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松学《易经》:从帛书《易传》母本竹简脱落与还原说起

 细雨青衫 2018-12-24

从帛书《易传》母本竹简脱落与还原说起


【提要】

1.帛书《系辞》与传本《系辞》同源而内容几乎相同,帛书所依据的母本是竹简本,而且“其一部分又已脱烂散乱”,这一点李学勤、朱伯崑、廖名春等先生已经指出。但迄今为止学术界上尚没有为此做母本竹简还原的工作。本文基于此学术界空白做一尝试,因此可以揭开一些久已未决的谜团,如:帛书《要》和《衷》的主题是什么?帛书《衷》实际字数3100为何与尾题字数“二千”矛盾?

由于此前学术界尚未做帛书《系辞》母本竹简还原工作(按理说这应该是学术研究的第一步),关于帛书《系辞》、帛书《衷》与帛书《要》的论文都是基于错简的帛书而做出的,所以存在误解和误判处在所难免,其学术结论难免失之偏颇。所以还原帛书《系辞》母本竹简工作迫在眉睫,“亡羊补牢”,以益来者。

2.帛书《易》六十四卦经文卦序与传本《周易》不同,与《连山易》传统有关。这就是为什么帛书《衷》中的“天地定位”章与传本不同,《系辞》只有“天地之数”而没有“大衍之数”的缘故。这一点详见《周易密钥·发现纳甲与《连山》之谜——以《易本命》为中心》:帛书《易》卦序、京房《易》、《连山易》三者的关系,帛书《易》崇尚《连山易》的筮法和卦序,故只有“天一地二”章没有“大衍之数”章。

3.帛书《易传》解易风格是依文解义、以史说易,几乎不提卦象,这就是为什么帛书《易传》只有传本《说卦传》前三章而没有后边的八卦类象章节的缘故。这个学派崇尚孔子所说“《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也就是帛书《要》尊崇“古之遗言”的宗旨,该学派可能是孔子学易初期授业弟子形成的,先易而后难,依文解义毕竟比观象玩辞容易得多。直接依据先前所学的五经对照《周易》卦爻辞说理,正是帛书《易传》的风格。孔子将“以言者尚其辞”置于《易》的四种圣人之道之首,大概就是如此的缘故。

4.从帛书《易传》可以证明《说卦传》前二章不属于《系辞传》。

5.通行本《系辞下传》第九章比帛书少了一个“子曰”和三个“易曰”,这是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这透露出孔子依据《易象》编辑《系辞传》的原始痕迹,为《易象》说又增添了新的证据。

6.其它。

 

【正文】

一、简要介绍帛书《易》经传

在做帛书《易传》母本竹简脱落与还原工作之前,先简要介绍帛书《易》经传的情况,这里引用李学勤《周易溯源》的内容(《易之义》后由廖名春确定为《衷》):

帛书包括两件帛书,可称做上、下卷:

上卷 经文

《二三子问》上、下篇

下卷 系辞

《易之义》(《衷》)

《要》

《缪和》

《昭力》

传文共六种七篇。帛书《周易》上、下卷不仅系同一书手所写,内容也是密切联系的。比如很多论作已经指出,帛书经文的卦序与《易之义》第十五行“天地定位”一段一致。同时,我们也很容易看出,传文并非作于一时一手。这在各篇辞语和体例上都有好多证据,如《二三子问》述及孔子时称“孔子”,《系辞》和《易之义》称“子”,《要》则称之为“夫子”。还有六十四卦之名,各篇多通假字,又各有差异,例如《讼》卦,帛书经文作“讼”,《易之义》作“容”;《姤》卦,经文作“狗”,《易之义》作“坸”;《艮》卦,经文作“根”,而《易之义》作“谨”。这种种,都说明其来源不一。

虽然如此,帛书《周易》经传的编排还是经过精心考虑的。经文在最前面,随后自《二三子问》到《要》均系孔子说《易》之语。《二三子问》分说经文,列于传文诸篇之首。《系辞》、《易之义》通论大义,排在其次。《要》篇于论说外又有记事,续于后面。最后的《缪和》、《昭力》,乃是传《易》经师的言论。因此,帛书《周易》是一部有自己体系的完整书籍。

