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读《黄帝内经》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8-12-24

阅读笔记(十四)

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五脏由五行而五色、五味。进而乃至五谷、五果、五蓄、五菜。中国的中医养生便在道家理论的指导下展开。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

心,赤色,酸(小豆、犬肉、李、韭)。

肺,白色,苦(麦、羊肉、杏、薤)。

脾,黄色,咸(大豆、猪肉、栗、藿)。

肾,黑色,辛(黄黍、鸡肉、桃、葱)。

五味有着各自的功效,“辛散(发散),酸收(收敛),甘缓,苦坚(坚燥),咸欢(软化)。”而且,“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由五脏而五气、五病、五邪、五劳等等,其中有些内容还是有点意思的、有点趣味的,不管它科学不科学,正确不正确。

1、五脏与五味的关系。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

2、五脏所恶。五脏不喜欢什么呢?

“五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燥,是谓五恶。”

3、五劳所伤。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4、五味所禁。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元白书法作品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