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贫穷更可怕的几种思维

 昵称华强审计 2018-12-24

财富导读


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常常在小物件上连几分几毛都要计较,但在大物件上却挥金如土,又或者是常常拿时间去换钱,而这其实就是穷人思维所致。通常人们会觉得穷人才会有穷人思维,其实不然,富人也会有穷人思维,那么该如何认识和避免穷人思维呢?

正文

01

短视

短视,也是目光短浅,或许更多体现在穷人身上。

其两者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即因为目光短浅导致贫穷,因为贫穷往往看不到长远。

现在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口头禅“活在当下”,中国传统识字方法就是“读字读半边”,一遇到不懂的字就取半边读。

孰不知这样片断式的方式很容易让人丧失完整性的判断和认知,其实“活在当下”还有后半句“放眼未来”,但想必很少有人知道。

一天狐狸抓到一只母鸡,三下五除二就把母鸡给吃了,后来猴子告诉狐狸:母鸡可以生鸡蛋孵小鸡,如果把母鸡留下来,以后将有吃不完的小鸡,此时狐狸懊悔万分。

故事虽简短,但不也正是这个道理吗!

短视者往往处于低处,看不到更远或更高的地方,缺少开阔性的思维,只看重眼前或短期的利益。

02

认命

认命者常常自怨自艾,羡慕有钱人的奢华生活,却又不思进取,总是认为自己没有能力,他们不相信“人定胜天”,而是觉得命由天定,出身穷就一辈子逃不出穷人的命。

认命有时候又等同于不自信,他们通常会给自己设定一个框架,什么事可以去做,什么事不可以尝试,而且“可做”远远比“不可做”要少得多。但孰不知很多事情都是由不可能变为可能,由否认转变到肯定的。

李嘉诚先生出身穷困人家,15岁时就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重担,没有受过完整正规的教育,自己努力拼搏创造机会。

现如今的他名誉与财富双丰收,曾经看似苦难的命运并没有阻碍他,反而不认命不服输的性格支撑着他走到了今天。

03

盲目

在一定程度上,穷人比富人更想赚大钱,因为穷人从小到大穷怕了,无时无刻不渴望拥有一大笔挥霍不完的金钱。

然而穷人赚大钱之道并非勤勤恳恳,稳扎稳打,而是钻研投机,看到报纸新闻上有人买彩票能中大奖,也跟着盲目追求,梦想自己能通过彩票、六合彩等实现一夜暴富。

说到盲目,首先联想到跟风,而最常见的例子就是过马路。

等红绿灯的时候,总会有些人因为时间太长等得不耐烦,然后就直接闯红灯,这个时候还在等的人就会想:既然大家都走了,那我也跟着走吧。

盲目往往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然后由小及大,逐步影响人的根本。

04

舍不得投资

穷人思维最致命的一点就是:舍不得投资。无论是在自身能力或是财力上,他们更看重能握在手里的实感,而不计划长远。

但其实有舍才有得,据粗劣调查显示,有近7成的有钱人,每周花在理财上的时间,起码有4个小时,其中有3成高达14个小时。

而一般人每周平均花在理财上的时间却只在4个小时以下。

可见,要收获多少还是跟有多少努力有关,投资还得趁早,年轻就是资本,在自身能力方面,越早投资储备就会越多;

在金钱方面,以后物价房价将会越来越高,要想拥有自己的一套房,就得先学会投资。

自从有了资本市场,人类就多了一个无形而残酷的争夺利益的战场,各种关于如何在这个战场作战的理论也就应运而生。

正统的如学院派、基本分析派和技术分析派,边缘的如混沌理论、星象理论、周易八卦。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我尊重并也曾沉湎于这些理论,但作为一个市场实战交易者,现在我更看重对市场语言本身的解读与感悟。

为什么那么多人沉湎于资本市场?

难道全部是受金钱的诱惑?

不,潜意识地陶醉于人类“赌性”本能也是很多人滞留于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

追求刺激、惧怕无聊、盲目自信、屡败屡战等“赌性”特征是人性使然,而几乎天天波动的“日间杂波”确也提供了很多貌似可以“行动”可以“赢利”的机会。

于是,受制于本能的赌性,很多交易人只是将自己的精力和热忱放在希望能够迅速获利的侥幸心理上,对真正冷静地观察市场。

对如何建立能够确保自己稳定赢利的投资风格、投资策略、投资心理反而关注不多,并往往频繁地情绪性地交易而很难耐心地等待“进退有据”的入场和出场时机。

难怪交易大师威廉姆斯说:“我对交易的艺术的兴趣,远远超过对最近一两笔交易本身的兴趣”。

华尔街的大炒家杰西·利弗莫尔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赌博和投机的区别在于前者对市场的波动压注,后者则等待市场不可避免的升和跌,在市场中赌博是迟早要破 产的”。

多年前,就已经把这句话贴在电脑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