……

帛书所根据的《系辞》,其构成其实是和今传本基本一致的,不过有一部分脱失,一部分又散入他篇,于是成了帛书的面貌。这种现象是怎么造成的呢?最可能的原因就是秦火。有的学者见《汉书·艺文志》有“及秦燔书,而《易》为筮卜之事,传者不绝”的记载,认为《周易》经传没有受到秦火的影响。实际《周易》经文是卜筮之书,而《易传》十翼则是儒学著作,自应属于禁绝的范围。我在一篇小文中说到,楚地东部的荀子和淮南九师都通习十翼,帛书出自长沙,或许楚地西部的易学所传《易传》已不完全。这大约是由于秦昭王拔郢,占领了楚国西北部,而秦自商鞅以来即有排斥儒学的倾向,易学不能不受影响。编纂帛书《周易》时,所能得到的只有一种竹简本《系辞》,其一部分又已脱烂散乱,当时的整理未能恢复原状,把散简若干章节和其他若干材料编到一起,成了《易之义》和《要》篇。

 

二、帛书《易传》母本竹简脱落与还原

以下文字采用传本《易传》,章节按《周易本义》的分法。

《系辞下传》第五章:

1.《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2.《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邪?”

3.《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不获。语成器而动者也。”

4.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而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履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履校灭耳,凶。’”

============

1、2、3、4保留在帛书《系辞》。

============

5.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

此处脱简,这一段被誊写到帛书《要》前边。

============

6.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

这一段帛书《系辞》没有,是因脱简而丢。

《汉书·楚元王传》记载刘戊即位(前174年-前153年)汉朝楚王后,忘了给穆生准备甜酒,穆生于是称病,说:“《易》称‘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穆生说这段话和帛书《易》的时间很接近,且都属楚国,说明当时《系辞传》里有这段话。可见帛书《系辞》确实是因脱简而丢掉了前半部分文字,只留下了“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

7.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

这一段与1、2、3、4连接,保留在帛书《系辞》。

============

8.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无祇悔,元吉。’”

9.天地絪温,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

10.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

此处脱简,8、9、10被誊写到帛书《要》前边,排在5后边。

============

《系辞下传》第五章总结:

帛书《系辞下传》第五章已有的章节,《衷》和《要》都不见,而缺失的章节5、6、8、9、10,在《要》篇的前部几乎都找到了,而且5、8、9、10是连在一切的。6共有33个字,正好占一片竹简,看来这一片是脱烂掉了。

 

《系辞下传》第六章: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系辞下传》第七章: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

《系辞下传》第八章: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系辞下传》第九章: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邪。

============

《系辞下传》六七八九章竹简脱落,被誊写到帛书《衷》的最后,六七八九相连,只是在每一章都有“半句衍文”,属于帛书《要》前部卜筮与德关系的文字。这说明六七八九章基本完好,而帛书《要》前部卜筮与德关系文字有脱简。

第九章的“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29字)留在帛书《系辞》中,而帛书《衷》的这一部分恰好被衍文插入:大明在上,正其是非,则□□□□□□□□□□占,危哉。□□不当43h,疑德占之,则易可用矣。(35字),两者都是一片竹简的字数(看来帛书《易传》的母本竹简每行字数在30字—35字之间)。

另外,虽然帛书母本竹简《系辞下传》第九章脱落成三部分,但幸运的保存下来了,更为幸运的是它比传本多了几个关键的字,那就是一个“子曰”,三个“易曰”,这证实了孔子依据《易象》编撰《易传》的史实:

子曰:知者观其彖辞而说过半矣。易曰: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近也者,谦之谓也。易曰: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若〔中也。易〕44h曰:三与五同功异位,其过□□,〔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亓柔危,亓刚朕邪]。

这一段是讲爻位爻象规律的,这是《彖传》和《小象传》的重要依据,这里的《易》不是指《周易》古经,而是指《易象》,这是传本《彖传》和《象传》的来源。(详见《周易诠释》:论《周易》的不传秘本《易象》)

===================

《系辞下传》六七八九章总结:

帛书系辞第九章遗留的29字在帛书《要》中恰好用衍文填补,这说明一定是脱简所致。

 

《系辞下传》第十章: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系辞下传》第十章存在于帛书《要》的第一段。

《系辞下传》第十一章: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系辞下传》第十一章存在于帛书《衷》的中间的23行。

《系辞下传》第十二章: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来。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系辞下传》第十二章保留在帛书《系辞》结尾,学者往往怀疑第十二章不属于《系辞传》,此疑问可消除了。

===================

《系辞下传》第十、十一、十二章总结:

帛书《系辞》后边是帛书《衷》,《衷》后边是帛书《要》,观察帛书《衷》、帛书《要》串入的《系辞》衍文非常有规律,按竹简帛书实际行文(自上而下、自右向左的顺序)列表如下(此图表自右向左,自上而下看): 

