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事絮语(3)——苦难与成长并行。

 边关风雨图书馆 2018-12-24
           孩子出生后的第五十五天,(我们双方都要上班)没法子送去了幼儿园。虽然孩子还小,可为了家庭生计还得忍忍,其中之艰辛与无奈,现在人们也许会认为不可思议。看着家中情况以及未来走向,孩子的早期教育就提上了日程,没有好的教育,他将来会和我们一样,在社会底层而苦苦挣扎,他的孩子也会遭受同样的痛苦和辛酸。

当然,不是我们不努力,当时的社会状况就是那样。那时流行一句话:说你不行就不行,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行也不行。人的命运就掌握在顶头上司手里。

婴儿时期的他,在那里根本没人管,(那个幼儿园很小,是街道办的。)老师一共只有五人,分两个班,做饭,扫卫生。全是她们的事,想想也不能怪她们,而且还不分大小班。我去接孩子经常看见:一群大孩子围着他唱歌,做游戏。孩子就睡在大铺上,在那里傻乐,可笑的是那双粉嫩的小腿快活的蹬着,一双小手高高的举向空中,不停地左右摇晃,像是给他们打拍子。

由于老师太少,忙不过来。常常是,我给孩子带去的早饭到了晚上还没喂。我经常接孩子时一看,带去的(给孩子打好的。)奶糕(它是孩子的早饭。)依旧放在那里,午饭也常常因为孩子睡着了也没喂。等他醒了又没人想起来给他喂,每次我们接孩子回家都经常看见孩子饿的哇哇叫。那个心痛啊!叫我无以言表。怎么说呢?谁让我们没能力,让孩子过上好日子。

还有,孩子有时饿的,就用小手掏出被子里的棉絮塞进嘴里,一次爱人上班途中回来给孩子喂奶,而孩子却不肯张嘴吃奶,这是很少见的状况。非常狐疑的她把孩子嘴扒开,一看嘴里全是白花花的棉絮,小脸憋得青紫,幸亏发现的早,差点没命了。

更有甚者,下班后去接孩子,却发现孩子没了。多方打问,老师说:不知道。我以为给奶奶接走了,等奶奶来家,一问没这回事。最后,在他睡的小床下面掏出来的(那是快要下班了,老师打扫卫生,拖地板发现的),原来他睡着了,一个翻身掉到小床下面。等孩子妈妈看见孩子时,浑身给蚊子叮的全是孢,像个玉米棒子。

想想,我们孩子吃的苦太多、太多了。为了不再让他吃太多的苦,学校分给房子后,就把他送进学校幼儿园,条件好些了。

我送他去幼儿园,有时是骑自行车,要经过金银街的坡子(那个坡子也挺陡的。)上坡时,看我骑自行车很吃力,他小脸挣得通红,一双小手紧紧抓住车龙头,小小身躯使劲的往前冲,似乎在帮我用力。

有时,是走着去。冬天孩子穿的厚,怕孩子冻着外面还小包被将他裹好,很不好抱也挺吃力地。他看我知道我累,就用稚嫩的小手搂着我脖子。低声说:爸爸,你现在送我去幼儿园,这么累。等你老了,我也送你去幼儿园,开车送你你好好休息。

一席话说的我心里暖暖的,眼睛也湿润了。多好的孩子!

时光荏苒,孩子慢慢地大了,学会和人交流。

一次幼儿园老师说:下星期有,外园的老师来我们这里听课,你回家让妈妈给你换身新衣服。

回家后他和妈妈说:明天有客人老师来听课,张老师让我和你说,给我换件新衣服。(孩子理解有误,他把其他幼儿园老师当成了客人。)当时家里很穷,没钱给他做衣服。也没那这件事当回事,孩子妈妈就开玩笑的说:我们家就这情况,你看是张老师买布,方老师做?还是方老师买布,张老师做?一句玩笑话,他就记下了。

第二天,张老师见了他。就问他:回家和妈妈说了吗?孩子抬起头用一种认真的语气和老师说:我爸爸是二级工,妈妈长时间生病在家,没有工资。您看我这衣服怎么做?

这事我们也不清楚,小家伙回来也没说。

一天张老师来了,眼里噙着眼泪说:“许春妈妈,我对不起你。我没考虑到你们家的困难,让孩子回来和你要新衣服,让你受委屈了。”看老师这样,我爱人吓了一跳,以为孩子在幼儿园里犯错误了。忙问是怎么回事。张老师就把孩子说的话一一道来……

这时,我们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孩子怎么这么懂事,小小年纪就知道为家中承担责任。哎!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为了不让老师为难。孩子妈妈借钱上街买了一块零头布,自己用手工替孩子做了身新衣服。

时间过了这么久,这件事还是在我的心里留存着,它将一直到永远。

现在,想想孩子发展的途径:他对困难的不屈、工作中的坚持、努力学习新的知识,这种态度也许是和小时候家里的困难有关。

本文写于二零一六年四月十二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