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癌为啥这么难治?免疫治疗效果如何?

 绿色心情eq0yyf 2018-12-24

秦叔逵教授,解放军八一医院副院长,国际肿瘤免疫学会(SITC)理事;亚洲临床肿瘤学会(ACOS)常务理事;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

 

(一)


肝癌是最著名的“穷人癌”,因为它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高发。全球超过一半的肝癌患者都在中国!全球每年发患者数在84万左右(中国占47万),死亡78万左右(中国占42万)。


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和欧美的肝癌是不同的。


首先,中国肝癌的发病原因和分子生物学特性与欧美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学术上叫做高度异质性。比如,中国肝癌主要和乙肝病毒有关,而国外主要是丙肝和其它非肝炎病毒因素(喝酒,肥胖等)引起的。


这导致中国肝癌的临床表现,筛查诊断以及治疗策略,都无法完全照搬国外,需要有自己的特色研究。

 


(二)


大家都知道,中国肝癌的整体存活率一直不高,为啥呢?


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原因:


第一,肝癌患者比较特殊,他们普遍同时有两类不同性质的疾病。


一个是肝癌,另一个是基础性肝病,比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异常,以及它们带来的并发症等。所以在治疗的时候,需要全面兼顾,不仅要控制肿瘤,还要控制基础肝病。其它肿瘤都没有这样的情况,所以它比较难治。


第二,高危人群没有定期进行体检的习惯,没有早期发现。


中国很多患者发现时就已是肝癌晚期了。其实,早期肝癌通过手术为主的治疗方案,还是有希望获得比较好的效果。但现实中,这类患者的只有15%,其余85%的患者都丧失了手术时机。值得关注的是,中国70%多的肝癌患者为HBV阳性。因此,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有效筛查很重要。


第三,新药及研究比较匮乏。


欧美发达国家肝癌的发病率较低,这不仅导致针对肝癌的新药研发有限,而且结果也不一定能直接惠及中国患者。加之早年我们引进国外新药速度比较慢,更让医生和患者望眼欲穿。但最近,随着政策改革,针对创新药的审评审批已经大大加快,希望未来能进一步开放,让中国患者在第一时间就能从新药中受益。

 

(三)


PD-1类免疫疗法是最近很火的新型治疗方法。20179月,美国FDA首次批准了全球首个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用于肝细胞癌二线治疗。那它的数据如何呢?


纳武利尤单抗之所以能在美国上市治疗肝癌,主要是基于一项名为CheckMate 040的全球临床研究。它是一项非常经典的试验,打开了晚期肝癌免疫治疗的大门。由于该试验在不断地随访和更新入组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因此从2015年到现在,几乎每一个临床大会,无论欧洲,美国,还是中国,都会谈到这个试验,可谓经久不息。


这个研究设计非常丰富,患者中包含很多亚组,比如,按照是否使用索拉非尼,可以分为一线和二线;按照是否有肝炎病毒感染,可以分为无感染,丙肝病毒感染和乙肝病毒感染。


重要的是,从结果来看,这些患者都是获益的。


比如说客观有效率(肿瘤显著缩小患者比例):纳武利尤单抗的一线治疗有效率在20%左右,二线治疗有效率则在15%左右,这比索拉非尼当年临床试验中2%-3.3%的数据有了显著的提高。


重要的是,患者生存也能获益。试验中,一线治疗中位总生存期达到了28.6个月,二线治疗中位总生存也在15个月以上。在肝癌这个挑战很大的领域,这个结果是非常让人鼓舞的。


免疫疗法还有个优势就是副作用比较可控。


是药三分毒,希望一种药物没有任何一点毒性是不可能的,临床专家最关心的有几点:


·      是不是可以预测

·      是不是很严重

·      是不是可以治疗和处理

·      是不是停药后可逆


免疫治疗副作用相对可预测可控,总体来看,安全性比化疗等要好很多。



那免疫治疗对中国肝癌患者也有效么?


对于部分患者来讲,答案是肯定的。


一方面,CheckMate 040的研究中也包括了亚洲患者。分析数据发现亚洲患者的临床获益与欧美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比如二线治疗的客观有效率也是在15%左右。


另一方面,免疫疗法已经在中国香港获批肝癌适应症,有些患者会去香港治疗,得到明显获益。


目前中国CSCO指南推荐了两个免疫肿瘤药物用于肝细胞癌二线治疗,一个是纳武利尤单抗,另一个是帕博利珠单抗。两者的临床研究数据都证明患者整体能从中获益,没有任何争议。


其中,纳武利尤单抗还是唯一被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发布的2018肝细胞癌(HCC)的诊断、治疗和随访指南推荐用于HCC一线治疗的PD-1抑制剂。


但在国内,指南还没有推荐免疫肿瘤药物作为一线治疗,这是因为肝癌具有高度异质性,加之中国的国情和社情与欧美国家也有所不同,因此还需要更多的数据证明。

 

(四)


除了免疫治疗,肝癌的靶向治疗也有新药上市,比如仑伐替尼。那免疫药物和靶向药物到底应该先用哪一个呢?


确实,从临床试验结果来看,仑伐替尼对中国的肝癌,包括乙肝病毒感染阳性的肝癌效果确实不错。它和免疫疗法的最佳使用顺序还没有定论。事实上,如果不考虑经济因素,同时副作用可控,很多专家可能会建议免疫药物和靶向药物联用。


比如,在早期研究中,仑伐替尼联合免疫药物,有效率大幅度的提高,甚至可以翻倍。刚才提到,PD-1抑制剂单用客观有效率约为20%,而加入了仑伐替尼后,可以到40%以上,在小样本数据中甚至到了50%以上。


其实不光是仑伐替尼,很多靶向药物 免疫药物的临床试验都在进行。比如阿帕替尼联合免疫疗法,奥沙利铂联合免疫疗法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免疫疗法联合治疗一定要慎重,尤其是小分子靶向药物。试验不能着急,剂量要慢慢加,主要是担心联合治疗出现叠加和未知的毒副作用。

 

总结


肝癌原本的治疗非常糟糕,但是这几年,我们从系统化疗到分子靶向治疗再到免疫治疗,以及各种不同阶段的组合,和各种联合的方式,使得肝癌治疗有了很大的进步。


肝癌治疗会越来越强调多学科合作,多种方式配合的综合治疗。


免疫疗法的出现之所以重要,不仅因为本身有一定疗效,而且还给了医生许多的机会来尝试各种组合。免疫疗法联合传统的化疗、放疗、靶向等方法,已经在某些瘤种看到了很好的苗头,未来这一方面应该有很多令人期待的结果。


2015年到现在,3年的时间,在晚期肝癌的治疗,特别是药物治疗上,以免疫药物为主的突破,超过了过去30年的总和,进步是非常巨大的。患者有理由保持乐观,我们一起努力,争取把肝癌变成一个可管理的慢性病!

 

* 截至目前,尚没有免疫肿瘤治疗药物在中国获批肝癌适应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