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首陕北民歌火了,歌曲背后是一位“陕北民歌活化石”的传奇人生……

 三合堂小伙计 2018-12-24

民歌中国

传承民歌文化 · 分享民歌作品

' 大摇大摆哎嘞哟,大路上那来。你把你的那个小白脸脸调过来,哎摇三摆…… ' 头戴白羊肚手巾,身穿深蓝布袄,脖子上挂着旱烟袋,一位陕北 ' 老汉 ' 双手揣袖,站在窑洞前,原生态的民歌张口就来。这是微电影导演赵海博在快手发布的短视频陕北民歌《摇三摆》,短短半个月,视频已经有一百多万次播放,网友纷纷打趣道:这个视频真是火得 ' 一塌糊涂 '!

视频:快手《摇三摆》

虽然《摇三摆》火了,但恐怕很少人知道它的创作者——柴根(儿)。柴根是陕晋蒙交界地区著名的陕北民歌传承人,也是新中国最后一代脚夫,他大半辈子赶着牲灵跑遍了山西、陕西和内蒙河套地区。

艰辛的脚夫生活成就了柴根民歌演唱艺术,他从 8 岁开始唱歌,70 多年从未间断。他不仅熟谙陕晋蒙一带的民歌、道情、秧歌等艺术形式,许多濒临失传的曲目曲调更是他的 ' 独门绝活 ',在当今世界上只有他一个人掌握。因此,柴根也被誉为'陕北民歌活化石 '

二十多岁的时候,柴根已经在晋陕蒙一带小有名气了。他看见什么唱什么,而且全是现编现唱。每当他一亮开嗓子,无论是买卖人还是过路人,都会停下脚步,驻足聆听。有一次,柴根一个人赶着毛驴去内蒙赶集,看到那里的女孩子很漂亮,特别是她们走起路来一摇三摆的样子让柴根很是动心,于是触景生情,哼唱出了《摇三摆》

' 摇三摆 ' 不仅成为了贯穿歌曲始终的固定衬词,也从另一侧面加深了对女性形象的鲜明塑造,配上柴根洗练简洁、冷峻到位的行腔,歌曲在跌宕中结实而不臃肿,苍劲中略见顽皮。《摇三摆》一经唱响,很快就在陕北及内蒙河套一带传唱开来。

视频:柴根《摇三摆》

1976 年,著名民歌研究人霍向贵带队去省上参加文艺调演,府谷就去了柴根一个。谁料,当时的农业社不放人,政府负责人却亲自打来了电话:立刻放人、不去不行。那是柴根第一次参加正式的演出,他的二儿子给他换了一身新衣服,柴根亲自杀了一只羊做花费。在这次调演中,柴根一举获得金奖,这也是他一生中第一次获奖。

2000 年,柴根首次亮相中央电视台,演唱了《摇三摆》《五哥放羊》《十对花》《二道圪梁》,让全国的电视观众都领略到了' 陕北民歌活化石 '的风采。此后,他几乎每年都要参加 CCTV 节目。2004 年,在首届 'CCTV 西部民歌电视大赛 ' 上,年逾耄耋的柴根老当益壮,夺得铜奖

视频:王二妮《摇三摆》

2006 年,柴根突发疾病卧床不起。休养了将近半年,柴根虽然又站了起来,但身子骨已明显大不如前了。身体日渐衰老,柴根的心却从来没有服老,他说:'如果不是这场病,我还要再唱五六年'。

策划 / 撰稿 / 编辑:民歌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