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用干货】必mark!|学习书法,有哪些不得不看的古书?

 偷得浮生半曰闲 2018-12-25

俗话说: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些话对于学书法来说

同样是受用的



学海无涯 学无止境

虽说书法是一门实践大于理论的学问

但想必大多数人在学书的过程中都有过

模仿了表皮但模仿不到精髓

不想耗费大量的时间去钻研和练习的困扰


然额

书法不仅作为古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

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



有了书册的记载

文人墨客们的理论研究

才能长时间地传承和发扬


所以自古以来就有不少书法界的名家

是书法家、书画家的同时也是理论家

他们将自己毕生的心血

自行“载入史册”

以供后人参详


毕竟

谁不想名垂千古呢?



以下

就是馆长答疑团为大家精心挑选的

一些优秀的“书论”

了解一下?



1



唐 孙过庭 《书谱》


短短三千七百字,却涉及了书法学习的方方面面。不但观点全面深刻,文章本身亦骈文写就,文采斐然。流传下来的原文真迹更是草书瑰宝。有志于书法者必须读通读透,能全文背诵最好。


代表句: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




2


宋 姜夔 《续书谱》


南宋姜白石的文字少了孙过庭的华丽,多了一些朴实透彻。慧眼独具地指出唐人楷书过于平正的缺点,多读能提高审美境界。


代表句:唐人下笔应规入矩,无复魏晋飘逸之气。




3


明 董其昌 《画禅室随笔》


董其昌创造性地将禅意融入书法,以禅论书,耳目一新。华亭悟力惊人,能把很多高深的问题一语点破。强调侧锋、提笔、淡墨。“侧锋取妍,晋人不传之秘也”。“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大抵传与不传,在淡与不淡耳”。他总是执着于泄露 “天机”,说出前人说不出或不肯说的秘密。所谓字字珠玑,千金良方也。


代表句:所谓神品,以吾神所著故也。




4


宋 米芾 《海岳名言》


在“宋四家”中,米芾是对传统技法掌握最深的,亦是最用功努力的。本书是后人辑录米芾论书的只言片语。尤其是对颜柳的态度,值得警醒。但要注意米芾喜欢贬低古人(斥责颜柳为丑怪恶札之祖),读其文字应保留自己的价值判断,博观而约取。


代表句: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片时废书也。




5


宋 苏轼 《东坡题跋》


作为文豪,苏轼论书是不屑于谈具体的技法的,所以你在他的文字中找不到对某个字、某个笔画写法的描述。有的只是对当时的趣事妙语的记载和对艺术的宏观把握。因为文采碾压众人,使其书论具有极强的可看性。PS:单纯膜拜下文采也不错。


代表句: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




6


宋 黄庭坚 《论书》


《论书》是从《山谷文集》摘录的关于书法理论的片段文章。黄庭坚论书特别强调 “韵”,对“俗”字深恶痛绝。”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讲求书法创作要有禅宗的修炼功夫,上达奔轶绝尘的魏晋高妙境界。对照黄字看黄的书论,会对韵味、字外之意、形神关系有切实的理解,从而走向书法的进阶阶段。


代表句: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7


元 赵孟頫 《兰亭十三跋》


赵孟頫似乎对书法理论没有太多的表达欲望,其《松雪斋题跋》也只是后人辑录,零零散散,不成体系,远不如董其昌给人的启发大。但作为常识,还是有必要了解下其对《兰亭序》的一系列精彩题跋。57岁时,赵孟頫奉召赴京,旅途船中,闲暇无事,故于帖后一跋而至十三跋之多。除了文章,此篇真迹亦是学兰亭一派行书的优秀参考,可惜原作已遭火烧,留存不全。


代表句: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8


元 佚名 《书法三昧》


这本书是元朝时一个不知名的作者写的,因为写得太好,在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手中都有传抄。赵孟頫、鲜于枢、康里巎巎等元朝大咖都是看过的。此书好在对技法剖析得很细,不是空讲道理,能落到实处,让我们一窥古人的“学术精神”。


代表句:凡四方八面,点画皆拱中心。


 


9


明 项穆 《书法雅言》


项穆是明朝大收藏家项元汴的儿子,家藏书法名迹无数,从小耳濡目染,使其眼界高于常人一等。对当时的名家文征明、祝枝山等都一一批评,不入其法眼。认为书法的最高境界是“中和”。


代表句:大率书有三戒,初学分布,戒不均与欹;继知规矩,戒不活与滞;终能纯熟,戒狂怪与俗。




10


明 赵宧光 《寒山帚谈》


清代考据学、文字学发达,但明人似乎对此毫不上心。唯一有些建树的便是这位赵宧光了。因之其书不得不看。读者可从书中细心体会阴阳中和思想对书法的影响。


代表句:因势取裁,其法不定。不定为法,翻合书法。


 


11


清 包世臣 《艺舟双楫》


此书名声在外,在清代几乎学书者人手一本,对碑学的推动有开山之功。是了解碑帖两派之争的必读作。但作者实在有很多偏激之见,读者应保留自己的判断。后来康有为续了一本《广艺舟双楫》,文采甚佳,然尊碑抑帖过甚。


代表句:古帖字体大小,颇有相径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


 


12


清 刘熙载 《书概》


刘熙载为晚清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被称为“东方黑格尔”。《书概》是大作《艺概》中专门论述书法的部分,此外还有《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经义概》。因为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有深入的把握,可以诗、文、书、画互通互证,所以他的论述往往精辟且深入内核。认为艺术的本质即“天人合一”。


代表句:书当造乎自然。蔡中郎但谓书綮自然,此立天定人,尚未及乎由人复天也。


 


13



清人写得较好的书还有笪重光的《书筏》,微言大义,语妙天下。周星莲的《临池管见》,朱履贞的《书学捷要》


 


14


(又没找到书皮 看画像叭)


不得不提的是隋僧智永(王羲之七世孙)的徒弟智果所写的《心成颂》,文章很短,却是研究书法间架的开山之作。




15


黄自元 《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说到间架结构,坊间颇为流行的清朝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是结构入门的好材料。




16


《历代书法论文选》


最后,有志于书法者,案头应必备一本《历代书法论文选》,推荐上海书画出版社的版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