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像芦苇一样生长——品读田锋国“诗”“书”“画”艺术

 网摘文苑 2018-12-23

对于一个画家来说,能够提笔挥毫在自己的画作上题诗,是很难能可贵的。画要画得好,诗要写得妙,更要有深厚的书法功底,三者皆能上乘,便会被人推崇为“诗书画三绝”,这就要求画家有很全面的学养。在我熟知的艺术家朋友里,田锋国便是这样一个艺术修养很高的人。

像芦苇一样生长——品读田锋国“诗”“书”“画”艺术

田锋国凭借着自由不羁的艺术个性,对自然世界的深切感受以及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俊发的才气,在艺术领域推陈出新,创造出了中国当代写意诗书画三位一体的艺术新体貌。 田锋国自幼热爱艺术,在高中时便是校内著名的黑板报能手。参军之后,由于他的艺术特长,被调任师部集训队担任幻灯片绘制、播放师。在绘制幻灯片的过程中,他经常一个人独立完成撰稿、配乐、绘画、朗诵配音等系列工作,经他绘制过的幻灯片,经常被所在部队电影晚会上播放,获得部队战友们的好评。这一系列的艺术经历就像一粒种子,扎根在他的内心深处,等待时机破土而出,向更高处成长。

像芦苇一样生长——品读田锋国“诗”“书”“画”艺术

田锋国美术作品欣赏

1982年部队复员的时候,田锋国是带着一个素描画夹与一个填满各种染料的油画箱回到家乡的。由于对艺术的热爱,1983年他几乎参加了济南市各大文化艺术馆举办的所有美术培训补习班,在坚持文化课学习的同时,他的素描、速写成绩也有了长足的进步。1987年田锋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山东师范大学第一届夜大成人班,受教于徐金提、张彦青、张鹤云、朱学达、曹昌武、朱铭等前辈名家。他在系统学习美术理论的同时,也夯实了自己的绘画技法,在此期间田锋国对于中国诗书画三位一体的表达方式有了深入了解,也慢慢形成了自己独到理解和认识。

像芦苇一样生长——品读田锋国“诗”“书”“画”艺术

田锋国美术作品欣赏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也是一个有着深厚绘画传统的大国,同时中国的书法也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诗书画三者的结合历史久远。田锋国善写楷书。楷书,顾名思义是一种标准字、法则字,中国的楷书文字美轮美奂的保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田锋国看来,楷书既体现了中国的周易文化,又诠释了九宫八卦的图形含义,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中国人文精神和中国人审美的最高规范。在他书写楷书的过程中,内心产生的宁静、安详、平和、慈悲、欢喜的情绪,加深了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提高了文化修养及国学修养。同样,诗和画在中国文化里,无疑是一对最为紧密的姐妹艺术。钱钟书在《中国诗与中国画》里甚至认为“它们不但是姊妹,而且是孪生姊妹”,这个比喻有效的阐明了诗歌与绘画的关系。在田锋国看来:“在中国艺术里,诗与画是密不可分的。画与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谓‘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非常清楚的表明诗与画渊源颇深,此二者互为表里,水乳交融。画是用水墨五彩线条比例构图的艺术,而诗是以语言文字表达叙述的艺术,在表达万事万物时两者却有相似相通之处。所以我们在谈到画时,不能避而不谈画固有的诗境元素。” 中国的书法、诗歌和绘画三者是彼此关联,相互呼应的,在艺术上是相通的,是互补的。无论是“诗”也好,“画”也好,“书”也好,三者都是要在一定情感的指引下,才能够彼此相融,彼此渗透,而绘画的“干湿浓淡”、诗歌的“平仄转折”、书法的“力透纸背”三者更是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绘画是外表,书法是筋骨,诗歌是情绪,田锋国就是在这样的艺术状态里,寻找艺术的真谛,寻找学习的快乐,寻找生命的美好,用一种慈悲和欢喜的心态把握生活中的每一份情怀,记录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像芦苇一样生长——品读田锋国“诗”“书”“画”艺术

