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临绝地而不衰”看危机意识

 声动天下 2018-12-24
          危机意识是紧急或困难情况下的感知及应变能力,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不缺少危机意识的民族,中华民族伴着五千年文明传承从一次又一次危机中走来。新的时代,共产党带领中华民大踏步走在“中国梦”的复兴之路上,新的机遇,共产党正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居安思危,宁静致远。
曾几何时,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凌,危机中的中华民族命存一线,危机唤醒的民族奋起意识催生出“三民主义”,孙中山先生救民族存亡与危难之中,中国共产党强国富民的回响百年激荡,正是这一大批革命先烈在危机中催生出振兴中华的雄才大略,才有了如今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才有了中华儿女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懈探索。
          时光荏苒,95载春秋岁月里,一代代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逐渐走向富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新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经济的增长让中华民族挺直了脊梁,一派盛世清明呈现眼前。两个时代,两种景象,危机中奋起的新中国用“临绝地而不衰”的气节为中华民族代言。何谓居安思危?何谓“临绝地而不衰”?
          静坐常思己过。《论语·卫灵公》有语:“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要做到时常自省,在自省的过程中寻找真知,反省自己的过失,反省自己的不足,善于总结,正视自己得失才能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党员干部在生活中要严以律己,在工作上要务实清廉,是道:“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思考不仅有助于查遗补缺,更是一个自我素质提升的过程。
          忧劳可以兴国。中华民族的崛起之路,是一部为实现民族复兴二染满血泪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已经证明:发愤图强是真理,艰苦奋斗方能成功;居功自傲,贪图享乐会把人带进奢靡,腐败的深渊。只有将信念化成腾空的翅膀,把理想作为奋起的力量,始终将忧患意识贯穿人生过程,方能治国平天下。
          咬定青山不放松。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精神,正是由于从古至今的革命家,先行者们走出的这条民族复兴之路,他们为求真理常怀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为求民族复兴前仆后继。谭嗣同先生的“去留肝胆两昆仑”,鲁迅先生的“我以我血荐轩辕”,中华民族正是有了这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性,才能直面千难万险,才能在迷路中回归坦途。
          “临绝地而不衰”正是中华民族发展之“底气”,新时代,新纪元,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危机意识更利于成长,未来的路,只有不忘初心,方能砥砺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