻思想不敏锐;而“无动于衷”偏重于内心淡漠而毫无反应。

四、常考文学常识

1.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6年他逝世的二十几年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

2.“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新闻有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三个特点,其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

3.《藤野先生》的作者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曾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4.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思想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5.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三作家》《罗曼·罗兰》等。

6.《三峡》一文的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

7.《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作者是苏轼,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8.《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中的诗眼是“”“”。这首诗的作者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人称“诗佛”。苏轼评价其诗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诗圣”杜甫合称“李杜”。

10.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诗王”之称。

11.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散文代表作品有《背影》《荷塘月色》《绿》《春》等。

12.《白杨礼赞》的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路》《三人行》,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13.《我为什么而活着》作者是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罗素

14.《昆明的雨》作者是现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其代表作有《受戒》《大淖纪事》等。

15.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其最大特点是“形散神聚”。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叙事散文写景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等。

16.《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文中提到的《水经注》是中国古代地理名著,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

17.《苏州园林》的作者是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文中引用的“鱼戏莲叶间”出自汉乐府《江南》

18.《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北宋宫廷画师张择端《东京梦华录》南宋孟元老所作的一部笔记著作,追述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风貌。

19.《蝉》这篇课文的作者法布尔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作家,代表作是《昆虫记》

20.说明文具有知识性通俗性条理性三大特点。按语言风格,可分为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按说明对象的性质,可分为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文常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作引用列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等。

五、古诗文默写

1.(2016·湖南益阳中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2016·浙江舟山中考)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3.(2016·甘肃武威中考)鸢飞戾天者,忘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4.(2016·湖北黄冈中考)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5.(2016·陕西中考)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其五>》)

6.(2016·湖南常德中考)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7.(2016·贵州贵阳中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8.(2016·广西桂林中考)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9.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10.(2016·江西中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1.(2016·江苏南京中考)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12.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1.(2016·甘肃武威中考)王维《使至塞上》中以“征蓬”“孤雁”自比,写飘零之感的句子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2016·山东济宁中考)少壮理应努力,暮年仍可奋发,曹操在《龟虽寿》中以比喻手法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3.(2016·四川广安中考)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早春莺歌燕舞所带来的勃勃生机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2016·辽宁大连中考)在《渡荆门送别》中,李白用游动的视角写群山渐渐远去,江水向广阔的平原奔腾而去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5.(2016·湖北荆门中考)翻开厚重的古诗词书卷,驻足就能看见“忧国爱国”的茕茕身影,俯身便能听见“报国建功”的铿锵之音。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确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

6.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净便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7.(2016·吉林中考)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8.杜牧在《赤壁》中用典故从反面设想,含蓄地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9.(2016·吉林中考)在战争年代,当与亲人消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人们常用杜甫《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两句诗来表达心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