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完这些“盛世蓝颜”,一个主要的陶瓷品种就清楚了

 云雾山中986 2018-12-25

看完这些“盛世蓝颜”,一个主要的陶瓷品种就清楚了

元 景德镇窑蓝釉白龙纹盘

蓝色在陶瓷这个大家族中可谓瓷丁兴旺,很多名贵的陶瓷品种都或多或少与它相关。陶瓷中的蓝,主要是用“钴”元素来着色。今天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青花祭蓝洒蓝这几个具有代表性“绝世蓝颜”。

青花

看完这些“盛世蓝颜”,一个主要的陶瓷品种就清楚了

明 永乐-宣德 青花四季花卉纹盖罐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

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明宣德 青花菱形开光双凤穿莲花纹长方炉

高18cm,口径22.2×14cm,足径22×14cm

看完这些“盛世蓝颜”,一个主要的陶瓷品种就清楚了

看完这些“盛世蓝颜”,一个主要的陶瓷品种就清楚了

此炉形制奇特,方口出唇,扁腹,下承四如意折角足。通体青花纹饰。口沿饰缠枝灵芝纹,颈饰小朵花纹,腹部菱形开光内绘双凤穿莲花纹,腹、足四角各饰如意云头纹。

口沿下从右向左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一行款。


霁蓝

看完这些“盛世蓝颜”,一个主要的陶瓷品种就清楚了

看完这些“盛世蓝颜”,一个主要的陶瓷品种就清楚了

元 景德镇窑 霁蓝单把杯

霁蓝釉属高温石灰碱釉,明、清蓝釉习称“霁蓝”。 霁蓝釉器物多在祭祀时使用,因此又被称为“祭蓝”。呈色剂为氧化钴,最早出现于元代,但传世品不多。其生坯施釉,1280~1300℃高温下一次烧成。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较稳定。

清代《南窑笔记》里曾说:“宣窑……又有霁红、霁青、甜白釉三种,尤为上品。”后人把它和白釉、红釉相提并论,奉为宣德瓷器里的“上品”,最美者称之“宝石蓝”。“霁青”指的就是“祭蓝”。云消雨霁,彩彻区明。“霁”代表雨后晴空的颜色,以此形容这种蓝色瓷器的美丽。“青”与“蓝”,古人两色不分,《饮流斋说瓷》里说:“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与青括之”。

明宣德 霁蓝釉白花鱼莲纹盘

高4cm,口径19.2cm,足径12.7cm

看完这些“盛世蓝颜”,一个主要的陶瓷品种就清楚了

看完这些“盛世蓝颜”,一个主要的陶瓷品种就清楚了

此盘器型规整,胎体厚重,蓝釉厚润莹亮。盘敞口,弧壁,圈足。内外均以宝石蓝釉为地,并饰白釉鱼莲纹装饰。

盘心在白色圈栏内绘莲池游鱼图,两尾游鱼潜游于漂浮的水草与盛开的莲花之间,外壁亦绘莲池游鱼纹,荷莲与游鱼规则地相间排列。

看完这些“盛世蓝颜”,一个主要的陶瓷品种就清楚了

内施白釉,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简单来讲,青花是用笔蘸着钴蓝料描绘,祭蓝是直接将钴蓝料涂满,而洒蓝则介乎于两者之间。

洒蓝

看完这些“盛世蓝颜”,一个主要的陶瓷品种就清楚了

清 康熙 洒蓝釉描金花卉纹带盖糊斗

洒蓝瓷亦被称为“雪花瓷”,虽然在明代宣德年间就已经出现,但真正成熟和大量的生产,还是在康熙年间。

相对于单色釉,洒蓝釉更富于变化,变化之中又不失沉稳和内敛。它是在烧成的白釉器上,工艺上洒蓝釉不是简单的蘸釉,而是采用管子吹上去的。形成厚薄不均,深浅不同的斑点,再上一层薄釉高温烧制而成的。

看完这些“盛世蓝颜”,一个主要的陶瓷品种就清楚了

《陶冶图说》记载:“截径过寸竹筒,长七寸,口蒙细纱,蘸釉吹。吹之数遍,视坯之大小与釉之等类而定,多则十七八遍,少则三四遍。”

清康熙 洒蓝地五彩人物纹笔筒

高14.3cm,口径18.3cm,底径18.3cm

看完这些“盛世蓝颜”,一个主要的陶瓷品种就清楚了

笔筒呈圆筒形,圆口,直壁,玉璧形底。内施白釉。外壁洒蓝地五彩装饰。

主题图案绘魁星右手执神笔,左手于胸前握一银锭,立在梅花树桩之上,作向前奔跑状。外底心施白釉。无款识。

此笔筒所绘图案具有吉祥含义,“笔”与“必”谐音、“锭”与“定”谐音,魁星手执笔与银锭,当寓意“必定夺魁”。这种画面非常适合作为笔筒的装饰。

厂官窑,一种低调而不简单的御窑瓷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