这个图表十分清晰地显示出《系辞传》母本竹简脱落后与《衷》和《要》母本竹简靠拢在一块的情况。《系辞下传》的第十章和第五章也留在了帛书《要》首部,第十章在前,第五章在后,两章之间正好是《要》首章“卜筮与德”。从图表看,原来《系辞下传》五至十章母本竹简是基本完整的,起初《要》母本竹简的首章“卜筮与德”与《系辞下传》五至十章竹简放在了一起,后来誊写时由于《要》篇首章“卜筮与德”竹简的牛皮绳全部断裂,于是一小部分跟着《系辞下传》五至十章“陪嫁”(犹如“归妹”)到了帛书《衷》尾部,所以当我们还原时正好可以按九、八、七、六章的颠倒顺序补入。这说明《系辞下传》五至十章母本竹简与《要》母本竹简的首部堆放时,是按反方向顺序放置的,以区别它们不属于同一竹简,可见放置竹简的人还是很细心的。

我们让《系辞下传》五至十章从《衷》篇返回到《要》篇,分布如图:

 

看上图表,真相彻底大白了。原来《系辞下传》的第五章至第十一章竹简脱落后,图书管理员将它们和帛书《衷》与《要》的母本竹简堆放在一块了。帛书《衷》2000字,母本竹简单支容字平均30字,故有67支竹简,按战国楚简《周易》竹简宽度0.6厘米、厚度0.1-0.14厘米计算,竹简缝隙按0.05厘米计算,帛书《衷》母本竹简的长度约有43.7厘米,将它卷起来直径约有3-5厘米。帛书《要》1648字,与《衷》字数相当,所以其母本竹简卷轴直径也在3-5厘米。《衷》与《要》的两幅母本竹简卷轴看起来是不起眼的。而脱落的《系辞下传》第五章至第十一章的文字约有1000字,其卷轴直径2厘米左右,看起来就更不起眼了。所以图书管理员把《系辞》脱简与《衷》和《要》堆放在一块了。

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就是《衷》篇竹简是文章尾部被卷在了卷轴外圈,《要》篇竹简则是文章首部被卷在了卷轴外圈。当抄书员为利仓家族誊写时,他把这三份卷轴展开,情况就是《衷》篇中间有两处断开,尾部有脱落,《要》篇首部有严重脱落,而《系辞下传》第五至第十一章则是反方向置于《衷》与《要》之间。

 

三、《说卦传》前三章的归属问题

关于《说卦》前三章与其后各章不一致的问题,李学勤《周易溯源》说:

近年有论著讲到,宋人林栗、周燔曾有这方面的意见。林氏之说见《周易经传集解》卷三十五,他认为《说卦》前三章是前人把《文言》分系于《乾》、《坤》两卦时的“遗简”,于是以《说卦》第一章置于《文言》“元者,善之长也”之前,把第二章移到《文言》“天玄而地黄”后面,并以第三章“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几句接于第二章之末。……周燔之说见旧题吕祖谦《古周易》,他主张《说卦》前两章应分别移入《系辞》上下篇,不过,两章具体怎样插进《系辞》,则已失传,现在无法考知。周氏的见解,比林栗更近于帛书《易传》的实际。

外国研究《周易》的学者,也有人发现这个问题,就是苏联的舒茨基。他所著《易经研究》一书第二章里认为,《说卦》实际包括两部分完全不同的文字,开首一小部分(即前三章)的形式和内容都近于《系辞》,其余的大部分则类似《杂卦》。

《说卦》的前三章有自己的特点,乃是客观的事实,通过上述中外学者的看法得到印证。帛书《易传》的出现,把这个问题最后解决了。

现在看来,问题远非如此。《系辞下传》第五至第十一章母本竹简是反方向置于《衷》与《要》之间,而《说卦传》前三章则位于帛书《衷》的《系辞下传》第十一章以外,如果将《说卦传》前三章置于《系辞下传》第十一章与第十二章之间,上下文不协,可见《说卦传》前三章不能缀入《系辞下传》,那只能处于《系辞下传》之外而独立成篇。

《说卦传》前三章有162字,按每支竹简30字,只有6支竹简。按历史文献记载,十翼之《说卦传》位于《系辞传》之后。《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隋书·经籍志》说:“孔子为《彖》《象》《系辞》《文言》《序卦》《说卦》《杂卦》”。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说:“孔子作《彖辞》《象辞》《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谓之《十翼》。吕祖谦《古周易》分《上经》《下经》《彖上传》《彖下传》《象上传》《象下传》《系辞上传》《系辞下传》《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为十二篇。帛书《易》学派由于解易不用卦象,所以省略了第三章以后的卦象内容,帛书《易传》没有十翼中的《彖传》和《象传》也是这样的缘故。

