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圣诞前夕看钟楼

 woshilaoniuba 2018-12-24

2018年12月23日,青岛。

今天虽然寒风凛冽,但是阳光明媚。走到火车站,仰头看见钟楼,随手一拍。

由钟楼想到了教堂,由教堂想到了圣诞,索性把青岛市有点名气的钟楼全拍下来,权当活动一下拳脚,生命在于运动。

青岛火车站的钟楼,严格的说,已经是赝品了。

这是一张拆建以前的青岛火车站资料图片。

青岛火车站建于1901年。建筑具有德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候车大厅以高大的装饰山墙和三个大型券门突出了面向市区的主入口,楼南角耸起一造型优美的尖钟塔。

1991年,青岛站九十岁的时候,要被改造了。在专家听证会上,70%的专家不同意拆,为了保留原貌,专家们认为可以将老火车站平移。但是,专家就是砖家,一块砖而已,这种意见并没有被采纳。最终的方案是,拆除老火车站,原址处建新火车站,再在原址处向南几十米的地方,重建一个高仿老火车站的建筑,是为赝品。

2006年,青岛火车站再次进行改造,那座建起来只有13年的火车站又被拆除。而那座赝品,在此次改造中也被重建了一番,与以前最大的不同是,以前的老火车站和93年赝品都是绿顶子,这次重建的赝品变成了红顶子。

无论如何,赝品就是赝品,青岛永远失去了老火车站。

庆幸的是,尽管是赝品,青岛毕竟留下了这么个东西;更惨的是济南,1992年,随着轰的一声坍塌,济南老火车站顷刻间变成一堆废墟,昔日人们引以为傲的济南老火车站德国式的经典建筑群,从人们的眼中一下子就消失了。

长官意志损人不利己,抑或损人但利己?


离火车站不远,湖北路上,有一座钟楼,在青岛市公安局院墙内。

这座院子,原来就是警察局。

该警察署为德式3层建筑,房顶坡度较大,覆以红筒瓦,中部为一方形高耸钟楼,既可报时又可供了望之用。

这座建筑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德国建筑风格和欧陆中世纪教堂建筑风格,淡黄的墙面,陡峭的红瓦屋顶,点缀其间的是凸起的山花墙和—座高耸的钟塔楼。其造型取中世纪以来德国村镇教堂型制,显示浓重的西欧城市街景的格调。作为德占时期公共建筑的主要代表作之一,其建筑设计精巧、庄重严谨,其建筑形式和风格充分反映了欧洲和德国当时的建筑流派所带来的影响。

联想到,常州路上的看守所,也是德国人所造,竟然也是优美建筑。

青岛天主教堂,本名圣弥厄尔教堂,始建于1932年,1934年10月27日落成。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设计。塔身高56米。它是青岛市区最大的罗马式建筑,也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这个砖石双塔建筑,是当时青岛最高的建筑物。平面为拉丁十字形,正门朝南。立面属于仿哥特式和罗曼式的折衷。细看教堂表面,雕以简洁优美的纹案。窗户为半圆拱形,线条流畅,显得庄重而华丽。屋顶覆盖舌头红瓦,古朴典雅。

天主教堂现在成了青岛的游览胜地,特别是婚纱摄影的必拍场所。

今天是数九的第二天,寒风凛冽,滴水成冰,这位新娘不畏严寒,傲立在教堂广场,上帝保佑你!

天主教堂的四壁,到没有看到巨大的钟表,其实,教堂大门上方设一巨大玫瑰窗,两侧各耸立一座钟塔,塔身高56米,红瓦覆盖的锥形塔尖上各竖立一个4.5米高的巨大十字架,塔内悬有四口大钟,一但钟乐鸣奏,声传数里之外。

天主教堂在“文革”中惨遭蹂躏,请参见拙作《青岛的天主教堂》。

最熟悉的钟楼,是位于江苏路15号的基督教堂。

我家住在观海二路东面,在阳台上就能看见这个钟楼,直线距离不超过200米,我们就称之为“钟表楼子”。


“钟表楼子”顶部为绿色铜片,和大堂顶部的红色筒片相映成趣。这座钟楼四面嵌有大型钟表,不但指示时间,而且具有报时功能,每当正点播报,方圆一公里内都能听到它浑厚的钟声。

从小,我们就与“钟表楼子”有不解之缘。小的时候,到一浴洗海澡,要从这里经过,在二中上了五年学,每天都要从这里经过,但是从来没有到教堂里面一看究竟。

今天有机会到教堂内部参观一番。

从小就经常到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玩耍,一直不知道天主教和基督教有啥区别,最近几年才略知一二。

今天见识了“钟表楼子”的大钟。

仰望头顶上的两口大铜钟,就想起了“声若铜钟”这个词。这个马上110岁的铜钟,每隔半小时准时敲响,在我们小的时候,钟声传遍半个青岛。

透过外罩,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遥控大钟的机械正在有条不紊地运作。

教堂工作人员说,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维修过这座钟表,就是每三四天都要给这些齿轮涂抹一次机油。根据目前的情况,这些齿轮没有任何问题,还能再用上300年,阿门!

在观象二路,还有一座基督教堂,这座教堂又叫做圣保罗教堂。

我在伦敦时,曾经参观过圣保罗大教堂,比这座教堂规模要大得多。


这个教堂拥有方形钟楼,沿内部60级台阶可达钟楼。

临近圣诞,信徒们正在抓紧布置教堂,排练节目。

刚才提到了洗海澡,又想起了第一海水浴场的“钟表楼”,当然,此“钟表楼”非彼“钟表楼”。

第一海水浴场的钟表楼,记得以前是矗立在沙滩上,在那没有手机微信等现代通讯手段的年代,除了报告潮汐预报外,若有热恋中的帅哥靓妹短暂失联,谁家的小孩不慎走失,花上两毛钱,那广播站的美女便会用那甜甜的、酸酸的嗓音播报“xxx,钟表楼下有人找”......,这是爱的呼唤吧?

我在一浴洗海澡几十年,还没接到“钟表楼下有人找”的呼唤,惭愧惭愧!

今天说的钟楼,只是在市区的几个西洋钟楼。

民族的钟楼,在湛山寺、太清宫等庙宇也是有的。只不过那里的敲钟是要收费的,十块钱三下还是五下,信者则灵。

有句话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和尚敲钟笃定是免费的,愿敲钟者不妨考虑此道。

和青岛的钟楼相关的,是为数不少的德国建筑,风格迥异,美轮美奂,拍了几张,请住在附近的发小们逐一辨认吧。

(2018年12月23日,青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