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不变应万变

 庄子吴松柏阅读 2018-12-24
“以不变应万变”这是生存之道。但以什么样的“不变”应对“万变”却是一个学问。

     有办法让不变的东西很好地应对万变的东西,这个人一定是脑筋极活络的人,一定是思维活跃的人,更是一个善于变通的人。现实中我们看到一些人读的书并不多,见识也未必广,可是这个人却是一个善于应付各种各样紧急情况的高手,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无论遇到什么麻烦,只要他出现,几乎没有他解决不了的事情。

      我相信这样的人一定有其“不变之道”,而且已经把这些应变之道烂熟于心,更是对自己所处的各种各样的环境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仔细琢磨出一整套以一己之力应对万变的环境的策略。这只要用心观察,仔细思考,认真研究的人才可能做到。你可以说这样的人没有什么知识,没有什么文化,但是你不能不承认这种人应变之道之高超。这个人他必定是那种包容性极强,吸纳能力出众,同时还是一个善于解决应急情况的人。这种能力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拥有。

      我们会看到那些读书很优秀,学习成绩极为出色的人,但我们未必能够看到这些学习成绩出色的人都是那种善于解决实际生活和社会问题的人,相反有相当一部分人往往是自以为是,高高在上,并没有俯下身子去了解实际情况,甚至根本不屑于向那些普通民众学习,总死抱着书本的经验,上级领导的指示,面对那些出现的意外情况别说有应急办法,甚至连最起码的应对策略都没有想过,只会一个劲儿地紧张,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转来转去,冥思苦想,好像这样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的结果是可想而知,非但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影响了问题的解决。

     两者之间的最大差异在哪里?前者尽管起步不高,甚至很低,但不仅好学,而且善于学习,更关键的是他们是善于从生活学习,从现实学习,一切的知识与能力都是从实践获得与提升;而后者尽管起步高,基础好,学习能力较强,但基于他们面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他们学习的方式的选择,必然决定他们的能力的局限性,自然谈不上“以不变应万变”,他们的“不变”是他们所学习过的那些知识,过去所习得的能力,但是现实的发展与改变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学习与把握,自然也就丧失了应对万变的各种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