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曹娥碑》墨迹

 zqbxi 2018-12-24

《孝女曹娥碑》(局部)

前承赠与《文物精华》一册,翻阅数过,叹为精美。其中有《曹娥碑》真迹,下题一行,是:晋王羲之小楷曹娥碑。我对于这个标题,却有一点意见,贡献左右,以为处理这个问题,还是采用前人对于“史有阙文”的态度,不要下肯定断语,缺疑些的好,如必须用右军名字最好照惯例上面加个“传”字,这样对于后来读者是有好处的,我所主张的理由,写在下面以供参考,能与指正尤所欣企。

《孝女曹娥碑》(局部)

鉴定法书名画,欲其一无误失,实非易事,前人如柳诚悬、蔡君谟诸名家鉴定古迹,都不免有时走眼,所以米元章别立一“伪好物”之例,以处理之,谓其迹虽不真,而笔墨却甚佳,此等作品,仍当宝而藏之,以资世玩。这样做是大有益于艺苑的,是一种好的办法,现代鉴赏家仍可采用,既不诬古,又不欺今,用之有何不可。

《孝女曹娥碑》(局部)

就流传有绪的名迹,如《中秋》、《东山》两帖,都不是王子敬真笔,东山为米临,甚易辨识,中秋却少人提出疑问,但用宝晋斋原刻《十二月割至帖》对勘,便知其非真,或亦出米老之手,然此二帖流传至今,为书人所宝玩,有裨于学习。若以其非子敬真迹,遂弃而不取,恐无一人能与赞同。

《中秋帖》

传世书画,类此者正自不少,倘不采用米例,一概求真,非真即弃去不收,实是文物界一大损失,然处理不当,亦致与实事求是,不相符合,易便混淆闻见,生以讹传讹之病,此非好事。古迹中有既真且好者,有好而不真者,亦有真而不好者,分别看待,才算公允。所谓既不诬古,又不欺今,这是鉴赏家必须注意的一件事情。

《东山松帖》

六朝以前书画,往往不署作者姓名,有传为某某所为,后遂因之,其中亦有可信不可信之别,这是一个不易处理的问题,也是一个不能轻率肯定的问题,必须找出确凿的论证,或者有迹可以对勘,才好肯定下来,不然,还是抱缺疑的态度好些。如《曹娥碑》向来都说是右军所书,历代摹刻也都如此,以其为右军手笔。

王羲之《孝女曹娥碑》(部分)

此迹上方及两旁既有梁唐人题识,自然可以说它是梁以前的遗物,若果连这些题识都认为不可靠,那就得另行研究,而满骞、怀充等字样,看来非假,即柳宗直、杨汉公等人的字,亦具有其时代风格,不容置疑,再就侵字题识来说,当时此碑装褙想无附叶可书,所以题在本文四边。这样做法,不像是有意作伪,因之后面宋元人跋中,都没涉及上述梁唐人题字的真伪问题,看来都是可信的。至于碑字本身,损斋、子昂两跋,都没有指明书人姓名。

王羲之《孝女曹娥碑》(部分)

肯定这个碑是右军手笔,是由于郭韦占之在此碑后附录了黄伯思升平帖跋语所引起的。郭氏但录其文而不言原有今佚,是知黄氏所见与郭氏所藏,并非一本,那就不能硬性规定这一本是右军真迹。再细勘本文点画结构,与右军传世名迹《兰亭修禊叙》、《快雪》、《奉橘》、《旦极寒》诸帖对照,神和气充,既温且栗之境界,似尚未能达到,如损斋所评纤劲清丽,则毫无愧色。

王羲之《孝女曹娥碑》(部分)

我觉在小楷书中,能如此宽稳多风致,实所罕见,宜乎其为人所称贵而学习,正不能以它非右军真迹而忽视之,当与欧、虞、褚、米诸公兰亭临本同样宝爱,传之不朽。我认为此本是出于宋齐间工书人之手,不得见右军真笔,即此亦复大好,当满意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