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筝练习:如何准确掌握强弱变化

 自然自如自豪 2018-12-23

在音乐中,强弱程度也叫力度。强弱的表达是音乐要素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它是塑造音乐形象和表达音乐思想的重要手段。

弹筝是需要指力的。力度决定着发音的质量。力度过大,声音太噪,声音的美感降低,也容易破掉;力度太小则声音发虚,轻飘飘的感觉,不扎实。

古筝演奏中,强弱程度(力度)不像节奏、节拍那样有着明确固定的表达,可能同一首乐曲,甚至同一个乐句,演奏者所用的力度也是不一样的。

当然,作曲家为了能够表达自己的音乐思想,通常在曲谱上会有适当的强弱记号,但这并不代表记号以外的乐句不需要强弱表达。因此学习视唱练耳能够培养学生对于强弱的表达能力。

古筝教学的过程中,当学生对于基本技法的掌握已经略有熟练之后,可以弹一些小乐曲时就开始引导学生。

起初,初学者对强弱的理解并不透彻,大多数古筝老师会采用要求学生夸张地去表达强弱,并且带有一定的身体动作这样的方式来让初学者理解强弱变化。

如:弹奏弱音时,身体向前倾斜,手指移到琴码去进行弹奏;

· 弹奏强音时,身体直立,手指移到前岳山处弹奏;

· 仅仅弹奏还不够,一定要边弹边唱,让自己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

如此一来,音色、强弱、肢体语言都能够表达出来,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能够领悟其中的奥妙,弹奏出属于自己的风格特征。

理解强弱变化的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教会你如何控制力度。强弱的控制技术,是古筝演奏中最重要、也是最难掌握的技术之一

如何训练强弱的控制?

一、每日的音阶练习用不同的力度和速度练习,不要只用快、响来要求。力度的幅度可以逐渐扩大,强到多强?弱到多弱?可以最大限度地训练重量弹奏法。比如,上行渐强,下行减弱,或者反之。而且速度一定要慢!速度慢了,才能够静下心来听:是哪个手指的控制力不好,然后重点练习它。

二、选择“慢的、柔板”一类的作品学习,用自己能够理解的,能够被感动的乐曲片断,来训练触弦。这一训练要有对音色的想象,因为有了衡量的标准,练习才有效果。

单就弱音来讲,还是要注意声音的“点”,做到声音“轻而不虚”,就是说,不论是强还是弱,指尖都要有内在的力量,弹出有穿透力的声音,让音乐厅每个角落的听众都能听得到。

这个问题,在古筝大师课上,大师一般用“针尖一样有力的指尖”来要求学员。如果一要求弱,手指就发软,或者到弱的地方,降不下音量来,其实就是没有准备好!这个准备包括演奏者在乐曲情绪上的提前准备,和弹奏动作上的准备,感性和理性的平衡问题,是需要长期的严格训练才能达到统一的。 

以上两种方法,一种是纯技术训练,一种是技术和乐曲的结合,实践证明是有一定效果的。在练琴和教学的过程中,弹古筝的人,仅仅有对乐曲的感悟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灵动的手指、扎实全面的技术功底做依托,两者结合起来才是完美称职的演奏家。一起加油吧!

注意点补充

对于力度的掌控,需要不断揣摩,需要实践,以掌握火候。

1.不能过于强调力度,也不能仅仅限于弹出声音来就可以。我们经常见到有些人唯恐自己弹奏的发音太轻,而过于强调力度,由此导致大胳膊高抬,借助胳膊挥动的力气带出发音,大指与中指的力量都一致了,貌似也音量大了些,但是却没有照顾到音质、音色这两个层面。要知道声音的结实与不结实,不全在于用力的大小,还在于触弦的具体方法、角度,触弦的深浅等等因素。

2.力需要气的支撑,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呼吸的工作了。恰到好处的呼吸可以有助于力度的拿捏,而没有“气”的支撑,力也显得比较单薄和无助,更不用提音乐具有多大的张力,多么能打动人心了。

3.对练习曲要高要求对待。弹奏古筝应该注重最初不同节拍练习曲的练习。从节拍这一层来看,4/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3/4拍子是强弱弱,2/4拍的是强弱。这是我们从一开始就要注重的。练习中一定要做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