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 前一段时间的《军师联盟》, 又更是给大家再次普及了一下三国的那段事。 不同的人,读三国,看出来的是不同的东西。 将军看三国,看的是兵法。 商人看三国,看的是机变。 官员看三国,看的是权谋。 而我看三国,却从五个三国时代顶级谋士身上, 看到了五条现代职场的潜规则, 今天分享给大家。 第一,忍功了得——司马懿《军师联盟》的主角就是司马懿, 电视剧,有给司马懿洗白的嫌疑。 史书上的司马懿, 在曹操在世的时候,极其低调隐忍。 又历经曹丕、曹睿、曹芳三代帝王, 可以说,是曹魏后期的元老重臣。 司马懿的隐忍和低调,用时间, 把曹魏所有元老都给熬死了之后, 通过高平陵政变,一招把大权握在手中。 可以说,曹魏怎么对付汉室的, 司马家族就怎么对付曹魏的。 而司马懿给我们的启示很简单, 机会就是熬出来的, 如果非要争,不要频繁出招, 全力一击,毕功一役。 在此之前,低调修炼内功, 比什么都更重要。 第二,曹魏张萧——荀彧荀彧可以说是曹操早、中期第一大谋臣。 它既有萧何稳定后方的内政能力, 又有张良的奇谋诡辩。 可以说,荀彧就是曹操的张良和萧何的集合体。 如果曹操称帝,那么荀彧就是丞相的第一候选人。 荀彧和曹操在早期、中期的合作非常紧密。 而在曹操加九锡称魏王之后,就出现了分歧。 关键还是荀彧对汉室抱有幻想,与曹操的利益不符合。 于是曹操设计让荀彧自杀了。 一代谋臣就此殒命。 而荀彧给我们的启示很简单, 你在职场中,存在的意义, 一方面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领导的利益。 记住你的权力来源是哪里。 如果有一天,你和领导利益发生了冲突, 很有可能,你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第三,第一毒士——贾诩贾诩号称三国第一毒士, 智谋、眼光独到,不下于其他的谋士, 尤其是对人心、人性更有极深的把握。 他先辅佐董卓,又辅佐李郭两人, 之后又辅佐张绣,最后投靠曹操, 最终在曹丕手下,做到太尉的位置。 可以说,贾诩深谙自保之道, 甚至为了自保不惜生灵涂炭。 而在贾诩后期,极其低调, 作用极大,但是却隐于幕后, 这也为他能够获得善终奠定了基础。 贾诩彧给我们的启示很简单, 职场中,不管你是想功成名就, 亦或是只是想混混日子。 自保必须是放在第一位。 只有在职场中,活下去, 才能够有机会想别的事情。 第四,鞠躬尽瘁——诸葛亮诸葛亮大家耳熟能详。 诸葛亮通过娶黄月英, 撬动了荆州,庞、黄、蒯、蔡四大家族的人脉。 投入到人才稀少的刘备麾下, 迅速成为决策核心, 算是一种投机。 在刘备死后,更是辅佐刘禅, 对蜀汉的国事,更是一言而决。 六次北伐无功而返,最终病死五丈原。 而诸葛亮给我们的启示很有四条。 第一,你能力再强,靠自己做的事情有限, 调动其他人为你所用,才是最关键的。 第二,宁为鸡头不为牛后, 想要出头,就要去机会多的地方。 第三,给自己培养后继者,甚至比把事情做好更重要。 第四,一定要借助一些力量,让其成为自己的助力。 第五,生不逢时——周瑜在江东孙坚的时候,孙氏并没有谋士。 而在孙坚被刘表杀死后, 周瑜作为孙策的好友, 迅速成为江东谋主,并通过联姻, 巩固了与孙策的关系,以及在江东的政治地位。 可惜,孙策遇刺,江东政权归于孙权。 在孙策死前,曾经留言, 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 这既是给孙权留下人才, 也是提醒孙权,这两个人对孙权的权力稳定, 以及孙家在江东的地位有威胁, 因为周瑜手上有兵,而张昭是江东士族代表, 江东士族又十分排外,政治军事环境十分不利于孙权。 果然,周瑜当时威望极高, 而且手有重兵,让孙权是如坐针毡, 甚至一度出现,孙权调动不了军队的局面。 前一段时间上映的《影》就有如此隐射。 如果不是曹操大军南下的外部矛盾。 很可能,江东内部就会爆发斗争。 不过,在赤壁之战之后, 孙权就巧用了诸葛亮之手,算是把周瑜给杀了。 而诸葛亮给我们的启示很简单。 职场中,有本事,有野心,不要紧, 但是一定要适当的掩藏, 不要让你的领导,觉得控制不住你。 那么一旦在你身上感到了, 对他权力稳定造成的威胁, 那么哪怕你再有本事,都不会留你了。 你有野心可以学司马懿, 适当蛰伏,等待时机。 三国演义或许没有三国志一样贴近史实。 但是胜在细节丰满。 从字里行间, 既能看到权谋诡变, 又能看到为人处事, 还能看到军争兵法。 如果大家有时间的话, 不妨看一看《三国演义》这本书吧。 |
|