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至一阳生,三九补一冬!三九天灸好这10个穴位,来年无病痛!

 忘忧草4321 2018-12-23

2018-2019三九灸时间表:


预备灸:2018年12月12日—21日

一九灸:2018年12月22日—30日(现在)

二九灸:2018年12月31日—2018年1月8日

三九灸:2019年1月9日—1月17日

加强灸:2019年1月18日—27日


一、今日三九第1天,最难熬的日子开始了!



今天是三九的第一天,也是冬至,这意味着一年中最难熬的一段时间开始了。


因为今天是一年中太阳离地球最远的一天,所以接下来至少一个月,气温会持续下降,气温会一天比一天低。


走在路上,冷风刮一刮,再厚的衣服都挡不住,躺在被窝里也还是凉凉的。对身体健康将是严峻的考验。


各种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关节疼痛,关节炎,皮肤冻疮等等,可能会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集中爆发,务必做好保暖,护住阳气,不要抱着侥幸心态。


但反而言之,假如接下来一个月能够安然无恙的度过,不生疾病,不损失阳气,来年会舒服很多。


二、三九天5大禁忌,不要犯!



1.一骨碌爬起床


三九天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心血管壁在清晨最脆弱,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发都在此时,醒后猛起身,血压一下上不来容易发生意外。


2.用围巾捂口鼻


围巾一般不常清洗,会大量吸附灰尘和细菌,且其纤维容易脱落,长时间用围巾捂口鼻,可能诱发呼吸道疾病。


3.一大早锻炼


冬季清晨寒冷,心脑血管因此受到明显刺激,且早上污染堆积严重,并不适宜锻炼。最好在下午三四点进行,以慢跑、快走为宜,运动前至少热身20分钟。


4.长时间不开窗


冬天待在空调房内,长时间处于封闭状态,空气流通不良,易滋生细菌,感染呼吸道疾病,需定期打开窗户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有些地区冬天习惯使用煤炉、烧煤、烧炭,烧柴火取暖,也一定不能忘了开窗通风,严防一氧化碳中毒。


5.不及时补水


记住,越冷越要多喝水,冬天待在温暖的室内,人很少外出活动,但水分一直在消耗,喝水少,血液更浓稠,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数九寒天虽然难熬,有诸多不便,但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即下一个循环开始了,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为“大吉之日”,预示着否极泰来。


此时人体最容易吸收外来营养,发挥滋补功效,是艾灸与进补的黄金时间,所以自古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


抓住这个时机,妥善进补,滋养身心,三九补好了,来年营养足,阳气旺,能够更加健康,少生病甚至是不生病:


1.食补,宜温补


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猪腰、鱼肉等,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黑芝麻、黑木耳、黑豆等黑色食物多能入肾,也是冬季首选。


2.睡补,睡宜早


为了顺应冬藏,人们的起居上应注意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清晨不妨赖床几分钟,伸伸懒腰,或者靠在床头坐三五分钟再起。


3.动补,


冬藏时节,锻炼要有节制,微微出汗就好,建议选择一些舒缓的运动,如慢跑、踢毽子、打拳、散步等,以免扰动阳气。


4.心补,心宜平


注意积极调节心态,节制喜怒,多听音乐,参加娱乐活动。还要多晒太阳,接受“光合作用”,静心等待寒冷过后的春色。


四、三九灸适宜人群



说到进补,自然少不了三九灸,今天是三九灸正式开始的第1天,实际上绝大多数人,只要身体没有特别的异常,又具备以下这些需求,那么就可以三九艾灸:


1.养身,强身健体,防未病


养生是一门极高深学问,最早出自于《庄子》,依据中医理论,养生是为了引导身体,使人的精气神顺应天地自然运行的规律,趋向于完美,那就诸邪不侵了,艾灸在这上面有不错的辅助效果。


2.体质虚弱,增强抵抗力,少生病


体质虚弱者常有这些表现:失眠、神经衰弱、抑郁、焦虑、疲倦、头痛、颈肩腰背酸痛,畏寒怕冷、容易咳嗽感冒、手脚冰冷等。


体质虚弱不分年龄性别老幼,长期身体虚弱,或是突然虚弱,均适合三九艾灸。


3.罹患疾病,调已病!


呼吸疾病人群,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咽炎、各种慢性咳嗽。


肠胃疾病患者,如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的人群。


包括颈椎腰腿疼痛患者,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等,都适合三九艾灸。


五、三九灸好10大穴,来年无病痛!



三九灸艾灸哪些穴位,很多人常常会纠结,毕竟人身上经络穴位众多,而三九灸时间有限,不可能每一个都灸到,即便灸了,灸量也肯定不够!


以下这些穴位,是艾灸界多年经验总结,效果突出,同时适合大多数人三九灸重点施灸。


将这些穴位灸透,有助于调节全身体质,焕发阳气,来年无病痛!


三九灸养身主穴(宜收藏)



1.大椎——(诸阳之会,激发诸阳阳经之气,通阳活络)



2.脾俞——(健脾益气,补中和胃)



3.肾俞——(补益肾阴肾阳,益肾滋阴,增液润燥)



4.命门——(益肾壮阳)



5.中脘——(健运脾胃,益气养血,理气消滞)



6.神阙——(回阳益气,助阳气之升发,宣通血脉)



7.气海、关元——(益气温补元阳)



8.足三里——(调理脾胃,化生气血,扶正培元)



9.三阴交——(健脾、补肝、益肾)



10.涌泉——(肾经之起点穴,益肾养阳)



艾灸方法:头面部每次20分钟,胸腹部30-40分钟,背部四肢25分钟,一周休息1-3天。具体以自身感觉为准,觉得舒服,灸后没有异常反应,可适当延长时间,循序渐进,以不上火为判断依据。


艾灸顺序: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先灸左侧,后灸右侧,先灸背部,再灸前(节省时间可同时灸数个穴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