田锋国美术作品欣赏

田锋国喜欢画芦苇荡。他笔下的芦塘:春天一片盎然生机,夏天野趣横生,秋天似低头高歌的音乐家,冬天凌寒傲雪又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他笔下的芦苇,好像是充满哲思的思想者,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光影,不同的环境中散发出了不同的人格魅力。为了描绘出芦塘深处芦苇的思辨性,田锋国只身走遍大江南北的每一处芦苇荡。在这个过程中,他体会出了大自然的伟大,万物生命的崇高。在每一个芦塘深处,他听过风吹芦苇发出的天籁之音,看到了鸟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美,探索过芦塘深处的蛙趣……此间自然的大爱、人类的渺小,生命的可畏,让田锋国在思辨中领悟出中国人文及艺术追求的天人合一之境界皆蕴含于此。他前几年创作的《芦塘秋韵》,2013年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年度展览中获得优秀奖(最高奖)就是对他辛勤创作的最好回报。作为观赏者,我们有时候看到田锋国笔下的芦苇就像他自己一样:时常低头思索,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有着不屈不挠的求知精神,欢喜、慈悲且祥和,生活中充满了妙趣横生……

像芦苇一样生长——品读田锋国“诗”“书”“画”艺术

田锋国美术作品欣赏

画自己的画,题自己的诗,这让田锋国非常自豪。他常说这是完完全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如他的《芦花深处是我家》的作品中自题诗:“红荆湿地大河秋,芦荻萧萧水上悠。一夜西风花自落,数声寒鹭白沙洲。”如在《芦塘棲鸥》作品上题诗:“沙渚芦荷棲鹭鸥,明湖深处泛孤舟。喧嚣尘世何处遁,养气还宜碧水游。”诗画相得益彰,增加了画作的文化内涵,让人们在赏画读诗中,更能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内涵。赏竹、画竹、咏竹是田锋国闲暇时光的最爱,他常在自家附近的竹园里徘徊,也常以在自己的画作上题咏竹诗为乐事:“墙脚篱旁亦庙堂,经风历雨窜天长。红尘不解潇湘意,绿隐幽居度日光。”这首《幽居》的诗作就经常出现在他的画作上,这首诗表达了他的志向和情感。

像芦苇一样生长——品读田锋国“诗”“书”“画”艺术

田锋国美术作品欣赏

对于绘画,田锋国经常说过:“绘画,立意须高,笔墨之中须有人文精神、艺术人格的体现,有作者的精神世界体现。”正因为有从大处着手的胸襟和眼界,使他对中国当代写意画的脉络发展与变化有挈领提纲之悟。眼高方能手高,纵观田锋国笔下绘画的风格、气象,豪迈不失从容,优雅不失冷静,笔墨之间的生命力与浪漫情感的蔓延也是其笔墨特色的纸面体现,而“诗”“书”“画”三者合而为一的艺术效果,更是组成一种妙不可分的美学意境,这种文学与视觉艺术的结合让每一个观赏者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像芦苇一样生长——品读田锋国“诗”“书”“画”艺术

田锋国美术作品欣赏

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说过:“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然而在田锋国看来,若是能给我一支画笔,我便能用它描绘出宇宙的全部来。最后,我们祝福这个敏而好学、顽强坚韧的山东汉子,愿他在艺术的道路取得更多成绩,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我们拭目以待。

像芦苇一样生长——品读田锋国“诗”“书”“画”艺术

田锋国近照

田锋国简介:中国农工民主党省直艺术支部副主委,齐鲁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工人报社美术编辑,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2013年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的201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评选,作品《芦塘秋韵》获(最高奖)优秀奖。 2013年参加中国画学会组织的“绿色和谐——第四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评选,作品《花香四季》获(最高奖)优秀奖;2017年获中国国家画院、中共济源市委、济源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全国美术、书法作品展”(最高奖)优秀奖。2009年作品专著《水墨品质——田锋国》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

像芦苇一样生长——品读田锋国“诗”“书”“画”艺术

李笑涛

本文作者李笑涛简介:现任李冰奇美术馆馆长,九三学社社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济南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当代艺委会特约委员,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九三学社中央画院画家,美国东西方艺术学会副会长,美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山东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就你不知道——宝贝计划》节目特邀鉴定专家,山东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频道《投资品鉴》特邀主持人兼鉴定专家,山东泰山文化艺术品交易所艺术顾问,《新鲁商》杂志文化版专栏作家,《艺术金融》杂志文化版专栏作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