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看待刘洪彪的草书?

 qweasdzxcrty 2018-12-24

刘洪彪的草书之所以出名,在一定程度上是时代的产物。

跟张旭光的行书一样。

这样说并非否认二人的功底。

在中书协引导的书法发展中,书法从以前的书斋观赏发展到现在的展厅观赏,从建国后的强调个性到现在崇尚魏晋。

这里边是有一些主动推动的发展的。

以刘洪彪为代表的就是展厅形式,也就是展厅中的书法章法。

以张旭光为代表的就是重回魏晋,重新挖掘二王。

这两个人的出名,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顺应时代。但基础是二人确实有很深厚的传统功底,否则没人会服。

中书协中传统功底深厚者非常多,如果二人只强调创新,只强调魏晋,没有真才实学,谁会服他俩呢?

即便有人不喜欢刘洪彪的字,也不妨碍学他的东西。

比如不喜欢他的草书,可以换自己熟悉的书写方式,然后套用他的章法,比如布白,补款,印章,增色等等。

你会发现,只要你自己这样写,也会非常好看。

刘洪彪的草书在很大程度上,章法的创新优势要大于其传统功底优势。

不否认刘洪彪是当代草书高手,但是在当代草书界,比刘写的好甚至名气没他大也比他写的好的人,很多。

但是刘洪彪作为一种展厅形式的引领者,人家“大佬”的地位已经奠定在那了,别人怎么追,在辈分上也只能当小弟。

比刘洪彪生的早的,脑子没刘好用。比刘生的晚的,那就是没有时运。


所以,不要纠结刘洪彪的草书。他的草书虽有深厚功底,但章法可学,技法不可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