于豪亮《帛书周易》指出,帛书经文卦序与帛书《说卦》第三章相呼应,即:“天地定立(位),〔山泽通气〕,火水相射,雷风相榑(薄)。”这四句见于今《说卦》传,作“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帛书的“火水”大约是误倒,把它纠正过来,再改用卦名写出,便成为:

乾—坤

艮—兑

坎—离

震—巽

帛书六十四卦实分八组,每组以上卦相同为准。上卦的次第是乾、艮、坎、震、坤、兑、离、巽,即横读上图,先读上行,再读下行。下卦的次第是先取与上卦同者,然后以乾、坤、艮、兑、坎、离、震、巽为序,这也是横读上图,不过是合读两行。

可见,帛书《易》的经和传是互相结合,密不可分的。帛书《易传》与传本《易传》的不同,正体现了帛书《易》学派的风格,这个学派不用《周易》卦序,而用准《连山》卦序,其筮法不采用“大衍之法”而用数字筮法,所以在帛书《系辞》中没有“大衍之数”章节,而只留有“天一地二”的天地之数。帛书《易传》缺少《说卦传》第三章以后的卦象内容,缺少《彖传》和《象传》都是这样的缘故。所以帛书《易》学派是一个初级水平的易学流派,其解易风格主要是“依文解义”,即按帛书《要》“古之遗言”的宗旨解易,与先秦大夫善于引用《诗经》说理类同,这个学派可能是孔子初期学易时传给弟子的,或者是孔子为一般根器的弟子准备的。

《说卦传》是属于《连山》《归藏》《周易》最早的解易文献,所以其很多内容比《周易》还早。“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干宝《周礼注》引云:“此《连山》之易也。”《汉上易传·丛说》中说:“《归藏》之乾,有乾大赤,乾为天、为君、为父,又为辟、为卿、为马、为禾,又为血卦”,《归藏》中当有一篇和《周易》的《说卦》相似的东西。传本《说卦传》云“劳乎坎”,坎卦秦简《归藏》作“劳”,传本《归藏》作“荦”,李过《西溪易说》云:“谓坎为荦,荦者劳也,以万物劳乎坎也。”金景芳说:“我认为《说卦传》是孔子为《周易》作传时,有意识地保存下来的《连山》、《归藏》二易遗说。”

《晋书·束皙传》介绍晋汲冢竹简《周易》说:

其《易经》二篇,与《周易》上下经同。《易繇阴阳卦》二篇,与《周易》略同,繇辞则异。《卦下易经》一篇,似《说卦》而异。《公孙段》二篇,公孙段与邵陟论《易》。《国语》三篇,言楚晋事。《名》三篇,似《礼记》,又似《尔雅》《论语》。《师春》一篇,书《左传》诸卜筮,师春似是造书者姓名也。

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后序》介绍晋汲冢竹简《周易》说:

《周易》上下篇,与今正同,别有《阴阳说》,而无《彖》《象》《文言》《系辞》;疑于时仲尼造之于鲁,尚未播之于远国也。……又别有一卷,纯集疏左氏传卜筮事,上下次第及其文义,皆与《左传》同,名曰《师春》,师春似是抄集者人名也。

与帛书《易》学派崇尚《连山》卦序不同,汲冢竹简《周易》学派是兼修《归藏》,《归藏》先阴后阳,而卦序与《周易》很接近,但爻辞不同,故曰“《易繇阴阳卦》二篇,与《周易》略同,繇辞则异。”可见《易繇阴阳卦》可能是指《归藏》。这个学派的《说卦》与传本《说卦》也是有同有异。“《阴阳说》”似帛书《衷》之类,“公孙段与邵陟论《易》”则似帛书《缪和》《昭力》。汲冢竹简《周易》学派开始用类似《左传》筮例的《说卦》系统解易,说明比帛书《易》学派已前进一步,属于中级水平的易学流派。

我认为,人们怀疑《说卦传》前二章与《系辞传》风格相近,这是因为两者同为孔子撰写的缘故。对应不同的易学流派,各取所需而已。从晋汲冢竹简《周易》到帛书《易》,这些古今出土的《易传》的品质都不及传本《易传》,传本《易传》无疑是最具权威的本子。

 

四、还原帛书《衷》和帛书《要》的本来面目

以上把《系辞下传》脱落的文字“归还给”帛书《系辞》了,剩下的帛书《衷》和帛书《要》于是“原形毕露”了。

《衷》篇现存字数就有“三千一百字左右”,但尾题为何记字数“二千”呢?此问题一直令学术界百思而不得其解。廖名春先生最先做过探讨,使用了好多方法去解释也不通,最后只好怀疑原记字数“二千”很可能是“亖千”(即四千)之误。

“四千”说没有说服力,因为四千与三千一百的误差高达22%,所以此猜测显然不合理。

现在我们把不属于《衷》的内容先是还给了帛书《系辞》,另外还有来自帛书《要》的衍文、来自《说卦传》的文字,这些文字混杂在《衷》不伦不类,应予“归还原主”。

属于《系辞下传》的有第六七八九章和第十一章,第十一章59字:

子曰:易之用也,殷之无道,周之盛德也。恐以守功,敬以承事,智以避患,□□□□□□□□文王之危,知史记之数书,孰能辩焉?

《系辞下传》第六、七、八、九章有700字。因35行、36行“有口能敛之无舌罪言不当其时则闭慎而观易曰括囊无咎子曰不言之谓也不言何咎之有默亦毋誉君子美其慎而不自著也渊深而内其华易曰黄裳元吉子35h曰蔚文而不发之谓也文人内其光外其龙不以其白阳人之黑故其文滋彰易曰□□既没有爵□□□居其德不忘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子曰圣人信哉隐文且静必见之谓也36h龙七十变而不能去其文则文其信于”150字因窜入《系辞下传》第六章里也没有被誊写者计算在内。所以700字变成了850字。

属于《说卦传》文字193字如下: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13h赞于神明而生占也,参天两地而倚数也,观变于阴阳而立卦也,发挥于刚柔而〔生爻也,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也,穷理尽性而至于命[也。昔者圣人之作易,将以顺性命之理也。是故立14h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两之,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佚用柔刚,故〕易六画而为章也。天地定位,〔山泽通气〕,火水相射,雷风相薄,八卦相错。数15h往者顺,知来者逆,故易达数也。

属于帛书《要》文字128字如下:

子曰:五行□□□□□□□□□□□□用,不可学者也,唯其人而已矣。然其利□□□□□□□。

子〔曰〕:易之要,可得而知矣。

本性仁义,所37h行以仪刚柔之制也。

□□无德而占,则易亦不当。

大明在上,正其是非,则□□□□□□□□□□占,危哉。□□不当43h,疑德占之,则易可用矣。

以上存在于帛书《衷》的衍文一共在1250字,去掉标点符号约1100字,3100字减去1100字不就是在“二千”左右吗?

《要》尾题标有字数“千六百卌八”,即1648字,原文字数1635,实际字数与原标题字数基本吻合,不存在帛书《衷》尾题与字数不合的问题。

帛书《衷》实际字数3100,超出原标题字数2000约50%,为长沙王誊写经书的人自己心里非常清楚此事,为了“补过”,他特意在《衷》和《要》后边都清楚地标明字数,而在没有脱简的《二三子》和《缪和》后都没有标明字数。这体现了一个儒士的良心,也为后人理清真相留下了证据。虽然他对《易传》不熟悉,誊写也多有马虎之处,但就尾题公案一事,就足以让后人钦佩了。

经核实,《缪和》《昭力》字数为5866,标题字数为“六千”,基本符合。可见计算字数可以有2%左右的误差。以上统计也在这个误差左右,所以是合理的。

一旦舍去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帛书《衷》与帛书《要》的逻辑结构立刻一目了然。

看帛书《衷》:第一部分解说易之义唯阴与阳,第二部分(4-13)解说各卦卦名之义,第三部分(16-18)解说五对刚柔之失,第五部分(19-33)详说乾坤两卦卦义。可见《衷》讲的是是《周易》的阴阳尚中之道,衷,中也。

看帛书《要》:第一部分讲卜筮与德的关系,第二部分很完整,是子贡三次质疑孔子,是讲德义重于卜筮,第三部分孔子以损益之卦为例证明可以“得一而群毕”,即首次提出《易》为群经之首的道理。可见《要》讲的是学《易》之纲要。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本文的【提要】,读者就不会认为是我盲目推断了。

 

【文献参考】

李学勤:《周易溯源》

廖名春:《帛书周易论集》

刘光胜:帛书《易传》成书问题新探(《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